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博物馆文物名称英译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博物馆文物的翻译能够帮助外国游客便捷地获取信息、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是我国推进跨文化交际的重要途径。文物翻译规范化、标准化能够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与推广。本文以南京博物院中各展馆陈列的文物为例,以馆内现场拍摄的照片及网站查询的文物资料为依据,将双语语料按照不同的翻译失误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修改建议。
  关键词:文物翻译 翻译失误 南京博物院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10-0-01
  一、文物名称翻译原则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是一座巨大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藏品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瞩目。但由于很多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物的专业术语没有录入到英汉、汉英词典中,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困难,展馆中的译文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文物的命名蕴含着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内涵,要使每一件文物的汉英名称都完全对应是不可能的。若英语里查询不到对应的专有名词或通俗的用法,可根据文物特征确切地将其形状、用途等文化信息翻译出来。刘庆元认为,在处理文物翻译这种特殊文体时,如果“信”与“达”矛盾,译者遵守“达”为先的原则才能达到最佳的译文效果。
  二、实例分析
  1.音译的合理使用
  音译在文物翻译中十分常见,如展馆中“雨花石”译为Yuhua Stone。很多文物名称由生僻汉字组成,具有深厚文化内涵。虽然西方社会也存在过一些外形、用途类似的文物,但用相似文物的英文名称直接对应翻译很难表现出中国的文化内涵,这种情况下多采用音译的方法,如青铜軎辖译为Bronze Wei and Xia。但音译并不是随意使用的,具有固定、合理英语译法的文物应遵照原有译法翻译,无明确译法且难以译出其文化内涵的时候才可以选择音译,还可酌情添加描述性解释。音译后看不懂是什么的,则应改用意译。
  例如,“石镐”译为Stone Gao显然是不合理的,因為已经存在Stone Pickaxe这个固定且常见的译法。“陶豆”译为Pottery Dou也有些欠妥,陶豆是古代用于盛放食物的陶制食器,改为Pottery Food Container更加合理。再如“玦”是指环形有缺口的玉器,Jade Jue改为Penannular Jade Ring更好,因为penannular作形容词含义为“近乎环状的;形不成闭环的”,jade ring又恰好是玉环的意思,将玦的形状、材质特征都完整表达出来了。
  2.漏译和省译
  博物馆是“文物——文字——参观者”同时互动的场所,描写文物外形和图案的内容可以适当省译。“五彩釉紫砂方壶”的译名为Polychrome purple sandy teapot,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有很多常见译法如Purple Clay Pot,Sand-fired Pot(因为壶是烧制而成的),且西方国家也用宜兴的汉语拼音(Yixing)来表示紫砂壶,也就是Yixing Clay Teapot,在Made-in-China.com等英文购物网站上均能查询到这些名称,因此紫砂方壶可以翻译成Square-shaped Purple Clay Pot,不过作为展品,其方形形状是一目了然的,在此处“方”可以省略不译。
  但并不代表可以漏译重要的内容,如明代画家文徵明的“水亭诗思图”,英文翻译为Poetic Melody in the Mountains,即群山中的诗意旋律,并没有将画作中很重要的水边亭台翻译出来,而是仅仅表现了群山和诗意。该画作虽大面积渲染了群山和树木,但通过这幅画作的题词“密树含烟暝,遥山过雨青。诗家无限意,都属水边亭”可知画家想表达诗人们在水边亭中遥望群山的诗意图景,将“水亭”省略不译有失偏颇。清代“芙蓉石蟠螭耳盖炉”的翻译Rose quartz covered incense burner也有改进空间。芙蓉石又称粉晶或蔷薇石英,Rose quartz 是正确的译法。蟠螭指黄色无角龙或雌性龙,青铜器陶器常用蟠螭的形状作装饰。刘庚明在青铜器陶瓷器文物名称翻译中提到,耳是装饰附件,在器物的侧面,因形状像耳朵而得名。因此蟠螭耳指的是带有蟠螭纹饰的耳部。盖炉即配有炉盖的香炉,是古代焚香用的器物,笔者查询到另一盖炉的平行文本A carved jade covered incense burner,因此译文大体正确,或许是考虑到展牌大小,只将芙蓉石盖炉译了出来而漏译“蟠螭耳”这种中国古代特色样式的描述,没有完整传达文物的重要信息,可以再做推敲。
  3.书写错误
  展馆中文物翻译普遍有大小写不一致的问题。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遗留下来的遗物,文物名称属于一种特殊的专有名词,除介词和冠词等虚词外应遵循首字母大写的原则。但如青釉猪圈就是Celadon glazed pigpen mode。另外拼写错误也依然存在,如沈周的“溪山秋色图”译名是all in the Mountains,显然是将Fall的首字母丢失。
  三、对文物名称英译的建议
  文物名称的翻译应做到尽量完整传达文物的信息,使游客准确理解文物的文化内涵、考古意义和美学价值,向外国游客介绍和传播中国历史文化。通过调查与分析笔者提出四点建议。首先,保证译文的专业性和准确性的同时注意可读性,应合理使用音译、意译、增译、省译等相结合的方法,避免出现低级错误。第二,充分展开跨学科合作,翻译工作者不仅要保证较高的双语能力,还要夯实古汉语知识,通晓相关的历史人文、生活习俗甚至方言等。第三,同一博物馆的文物应遵循统一的翻译标准,避免参观者对相同材质采用不同名称的翻译产生疑惑,影响文化交流,比如错银铜牛灯Ox-shaped bronze lamp inlaid with silver和鎏金铜鹿灯Deer-shaped gilt bronze lamp的译文就是统一的。最后,译者在翻译时应尽可能参照专业的平行文本,有利于文物翻译越来越标准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刘庆元.文物翻译的“达”与“信”[J].中国科技翻译,2005(02):41-44.
  [2]朱安博,杨艺.国家博物馆文物翻译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17(03):45-48.
  [3]项东,王蒙.中国传统文化文本英译的音译规范刍议[J].中国翻译,2013(04):104-109.
  [4]刘庚明.青铜器陶瓷器文物名称翻译[J].河套学院学报,2013(02):56-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3616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