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语言艺术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我们已经进入到了网络时代,这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网络时代下,高等院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给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任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语言艺术的运用,以此使得思政课教学语言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针对网络时代下高等院校学生的生活现状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网络时代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策略,希望有助于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网络时代;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语文艺术;运用策略
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开展,是为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传输给学生,任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拉近高等院校学生与传统哲学知识之间的距离,这也是任课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网络时代下,任课教师应该架起那个对网络语言艺术的了解,并将网络语言艺术贯穿到思政课教学中,以此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到学习思政知识的魅力所在。
一、网络时代下高等院校学生的生活现状
网络时代下,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我国网民的数量随之不断增长,而在这些网民群体中,学生占据着很大的比重。目前,网络教学课堂、网络选课系统以及电子公布牌等在多数高等院校已经普及。而网络时代下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已经逐渐的由以往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双向沟通的主动学习过程。在网络技术飛速发展的现如今,任课教师在开展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教学语言做出合理的改变和创新,以此寻找到一个比较适合传播马克思主义知识的语言艺术。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在校学生都是90后,而90后学生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别就是普遍都比较喜欢电子化阅读,对事物有很强的自主判断能力,并且对网络语言的吸收能力非常强。
网络时代下高等院校学生的生活中,网络语言似乎已经成为了学生的生活必需品。对于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网络不单单是一种可以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平台,同时还可以用来社交、娱乐等。并且,进入到高等院校学习后,教师会让学生自主的制作PPT,邮件的发送。学生对网络的了解越来越熟悉,这时高等院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由此可见,网络时代下,在高等院校学生的生活中网络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也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二、网络时代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语言艺术运用的必要性
网络时代下高等院校思政教师在运用语言艺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主要语言风格和特点的了解,当然并不是仅针对这些语言进行简单、浅层的探讨,而是应该将其作为学生的一种语言习惯进行深刻的分析,以此了解网络时代下高等院校学生在心态上和语言上发生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从网络的角度,对思政课教学语言做出适当的调整,并让学生认同教师开展的思政课教学活动和传递的思政知识,避免学生产生文化隔离,从而失去对思政知识的话语权。网络时代下,高等院校学生的很多社交关系都是通过网络建立起来的。一些兴趣爱好、专业相同的学生通过网络逐渐的形成了一个交际圈,而这种交际圈的紧密度通常要比传统现实的交际圈要高。如果高等院校思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能够适应网络时代的变化,根据当代高等院校学生的需求,运用恰当的语言艺术传递思政知识,那么很容易致使学生产生文化隔离,觉得思政知识距离自己很遥远,任课教师也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长时间下来,高等院校开设思政课的重要意义也很难得以发挥。并且,网络时代下,信息的内容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学生的思想和意志很容易受到影响。而思政课教学的有效开展,则可以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行为的形成进行引导,因此,任课教师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加强对网络时代下教学语言艺术的研究,以此运用符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语言艺术开展思政教学,为学生身心可以更加健康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网络时代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策略
(一)提高网络时代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语言艺术的时尚感
为了适应当前的网络时代,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教学语言的使用。在网络时代的思政课教学中,任课教师一方面需要充分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另一方面又要将一些大众化的语言艺术和表达方式引入其中,这样不单单可以满足当代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还可以获得学生对任课教师知识传达方式的认同。若想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任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不断的去学习和了解教学语言艺术。网络时代下,任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网络时代下语言艺术的时代感。并从网络的角度,运用高等院校学生都比较熟悉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艺术的运用,可以有效的拉近任课教师、思政知识以及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思政知识便可以更好的进入到高等院校学生的内心,这样一来,任课教师也可以更好的融入到高等院校学生的生活中。例如:高等院校思政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为了鼓励思政考试成绩并不是十分理想的学生,任课教师可以用“分数是浮云,不要伤不起”这一网络语言,这样不仅可以充分体现教学语言艺术的时尚感,同时还可以通过幽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
(二)提高网络时代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语言艺术的坚定性
网络时代下,高等院校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十分丰富又复杂的环境中,其思想很容易受到这些外界信息的影响。一些意志力不是很坚定的学生,自身的心态和思想都会发生一些改变,并且这种改变一般都比较复杂。这也给高等院校思政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任课教师需要注意关注学生在思想和意志上的变化。网络时代下,良好语言艺术的运用,不仅可以传递价值观念,同时语言艺术自身也具有着一定的价值,其不单单会影响高等院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同时还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网络语言还具有易复制和娱乐性的特点,思政课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对高等院校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任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高教学语言艺术的坚定性,坚定基本原则,坚定正确传递正确的三观,让语言艺术更好的成为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载体。 (三)提高网络时代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语言艺术的文学感
高等院校思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在运用语言艺术时应该注意避免使用过于刻板的语言,可以适当的提高教学语言艺术的文学感,这样可以使得思政课教学更加的激情四射。例如: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师在讲有关主客体统一这一哲学道理知識时,任课教师可以将苏轼的《琴诗》在教学课堂上展现出来,让整体学生都全面的认识到,若想演奏出一支优美的音乐作品,就需要从主体和客体不同的角度相辅相成的去演奏。在思政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类似这样的文学作品的应用,使得思政课教学语言艺术更具文学感,并进一步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这样也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去接受思政知识。网络时代下,具有文学感教学语言的运用,可以使得思政课教学变得更生动、更具魅力。以此有效的激发学生探究思政知识的欲望和兴趣。任课教师在运用具有文学感的教学语言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定要注意把握好运用的度,力争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思政知识学习氛围。
(四)提高网络时代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语言艺术的人性化
在以往高等院校的思政课教学中,大部分任课教师采取的都是枯燥的说教教学模式,所运用的教学语言十分的空洞,这也是之所以给以往的教学模式贴上传统、陈旧标签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以往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这一问题,任课教师应该加强对网络时代下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意志特点的了解。注意提高思政课教学语言艺术的人性化,以此增加思政课教学的人情味色彩,促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思政课教学的人性化特点。拉近任课教师、思政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另外,任课教师还应该加强对教学方法的分析,积极的突破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在充分展现任课教师个人人格魅力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率先垂范。人性化教学语言在网络时代下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增加思政课教学的说服力。网络时代下,高等院校学生大多都是通过网络来获取新闻信息,任课教师在开展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人性化的语言艺术对这些新闻信息做出点评,这样更加有助于学生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和体会。例如:在2016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王宽是其中的一名当选者,他每天都骑着自行车去茶馆演出赚钱,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付出了很多艰辛,他并不是为了自己可以生活的更好一些,而是为了资助和抚养老家的孩子们。任课教师在对这一新闻进行点评时,应该使用人性化的语言让整体学生充分感受到社会上存在着很多的正能量,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熏陶。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网络时代下高等院校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来看,非常有必要针对网络时代下的教学语言艺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运用恰当的语言艺术开展思政课教学,以此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1] 王翠萍.关于提升思政课教学语言魅力的探讨[J].智库时代,2019(45):65+67.
[2] 刘海燕.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语言的构建与评价[J].黑河学刊,2019(02):137-138.
[3] 林艳君.网络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设计与实践[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1(05):63-65.
[4] 任梓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境下的思政课教学语言艺术探究[J].智库时代,2017(10):170-171.
[5] 黄国庆,田拥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魅力的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04):84-85.
[6] 范庆宇,许倩,文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艺术刍议[J].现代交际,2016(16):217-2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872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