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母亲心中的英雄儿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章慧敏

  当我启程去采写十年前在火海中英勇献身的消防战士杨波母亲时,我的心情可谓是既沉重又复杂――我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这位失去儿子的妈妈,我更不知道她在这十年中怎么度过了自己的日日夜夜!
  火车在前往山东省胶南市的铁轨上疾驰,“空隆隆、空隆隆”,节奏强烈而机械的车轮声,如同一声声进军号,不由自主地将我的思绪拉向了十年前那个惨烈而又悲壮的日子,脑海中不断显现着烈士杨波奋不顾身冲入船舱浓烟之中的身影……
  十年前的那一天,坐落在上海浦东东沟船厂“车14号”渡轮发生了火灾。当杨波和战友们赶到火场时,只见船舱里烟雾滚滚,却不见明火点。杨波和战友们知道,只有查明了火点,才能迅速灭火。关键时刻,他主动请缨,请求进入船舱里面侦查。
  在低矮狭窄的船舱里,伸手不见五指,但杨波和战友们硬是凭着过硬的本领,很快找到了明火点,为救火赢得了时间。当完成任务后的杨波听到舱里还有3名施工人员被困时,他毫不犹豫地再一次进入船舱搜救。
  灼人的气浪,翻滚的浓烟随时威胁着杨波的生命,但他顾不得这些了,他只有一个念头,快些,再快些找到施工人员,救他们到安全的地方。杨波摸索着,寻查着,艰难地挪动着步伐,终于,他发现了已经昏倒的两名施工人员。当他竭尽全力将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时,杨波这才觉得自己面具里的氧气剩余不多了,体力也下降得厉害。可是,一想到船舱里还有一名被困的施工人员时,刚才还在大口大口喘着气的杨波又一次迈进了浓烟之中。
  可这一次杨波留给战友们的最后形象是他坚毅的背影,年仅20岁的杨波再没回来,一条鲜活的生命永远消失了……
  这一天,1996年11月21日,一个平常的日子。
  然而,杨波的亲人、杨波的战友、被杨波救出的施工人员却把这一天视为永恒的纪念。这纪念天长日久,刻骨铭心。
  
  副参谋长跪着说:“妈妈,我们都是你的儿子!”
  
  杨妈妈从见到我们的那一刻起,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止也止不住。大家怕她太伤心,不停地说些宽慰的话。这时的杨妈妈一面挑着又大又红的山樱桃塞进我们的手里,要大家尝尝鲜,一面说:“我这是高兴啊!看到儿子生前部队的战友来看我,我把你们看作自己的儿子,是我的儿回家看我来啦。”
  几句真诚朴实的话语令我感动,我的眼眶顿时红了。我想,此时的她能不伤心吗?我们一行人的来到必然会又一次勾起他对儿子杨波强烈的思念,而她却把这种爱使劲地掩藏在了心底,她是希望我们不要为她担心啊。
  杨妈妈的纸巾湿了一张又一张,可从她的嘴里却听不到一句哀怨和忧愁,她对我们说:“杨波虽然牺牲了,可他的阵地还在。每当我最想儿子的时候,我会去儿子的部队,看看我的儿子们,大家都好,我的心就安了……”
  我突然有种震动:杨妈妈已经把对儿子的爱延伸了,她失去了亲生儿子,可在她的心里接纳了一群儿子,她惦记并关心着他们,这是无限且无私的母爱、被升华了的母爱啊。
  我和杨妈妈的交谈就从1996年11月她第一次到上海说起。
  杨妈妈清楚地记得那个冬日特别的冷,更冷的是,儿子的部队打来电话说杨波因为救火受伤了,要家人去上海探望。
  受伤了?伤得怎么样?她急得在电话里一个劲儿地追问。但只听到对方在电话里支支吾吾,要他们父母亲千万别着急,抓紧到上海,看了就知道了。
  能不着急吗?儿子是娘的心头肉呢。这时的杨妈妈手脚冰冷,连准备行李的力气都没有,她瘫坐在椅子上,由着杨爸爸忙里忙外地张罗着一切。
  她告诉我,儿子要参军,她和老伴儿其实是舍不得的,一是他们家孩子少,除了杨波,还有一个9岁的养女燕子,她的确担心儿子要有个什么闪失,做娘的怎么受得了;二是杨波那时已经工作了,每个月有固定的收入。她内心希望儿子早点讨个老婆,养个孩子,过安安稳稳的小日子。可是杨波铁了心要参军,说他从小的心愿就是有朝一日能参军卫国。她和他爸商量了,决定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能拦着,所以就同意了。
  参军入伍那天,儿子拉着妈妈的手说:“娘,我以后不能帮家里干活了,您可不能累着啊,重活留着,等我回来干……”她当时“哎”着,心儿就像灌了蜜似的甜,可又生出了莫名的酸涩。
  好在儿子去部队不久就来信了,信里说部队领导对他怎么怎么地好,战友之间又相处得怎么怎么融洽。直到这时,做母亲一颗吊起的心才算放下。哪里想到,“闪失”还是来了,才放下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杨妈妈急于要见到儿子,她想,有娘在儿的身边,他什么伤和痛都能扛过去的……
  可是,当爹妈以及杨波的爷爷心急如焚地赶到高桥中队时,部队领导却将他们请进了办公室而不是医院。领导对他们说:“杨爸爸杨妈妈,你们要有思想准备啊……”
  看着领导脸上沉重的表情,杨妈妈似乎明白了什么,难道儿子的伤……她不敢往下想了。
  她颤抖着嘴唇,好不容易才说出话来:“不管杨波伤成什么样子,哪怕他烧得我不认识了,或者他致残了,领导放心,我是他娘,会照顾儿子一辈子的……”
  她看见领导低下了头,欲言又止:“你们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啊……”
  领导的异样表情让母亲惊骇不已,儿子的伤难道比烧伤比致残还要严重?来上海的一路上,他们把什么都想过了,唯独没敢往最坏的地方想。老伴还安慰她,怎么可能呢,上海的医疗条件那么好……
  可现在,母亲的直觉告诉她,儿子出大事了。
  “我儿子究竟怎么了?”杨妈妈嘶哑着嗓子问。
  “杨波同志英勇献身了……”
  领导的话没说完,杨妈妈只感到自己的精神支柱被击打成四分五裂,她眼前一黑,昏死过去……
  说到这里,杨妈妈已是泣不成声,我的心情同样黯然。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何况,杨波是妈妈心目中的好儿子,是她的期待和希望。
  然而,就在部队领导真诚地问杨妈妈有什么要求时,她却把对儿子全部的爱化作了坚强和大度。她坚定地说:“我没有要求,也没有条件,只要孩子没给部队丢脸,他能立个功,怎么都行!”
  这时的杨妈妈还拿着部队发给他们家人的抚恤金说:“乡下的生活平淡,没什么花销,我和老伴想委托你们用这钱买些健身器材给战士们,他们能经常锻练,身体健健康康的,也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
  显然,人民是不会忘记杨波舍身救人的英勇事迹的――1996年12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上海市消防总队为杨波追记二等功;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联合向杨波颁发了“公安英烈――共和国不会忘记”的荣誉称号;这一年,杨波还获得了“第三届上海优秀民警东方卫士”奖;1997年1月,团市委追认杨波为“上海市优秀团员”……
  两天后,任凭杨波生前部队的同志们如何挽留,杨妈妈执意要回胶南。临行前,她只有一个请求,想再看看儿子住过的营房,训练的场地。
  杨波睡过的床依然如故,床单铺得是那样平整,被子叠得是那样有棱有角。杨妈妈轻轻地坐在床沿,她闭上眼睛,细细地、温情地、一寸又一寸地在床单上移动着手,分明感觉到上面还留有儿子的体温、儿子的身影。
  在场的杨波生前战友们围在杨妈妈身边,他们潮湿的眼睛紧紧盯着妈妈的手,那是一种久违了的母爱,这母爱同样浸润并滋润着战士们的心田。他们明白,杨妈妈哪里是在抚摸床单,她是在轻抚杨波的肌肤啊。
  杨妈妈的嘴唇歙动着,没人听得见她在说什么,但她一定是在和儿子告别。她必定会告诉儿子,他是妈妈永远的骄傲……
  副参谋长将杨妈妈扶上车,他将亲自送烈士的亲人去火车站。一路上,杨妈妈沉默着,紧紧地闭着眼睛,她要把两天里对儿子在部队点点滴滴的感受印刻进记忆中,这种回味足够她咀嚼一辈子了。

