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美育作为人类美化自身的主体,与道德教育、智力教育、体育等息息相关,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文章通过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体现,将美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从而使得美育促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美育;素质教育;地位与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多层次、全方位、高水准的,因此,大学生应具备全面的、综合性的能力素质;审美能力是能力素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通过学校精心规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审美教育活动,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美育與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美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美育泛指美学融于各学科之后的教育形式,而狭义的美育则主要是指艺术教育;因此说,美育情感性质的,是审美和教育结合的产物,由于不同时代的审美标准不同,审美教育具有一定的功利情感,但审美却是超越功利存在的、内在的情感,其的最高价值是“至善”。从这一程度上说,美育是不同时代及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它影响着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进展程度,决定了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走向。作为美育的物质基础,素质教育促进着美育的发展,只有当素质教育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形成美育,因此,两者间应充分的结合发展,才能培养出人格完善、人格高尚的有用人才,才能实现教育的最高目标。从《诗学》到《礼》《乐》,伟大的古代哲学家们,早就观察到了素质教育与美育之间的关系,但由于社会科学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导致了素质教育与美育相互脱离发展。而这一原因,追根揭底,还是教师对美育只有一个片面狭义的理解,忽略了美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因此,要想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发展,就必须将美育深度融入素质教育当中,重视美育独特的教育功能,这样才能促进素质教育更深程度的发展。
  二、美育的重要性
  审美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用自然、社会、艺术效果等方面的学生进行净化情感、陶冶情操、通过让学生体验、欣赏和创造美的同时,培养出学生的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此外,美育在教育教学中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育有很多分支,每个分支都有独特的作用,如舞蹈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自己的形象,音乐可以增强他们的感受。当学生对美的有一定的了解时,他们就会无形地内化美,并用行为体现美。大学生处于一个充满活力的青春期,他们渴望探索外部世界,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在这个时期,大学生已基本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美育在端正学生行为和转变已有认知方面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美育决定了学生的智商和情商思想的深入挖掘程度;学生个体通过美育会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所以,学校在进行美育教育时,教师一般情况下都会通过事物的风格展示,来增强学生的视觉和触觉方面的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智商和情商。
  三、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所谓的全面发展,是指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人的全身心的发展。康德将人们的精神活动分为三个方面:“知,情,意”三方面的内容。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包括智力结构、道德结构、审美结构三个层次,三个层次的功能是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以智力结构和道德结构为基础的审美结构是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智力结构和道德水平结构决定了审美结构的水平。然而,一旦作为最高精神现象的审美结构形成,它就会对智力结构和道德结构作出反应,提供新的动力并开辟出新的境界来促进智力结构和道德结构的改善和发展,因此,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美育可以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
  荀子认为美与善相辅相成,席勒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形成,是由审美发展而来的,综上,要使一个明智的人成为一个理性的人,除了让他成为一个审美的人之外别无他法。 “审美状态是一种没有利害观的心态,不会产生道德观。但审美的心态既被动的,又主动的,既有限又无限。它追求人与周围环境对象的自由,此自由诞生出的高尚情操和高尚灵魂,才是我们最先进的道德信仰的情感基础,这意味着特定的审美情境是真正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情境的融合和渗透。审美形式并不能代替道德真理,而是能够真正赋予道德真理美的审美以鲜活美丽的生命及美丽的感染力。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都能够蕴含道德内涵,激发情感,并通过对美的感观达到陶冶道德情操的目的。
  (二)美育可以培养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人脑半球有自己的思维特点,左半球以抽象思维为主,右半球以形象思维为主,人脑的功能还未被充分利用,尤其是对右半球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感知和时间感知能力。在创造新思想的过程中,新事物产生的想象源于右脑的非逻辑思维,但这种思维却要经过后天的美育训练才能得以形成。人类的基本力量是根据美的规律塑造物体并改变物体世界,这是美育的本质,审美能力和非逻辑思维能力缺乏的人,很难充分发挥自己的本能,实现美的创造;在美育过程中,有意识地激发年轻人了解真理,感知科学之美,有利于他们心理和智力的发展。
  (三)美育可以增强人们在体育活动中的美感,不断提高健美水平
  人体美是社会及自然界中最具持久魅力的对象,在符合自然规律的同时,人类可根据美的规律来进行自身的改造;在自然界中,人们对美的感受颇为敏感,“因为任何物体都不能像最美丽的脸和身体一样迅速把我们带到纯粹的审美观点,一看就会让我们有一种无法言语化的愉快的感觉,使我们超越一切事情,这种最为清晰的意志认知,最能让我们迅速地将审美愉悦上升到纯粹的状态,换言之,人体的美,象征着在自身美的建构中理想审美的实现,也体现了最高层次审美享乐的满足。
  (四)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
  教育的本质是启迪智慧,培养创新精神,因此,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人们,对大学的教育不应该局限于某一学科,应该注重知识结构的整合,将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才能培育出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在现代社会,无论什么人,无论其从事什么行业,如果不懂得美学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真正的做好相关工作。事实也表明,真正的名牌大学的学生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美育。   (五)美育能激发思维能力
  人类的思维形式的理解分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两种思维密切相关且相互激励,相互作用。形象思维是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指的是运用意象思维活动。美育是人类在教育过程中代代相传的审美经验中的教育对象,目的是将人們初步感觉认知上升为艺术审美的思维直觉,审美具有直观特征,它是高度理性积累的先进意识活动。
  四、结语
  美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美育就是引导学生发现、感受美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正确辨别美的能力,不断的提高审美水平,建立一个健康的审美标准;一个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审美实践和审美教育逐步培养、提高和完善的。要想使美育成为教育的基本运行机制,就必须得在教育中突出美学的适用价值;尽管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伴随着必要的美学知识和审美教育理论的研究以及审美教育的实践,美学专注美的思辨,美育却具有实际可行的操作性,没有审美主体的审美实践,就没有美感和创造;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建立一些实用的想法,才能更好的把握审美的焦点;简而言之,美育的教学离不开审美的实践。学校审美教育的实施,是为了使其成为教育的基本功能和运行机制,应从学校的指导思想、校园文化精神和教师思想观念出发,建立审美教育意识,才能真正有效的形成具有操作性质的美育教育。
  美育是一个与中华民族素质有关的系统工程,因此,除学校之外,各级领导和部门也要加强对美育重要性的认识,重视大学生美育的发展,
  学校应将美育的全方位系统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美育管理的目标是经过美育实施的过程,运用多学科、多种艺术手段和学校环境的美育因素,来促进美育工作与学校教育的相互协调发展。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和市场化的趋势导致了教育中功利主义和实用性的日益突出,这为现代教育带来了效率,使得教育和人的发展受到了限制,美育的教学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及大学生的全面进步,是现代教育中学生德艺体美劳全面的结合,集中体现了个人的智能、性格、意志和情操的发展水平。学校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场所,社会和家庭审美教育是学校审美教育的有效补充;因此,学校应积极配合社会和家庭,组织和协调各种力量,美育的实施创造优良的环境,只有多方的相互协调配合,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美育在现代社会教育中的强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美育不再是个人或教育机构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因此,在现代教育中,应高度重视美育的地位与作用。
  参考文献
  [1] 侯苗苗.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7.
  [2] 郭艳丽.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美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966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