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韭菜病毒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韭菜病毒病发生为害逐年加重,目前每亩一茬减产50~500kg,青韭亩减产5%~30%,还有蔓延趋势,严重影响澄江县韭菜生产和菜农增收致富。本文通过系统的田间调查,对韭菜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探究,以求更好地指导韭菜病毒病防治。
  关键词:韭菜病毒病防治
  韭菜不易受低温和霜冻影响,投入少,可收获青韭、韭菜苔、韭黄,周年满足市场需求,价格基本平稳并且复种指数高,澄江县韭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6年韭菜种植面积近1.21万亩,是澄江县主要栽培蔬菜之一。
  目前澄江县韭菜主要有三种种植模式,一是青韭,主要分布在尖山、华光社区,年收7~10茬,亩产量达9000~15000kg,按青韭均价2.50元/千克,年亩收入达22000~37500元;二是青韭+韭菜苔,主要分布在万海社区,年收青韭3茬,亩产量达5000~8000kg,韭菜苔亩产量1500~3000kg,按青韭均价2.50元/千克,按韭菜苔均价4元/千克,年亩收入达18500~32000元;三是韭黄,主要分布在龙街社区,年收韭黄2茬,亩产量3100kg,按韭黄均价7元/千克,年亩收入达21700元。
  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扩大,韭菜病毒病发生为害逐年上升,据2016年5~7月调查,病田率0.5%、1%、4.7%、5%、30.2%,平均8.28%,病株率0.1%、5%、9%、10%、18%,平均8.42%。发病严重的尖山社区,因栽培历史长,并以采收青韭为主,发病率较高,影响品质和产量,目前发病区青韭亩减产5~30%,年亩减收1100~10000元,还有蔓延扩大趋势,严重影响菜农增收致富,是蔬菜生产上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症状及发病规律
  (一)症状
  韭菜病毒病(Chinesechivesdwarfvirus),属于系统侵染病害,主要症状表现在叶片,染病后叶色褪绿,叶片卷曲,生长缓慢,沿叶脉连成纵带黄条斑。发病初期,根部症状不明显;发病重的植株瘦小,叶尖黄枯,根系不发达,无须根,最后枯死。
  (二)发病规律
  1.田间分布。初发病时,田间低洼处零星分布,随后由于采收,因收割器械导致病毒在田间迅速传播蔓延,形成带状或片狀大面积感病,严重影响产量。
  2.传播。韭菜病毒病一般种子带毒,苗期通过蚜虫、蓟马等传播媒介传播。
  种苗带毒,春夏移栽成活后,随着气温回升,韭菜生长过快,有利于病毒病发生。大田期主要通过割刀进行汁液接触、风雨接触、除草、施肥等人事操作接触和虫媒传播蔓延。
  3.天气、田间管理。韭菜病毒病各季节发生的程度不同,最严重的是夏秋季栽培,其次是冬春季栽培。夏秋季雨水较多,气温较高,生长较快,采收频繁,间隔时间短,采收过度,植株抵抗力下降,加重发病蔓延。一般是高温、雨季积水、缺肥、管理粗放、重茬的田块发病重,发生蔓延快。有机肥充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施用配方肥,能排能灌田块,韭菜病毒病发病株率低,发病程度轻。单施氮、磷肥、有机质缺乏的田块发病重。
  二、防治措施
  韭菜病毒病属于系统侵染病害,只能预防和控制,如果发生严重,很难彻底治疗,宜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一)选用抗病、耐病品种
  目前,澄江县主栽品种是雪韭王和四季青翠,农户栽种还可选寒青韭霸、中华韭霸、平韭2、4号等抗病品种。对于自留种,一定要建立无病留种田,采用无病种子。移栽时剔除弱苗,黄苗,叶色褪绿、叶片卷曲苗。
  (二)合理轮作
  韭菜栽一次可收获3~4年,但重茬会导致病害加重,采用水旱轮作或与不易感染病毒病的豆科、十字花科等蔬菜进行轮作能有效防治病害,2年轮作1次。
  (三)保健栽培,增强植物抗病力
  建议夏秋季以采收韭菜苔为主,积累养分增加抗病力,冬春季节不利病毒病发生时,采收青韭。加强水肥管理,雨后及时排水,施足基肥,多施磷钾肥,复合肥,还可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补充微量元素铁锌肥。
  (四)进行无毒操作,减少侵染机会
  育苗、移栽、施肥、除草、采苔、收割等农事操作前后,用肥皂水清洗手及操作器械。田间分批操作,先健株后病株。收割时,为防止割刀接触病株扩大传染,留下病株最后割,也可准备4~5把刀,浸入10%磷酸三钠溶液或牛奶液浸泡消毒,轮换使用割刀。
  (五)加强田间管理
  移植定植后,勤观察管理,发现田间发病早的病株,要及时整丛挖出,集中深埋或烧毁,控制毒源,防止扩大,补栽健苗。韭菜收割后,选用无公害药剂灌根预防,及时消灭传播介体蚜虫、蓟马、根蛆等。
  (六)无公害药剂防治
  韭菜蚜虫采用黄板诱杀蚜虫,也可选用10%蚍虫啉可湿性粉剂,亩用量20~30g,或阿维菌素1.8%乳油,亩用量50~90mL,或啶虫脒5%乳油,亩用量30~40mL,喷雾预防,采收前15天停止用药。
  病毒病发病初期及时选用病毒类药剂喷雾或灌根预防,5%菌毒清,亩用量50~90mL;20%吗胍乙酸铜(病毒A)每亩用80~120g;1.5%烷醇·硫酸铜,每亩用60~80g;0.5%氨基寡糖素,亩用量220~250mL;0.5%香菇多糖,每亩用150~250mL;5.%辛菌·吗啉胍,每亩用150~220mL;选用药剂间隔7~10天喷雾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参考文献:
  [1]郝萍,杨春玲,吴国兴.韭菜病虫害防治-新农业.2011.
  [2]郑建秋.现代蔬菜病虫鉴别与防治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纪明山.生物农药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速伟,男,农艺师,澄江县植保植检站,主要从事农业病虫害防控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239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