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榆林市黄芪白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为研究调查黄芪白粉病发病规律,比较4种杀菌剂对黄芪白粉病的田间药效,对榆林市黄芪白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榆林市黄芪白粉病由豌豆白粉菌(Erysiphe pisi D.C.)和黄芪束丝壳菌(Trichocladia astragali (D.C.) Neger)共同引起;供试药剂中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和430 g/L戊唑醇悬乳剂对黄芪白粉病防效最好,最终防效分别为82.52%和78.63%。
  关键词    黄芪白粉病;病原鉴定;发生规律;防效;陕西榆林
  中图分类号    S435.67        文献标识码    A
  黄芪具补气固表、降血压、强心生肌等功效[1],是一种重要的常用中药材。榆林地区干旱少雨、气候凉爽,山区坡地适宜黄芪生长,全市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unge)种植面积约1.4万hm2,是当地特色农业产业之一。黄芪植株感染白粉病后,叶片上产生白色粉状斑块,随后整株叶片被白粉覆盖,后期病叶发黄干枯脱落[2-5]。2018—2019年连续 2年调查发现,榆林市黄芪白粉病田间病株率为30%~85%,干旱年份危害严重,但是有关研究报道较少[6-8]。为明确榆林地区黄芪白粉病的病原菌种类、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笔者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以期为科学开展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青云镇跳沟村中药材基地进行,该基地黄芪种植面积约8.8 hm2,选择植株健康长势良好的一年生蒙古黄芪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白粉病田间自然发病,试验地按常规水肥管理,不喷施其他杀菌剂。
  1.2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为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浙江禾本科技有限公司)、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责任公司)、430 g/L戊唑醇悬乳剂(华北制药集团爱诺有限公司)、1.5%苦参·蛇床子素水剂(山西德威生化有限责任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症状观察与病原菌鉴定。观察并记载黄芪白粉病田间发生情况,采集榆阳区、子洲县、绥德县和佳县的病株标本,用塑料封口袋密封,保存在4 ℃冷藏箱内。用解剖针挑取白粉病叶片上的白色粉层和黑色小颗粒,制作临时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拍照、测量并记录病原菌特征值,参照《中国真菌志》相关描述进行形态学鉴定[2]。
  1.3.2    药剂防效试验。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750 g/hm2(A)、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750 g/hm2(B)、430 g/L戊唑醇悬乳剂225 g/hm2(C)、1.5%苦参·蛇床子素水剂525 g/hm2(D),以清水作对照(CK)。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8 m2。使用电动喷雾器在叶片正反面均匀喷施药液,用水量为900 L/hm2。7月19日首次施药,7 d后第2次施药。首次施药前、第1次施药后7 d和第2次施药后10 d进行病情调查,每个小区采用5点取样定点调查,每点调查2株,每株选取1个分枝,参照周天旺等[7]的方法,依据病斑面积占整枝叶面积比例实施分级[9]。病情指数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枝叶面积5%及以下;2級,病斑面积占整枝叶面积6%~10%;3级,病斑面积占整枝叶面积11%~25%;4级,病斑面积占整枝叶面积26%~50%;5级,病斑面积占整枝叶面积50%以上。计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数=Σ(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数×   5)×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  照区病情指数×100。
  1.4     数据处理
  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试验数据处理,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比较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原菌鉴定
  首次发现榆林地区黄芪白粉病病原菌为豌豆白粉菌(Erysiphe pisi D.C.)和黄芪束丝壳菌(Trichocladia astragali (D.C.) Neger)(图1)。病原菌子囊果褐色、扁球形,直径大小相近,子囊和子囊孢子的数量、形状和大小相近;但豌豆白粉菌附属丝朝向分散,顶端不分枝,极少数不规则地叉状分枝1~2次,而黄芪束丝壳菌附属丝柔弱,束生且多朝向一个方向,少数顶端1~3次双分叉。
  2.2    发病规律
  田间调查发现,黄芪白粉病6月下旬初发生,病叶正反面产生白色粉状物(叶背较明显),是病原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7月下旬即产生灰白色或淡黄色粉层,逐渐成熟为黑色小颗粒状闭囊壳;后期整株叶片被灰白色粉层覆盖,病叶常干枯脱落,严重时植株枯死。榆林地区6月下旬平均气温达20 ℃,干旱少雨,利于白粉病发生;7—8月气温进一步升高,降雨增加,干湿交替,病情迅速加剧;8月下旬气温逐渐降低到20 ℃以下,不适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病情发展明显减缓。多年生黄芪地由于菌源积累,往往最早开始发病,并传播感染周围黄芪地。
  2.3    防效
  由表1可知,供试药剂对黄芪白粉病均有一定防效,且各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处理B防效最高,第2次药后10 d 防效为82.52%;处理C次之,防效为78.63%,这2种药剂对黄芪白粉病防效较好,能有效控制白粉病的病情发展;处理 D的防效为63.08%,防效一般;处理 A的防效仅为 33.98%,防效较差。试验中各处理均无药害发生,说明各供试药剂对黄芪安全。   3    结论与讨论
  白粉病菌有较高的寄主专化性,而且各地黄芪白粉病致病菌的种类也有所差别。例如,河北省承德市和陕西省绥德县蒙古黄芪白粉病致病菌为豌豆白粉菌[8,10];甘肃省膜荚黄芪白粉病致病菌主要为黄芪束丝壳菌[5]。本研究首次发现,榆林地区蒙古黄芪上同时存在这2种致病菌,且豌豆白粉菌为优势种群。同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黄芪白粉病7月发病,8月盛发,但病情扩展速度存在较大差异,榆林地区病情发展较快且病程较短,故建议在6月初施用保护性药剂做好预防工作。可使用吡萘·嘧菌酯、戊唑醇等高效药剂,在白粉病发生初期开展防治,7月中下旬或8月初再进行1~2次防治,施药间隔时间为7~10 d。同时,保持合理的种植密度,清洁田间病枝落叶,增施有机肥,提高植株自身免疫力。尽量将多年生黄芪和当年生黄芪苗圃间隔种植,以免整园传染严重发病。同时,要加强科学安全用药宣传工作,指导农民轮换用药,达到农药减量控害目的。
  4    參考文献
  [1] 巫其祥.陕西名优土特产[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2] 郑儒永,余永年.中国真菌志:第一卷白粉菌目[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3] 杨春清,孙明舒,丁万隆.黄芪病虫害种类及为害情况调查[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2):1130-1132.
  [4] 邢占民,石爱丽,丁贵江,等.承德人工栽培黄芪病虫种类及为害程度调查[J].现代农村科技,2015(3):24-26.
  [5] 陈泰祥,陈秀蓉,王艳,等.甘肃省黄芪白粉病病原鉴定及田间药效试验[J].农药,2013,52(8):599-601.
  [6] 丁万隆,李勇,王兰英.蒙古黄芪病虫害种类初步调查[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3):426-429.
  [7] 周天旺,李建军,张新瑞,等.黄芪白粉病发生动态调查及药剂防治试验[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12):48-49.
  [8] 李绥峰.黄芪白粉病发病特点及防治办法[J].现代园艺,2010,32(5):57.
  [9] 曹建军,梁宗锁,王渭玲,等.黄芪居群间生物学特性差异及对白粉病抗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8,3(9):992-996.
  [10] 李华义,孙艳春,牛杰,等.4种杀菌剂对黄芪白粉病的田间防效[J].中国植保导刊,2015,35(12):60-6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517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