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气象装备保障工作信息化建设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气象领域内,各种气象装备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当前在我国的气象工作中,比较常见的即是区域自动气象站。为了充分保障区域自动气象站等装备的性能,则需要进行必要的信息化建设。因此本文阐述其重要性,并分析气象装备保障工作信息化建设中常见故障处理,旨在进一步提高气象装备保障工作的信息化程度。
  关键词:气象装备;保障工作;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11;P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7-00-01
  前言
  气象工作的主要内容即是气象装备保障工作,通过对天气实况的监测、气象数据准确、及时传输而为天气预报提供支持和基础保障。不过在当前的气象装备保障工作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建设信息化的同时,存在一些常见故障,阻碍了其信息化发展,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加强气象装备保障工作正常运转,保障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靠性。
  一、气象装备保障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气象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建设信息化的气象装备保障工作能够有效地为天气预报提供及时、准确的天气预警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因此信息化气象装备保障工作体系的完善是我国气象事业向前进步的主要体现。同时信息化建设能够进一步提高气象装备保障工作的效率,确保其他气象工作的有序开展,在现阶段气象装备保障工作已经成为我国气象业务中的关键组成部分[1]。
  二、气象装备保障工作信息化建设中常见故障处理
  1.通信故障处理
  在气象装备保障工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通信故障是其常见的故障类型之一,也是阻碍信息化发展和功能实现的主要因素。其主要的故障表现为现场通信模块指示等的工作状态异常,中心气象站无法接收天气数据。针对这一故障问题,相关人员则要先对数据卡进行查看,如果数据卡处于欠费状态,则要进行及时缴费;其次是要现场对GPRS/ CDMA IX信号进行检查,可以利用手机等设备检测站址的网络状况进行短信测试,如果信号存在不佳的现象,则要与当地移动或者联通公司进行联系,调整信号强度;而如果是数据卡出现损坏故障,则要及时更换备用数据卡,如通信模块出现损坏,则要进行更坏[2]。
  通信故障还表现在无线通信出现时有时无的情况,就会造成气象中心站无法接收部分时次的气象数据。相关工作人员则需要对通信模块的连接线进行检查,是否存在天线、数据卡等连接不良等问题,如故障是由扁线、天线或数据卡等引起的,则需要进行更换或者是紧固等。
  2.太阳能电池板故障
  在气象装备保障工作信息化建设中,如果出现电源故障,则可能会由于太阳能电池板故障引起的。其主要的故障表现为在太阳能供电区域站中,气象中心站能够接收到气象数据,而到了晚上期间则无法接收到数据。相关人员则要对蓄电池和充放电控制的连接进行检查,然后在对太阳能蓄电池的工作性能进行检查,是否存在电池损坏而导致无法充电等情况,如发现蓄电池损坏或性能失效,则要立即进行更换。同时工作人员还要检查太阳能板的电源线接口,如发现折断或者连接不良等情况,则要及时进行处理。最后为保障太阳能蓄电池的充电效率,还需定期清理太阳能板面,并校对太阳能板的朝向[3]。
  另外如果在阳光条件较为充足的情况下,信息化气象装备保障工作未能运行,则先要检查太阳能蓄电池的输出线连接是否可靠、充放电控制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保障蓄电池输出线与充放电控制器的连接稳定;然后则要检查蓄电池的电压状态,如果存在控制器过放电保护会切断负载,但在蓄电池充满电量后则会自动解除故障。
  3.雨量传感器故障处理
  在气象装备保障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雨量传感器的主要故障表现为雨量承水器以及汇集漏斗出现堵塞、干簧管发生损坏现象、雨量线缆发生断路,在区域站区域的降水天气中,气象中心站无法接收到相应的降水数据。针对这些故障现象和表现。首先,相关工作人员为保障气象装备保障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程度,则要加强对区域站的清理维护工作。由于区域站一般都位于野外,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对比较恶劣,尤其是在长期运行之后,周围生长的植物枝叶或者是昆虫分泌物等,很容易造成雨量承水器、汇集漏斗的堵塞;其次,工作人员要合理利用万用表对干簧管进行检测,选用蜂鸣档测试雨量计的接线端,通过翻动翻斗来检查干簧管是否损坏。如已损坏则要进行备份更换,并且在非汛期还应定期进行雨量传感器的校准;最后,工作人员要检查雨量传感器与采集器之间的数据线是否出现断路现象,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电阻档的数字万用表,连接雨量数据线的正负极,如果万用表显示数据为无穷大,则说明雨量数据线发生断路。
  4.风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及气压传感器故障处理
  在气象装备保障工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风传感器故障一般表现为风速失常、风向缺失、风速统计错误等。首先,工作人员要检查风传感器的数据线连接是否良好,其次,再检查传感器;而对于温湿度传感器故障和气压传感器故障则是要检查数据线和插头位置的连接情况,是否存在短路等故障。此外在正常供电情况下,应当对各项传感器的气嘴口进行检查,以排除传感器线路虚接的问题。而如果此时采集器的数据偏小,则说明是相应传感器发生故障,则要及时进行更换。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气象装備保障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故障,影响了其信息化的发展和进步。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通信故障、太阳能电池板故障、雨量传感器故障、风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以及气压传感器等故障进行有效的检测和处理,进而保障气象装备保障工作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军,王胜仓,陕晓霞.格尔木市气象局气象装备社会化保障服务的思考[J].青海气象,2019,(01):50—52.
  [2]熊平.气象装备保障工作信息化建设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18,8,(04):34—35.
  [3]崔明,党岳.基于“互联网+”气象装备社会化保障应用系统设计思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08):201—204,2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972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