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智造”背景下的高职工匠人才培育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曾经工匠是一个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职业之一,各類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景图定下底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虽然工匠老艺人们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却留下了永不过时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是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于一身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观和行为表现。中国智造为我国的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复合技能型人才成为了时代赋予教育者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智造 高职人才 工匠精神 培育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6-00-01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技能型复合人才的主要输出基地,在新时代变革的背景下,应该在发展传统工匠精神的基础上为新时代下的工匠精神赋予更多实际内涵。应该在人才培养上与工匠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学生敬业、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的新时代工匠精神,让学生在学习相应技能的同时,综合素质得到同步提升。
  关于“智造”背景
  在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但随着70年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制造业在不断壮大,现在的中国也成为一个世界制造中心。这其中,离不开制造业为祖国发展带来的贡献,我国在近几十年不断推出有关制造强国的战略性计划,其中就包括2015年出台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智造2025》其主要内容是: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造为主线,通过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四大转变,完成九项战略重点任务和八个方面战略支撑和保障[1]。根据这条纲领的中心思想可以看出,我国现在正处在一个智能制造的新时代,“智造”也就是“智能制造”。
  “智造”背景下高职工匠人才培育必要性
  发达国家之所以会有众多的百年企业能够得到传承,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都秉承着古老的工匠精神,对每件产品都能够做到精益求精,他们不但重视技能型产业的发展,更重视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而高职院校的最终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出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这个最终目标与工匠精神的中心思想不谋而合。高职院校培养的这些高素质的复合技术型人才不仅是未来智造行业的主体,更是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主力军[2]。
  国家在不断实施战略强国的基础上,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复合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这就对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方向、手段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从而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创新。
  “智造”背景下高职工匠人才培育创新途径
  1.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工匠精神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也是基于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复合技能型人才及日常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要想把工匠精神切实落实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就要加入符合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方式和人才培养目标、增加有利于实践工匠精神的动手实践课程。如若没有这些方向性指导为依据就很难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融入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的高尚理念。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院校应该与社会企事业用人单位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技能之后能及时得到实践的机会,根据高职院校和企事业用人单位各自的特点,明确双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具体任务,以任务驱动推进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进行。这其中,学校主要负责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和综合职业技能的培养,企业应承担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展,重点是为学生提供与技能相符合的实习岗位和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学校和企业应共同商定有关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目标、具体培养方式和实习岗位标准等,结合工匠精神的核心思想为学生设置具体的课程内容,让工匠精神时刻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3]。
  2.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培育工匠精神
  具体的岗位实践实习是对学生能否传承工匠精神的最好检验方式,也是企事业用人单位向学生传达精益求精理念的最有效途径。学校在进行日常教学活动中应针对学生的不同实际条件,围绕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和社会真实人才需要的基础上对学生开展人才培养,强化学生在实践实习中深入理解工匠精神并发挥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形成爱岗敬业、专注创新的思想和行为习惯,让每一位学生的内在潜能都得到发挥[4]。同时,应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系统性的、针对学生实践实习质量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做到有据可依,也让工匠精神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中有所体现。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工匠精神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学生去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职业操守。
  3.建立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团队
  要想让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方案得到具体实施,就必要建立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团队。教师是教学活动实践中的主要参与者,也是向学生传达工匠精神的主要践行者。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水平就是工匠精神的最好体现方式。教师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度和传承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方案的最终质量。所以,高职院校在对教师的工匠精神培养上要做到让教师的相关专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两方面共同发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建设一支具有高级工匠精神和传承精神的教师团队。
  结语
  传承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的最有效的途径。在新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下,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加强工匠精神在学生中的传承和实践,为国家输出更多符合现代化发展的高素质复合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安琪.“湖南智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困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12):5-6.
  [2]刘廷福.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机制构建[J].河南农业,
  2019,(33):36-37.
  [3]王国雄.中国智造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J].教育与职业,
  2019,(13):92-96.
  [4]崔媛.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方法与途径[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3):113-1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804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