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穗颈瘟偏生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水稻穗颈瘟是水稻常发性病害,目前还没有完全抗穗颈瘟的水稻品种。在扬花灌浆期,如遇气候适宜发病条件,一般发病率为10%~20%,严重达50%以上,甚至造成绝收。近年来随着高、中抗品种的推广普及,虽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因农民对该病防治意识不强,预防措施不够,仍造成较大的损失。为有效控制穗颈瘟的发生与危害,结合吉林省东部冷凉区水稻栽培,对该病偏重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总结。
一、危害症状
穗颈瘟在穗颈、穗轴和枝梗上发生,穗颈发病,初为水渍状淡褐色小点,后逐渐向上、向下扩展成褐色或灰黑色病斑。一旦发病,造成秕粒增多,千粒重下降,米质降低。严重时造成白穗、死穗几乎全部秕粒死亡。在穗轴分枝、枝梗和再生枝梗发病时,病状与穗颈部发病时相似,造成病斑以上部分小穗受害。
二、偏重发生的原因
(一)品种抗性
不同品种间的抗性差异明显,当前适于吉林省东部冷凉区种植的中晚、中熟品种虽能保持一定时期的抗性,但一旦生理小种优势化,有些品种就会失去抗病性,致病害偏重发生。特别是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会形成大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气象条件
在相对湿度90%以上,温度25~28℃;持续有水存在6~8h环境中,可形成附着孢并产生侵入丝,穿透稻株表皮形成发病。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吉林省东部冷凉区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气温偏高,阴雨天多,晴雨间隔天数少,晴则高温、温差偏大,早晚结露天气较多。以2019年为例,8月10日至9月10日有25个阴雨天,导致穗颈瘟发病率超30%,严重地块减产40%。
(三)田间管理
1.施肥结构不合理,不按水稻生长规律的需肥特点严格做到分期施肥,偏施氮肥、偏重底肥。有的农户在水稻全生育期只做底肥返青肥两次施肥。冷凉地区前期地温低,肥效发挥差,到7月份环境温度升高、地温上升、肥效集中释放,加之部分农户因前期水稻长势弱、分蘖差而补施氮肥、使氮肥过量,造成无效分蘖多,植株徒长,田间通透性差,导致抗病力下降。此外盲目引种高产、优质生育期长的品种,过晚增施氮肥,除草剂使用不当产生药害等造成水稻成熟期延迟,易感生育期与高温连雨天气吻合,也会导致病害偏重发生。
2.水层管理不科学,水稻生长过程中水层管理应遵循浅-深-浅干湿交替的规律。8月中旬前、农户基本能够做好水层管理,8月中旬后农户大多忽视水层管理,如遇多雨天,加之渠道维护不够容易造成田间积水过深,根系早衰,抗病力减弱至穗颈瘟偏重发生。
(四)防治误区
穗颈瘟是发生在穗颈部,一旦发病直接阻碍光合产物输送到穗部,导致结实率下降。近些年水稻穗颈瘟偏重发生,防治存在误区、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1.抗病强的品种忽视防治。品种的抗性是相对的,有些抗瘟品种在连续种植3~5年后,抗性会减退;有些品种有的年份抗性表现很好,而随着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化及气候条件的影响等因素,也会使其在某一年份发病较重。如不能严格按照防治规程适时防治,特别是很多农户只注重叶瘟的防治,认为没有发生叶瘟就不会得穗颈瘟,而完全忽视穗颈瘟的防治,这样极易导致穗颈病偏重发生。
2.发现病症才防治。穗颈瘟病菌侵入初期一般不表现出症状,等到病斑表现出来,导致白穗或部分白穗时,再防治就为时已晚。一定要在水稻破口始穗期用药,因偏施氮肥或地力因素造成生长过于旺盛的田块,在齐穗期(抽穗达80%左右)再用药一次。稻瘟病的发生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即使前期没有叶瘟发生,在穗期遇到连續阴雨等适宜发病的环境也会导致穗颈瘟的偏重发生。因此即使上一年没有发病或本年度无叶瘟发生,在破口始穗期、齐穗期遇上阴雨连绵的天气,也要抢在雨中间隙用药,施药8h内遇雨还要补施。
3.重视预测预报。要密切关注农业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依据天气变化情况对穗颈瘟做好及时施药、补施的防治措施。对因品种、地力等原因造成贪青,抽穗延迟的要视出穗期情况适时及时地采取防治。
三、防治措施
根据水稻穗颈瘟的发生特点,应采“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方法。
(一)选择优良品种
选用生育期适宜、抗性好的优质高产品种,要避免单一品种连续多年大面积种植,种植几年后要及时更换抗性品种。
(二)消灭菌源
对已发生过稻瘟病的田块,要及时清除或烧毁田间有病稻草,降低越冬菌源数量;用咪鲜胺等浸种消毒,杀灭稻种携带的病菌,同时可兼防恶苗病。
(三)科学肥水管理
在旱育壮秧的基础上,推广9(寸)×6(寸)行株距栽培。肥料上,一般亩产600kg的田块施纯氮12.5~13.5kg,其中底肥占总量的40%~60%,返青分蘖肥占总量的30%~40%,穗肥占总量的10%~20%。穗肥在中期控氮的基础上,做到见黄施肥,早黄早施,晚黄晚施,薄地多施,肥地少施。在水层管理上栽后至有效分蘖期,保持浅水层,并注意适当落干换新水;有效分蘖期末期适时晒田;幼穗分化期为防止障碍型冷害,要根据天气预报在日平均气温低于17℃时,保持17~20cm水层深水护胎;抽穗开花期,保持4~6cm水层;进入灌浆期以后,采取干干湿湿、浅水勤灌的管理法。
(四)适时药剂防治
在破口期和齐穗初期各喷药1次,每667m2用20%三环唑75~100g,或40%富士1号100g,兑水50~75kg将植株喷透,药剂交替使用可以提高防治效果。齐穗期施药在上午10点前,下午3点后进行,避开水稻开花时间。
(五)防治注意事项
防治要坚持“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严格掌握防治时间,破口期施药是有收无收的关键,齐穗期施药是收多收少的措施。避开扬花期施药;要用足药、兑够水,对穗层喷雾均匀周到,将植株喷透。两次以上防治的药剂品种要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避雨抢晴施药,施药后8h内遇雨要抢住雨中间隙补施。
本文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D0300206)资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241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