  沉默的车,沉默的人。此时此刻,任何安慰都是多余的,也是累赘的。
  发车的预备铃声已经响起。就在杨波的亲人准备登车时,副参谋长猛然间跪在了杨妈妈面前,他深情地说:“妈妈,感谢你养了个好儿子。”
  杨妈妈百感交集,一直憋住的眼泪刹那像决了堤似的涌出来。她哽咽着说:“是部队培养了个好士兵。”
  “妈妈,你失去了一个儿子,但你会有许许多多儿子的。我就是你的儿子,我们的战士都是你的儿子……”
  “哎、哎……”失去儿子后,杨妈妈第一次觉得空荡荡的心里似乎还能容纳爱,还有爱在荡漾着。
  火车启动了,透过车窗,杨妈妈看到站台上的副参谋长。他举起右手,向杨波的亲人行礼告别。这军礼是那样的庄严,可他的眼神却充满了崇敬。他把对烈士家人的敬意直接传达给了他们。
  “我们都是你的儿子!”这话在杨妈妈的心灵中激荡着。
  “是的,我又有儿子了,有一群儿子了。”杨妈妈轻声地对老伴说道……
  
  燕子说:娘啊,从此以后你就靠在我的肩膀上吧
  
  我问杨妈妈,杨波从小到大你是怎么教育他的?
  杨妈妈回答我,在我们农村没有什么教育孩子的理论,但我总觉得,一个不尊敬老人,不照顾家人,不关心周围人的孩子不可能是个好孩子。我总是对杨波说,要有爱心。心里有爱,能造就人呢!
  最能造就人的就是爱!一个识字不多的普通农村妇女,居然将深刻的育人道理说得如此平实浅显。我被深深打动了。
  其实,母亲就是孩子的榜样,直接感染和影响着成长中的孩子。
  听杨爸爸说,他年轻时看中杨妈妈的就是她的厚道和善良。婚后,他们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杨妈妈对家里老人竭尽孝道,对乡亲们的要求也从来是来者不拒的。
  说来也怪,杨妈妈一双巧手总能把个家操持得妥妥当当的。他们家有十来亩地,全家人一年的口粮和花销全是它了。他们种上了红薯、麦子和玉米,还留下四分之一的土地种花生。杨妈妈说,儿子最爱吃花生,多余的还可以卖钱,难得也买点精粮、割点肉,换些奶糖给杨波解馋。一部分玉米是用来喂猪的,但猪仔养到半大就得卖掉,否则不够喂,要影响家人口粮的。
  日子在平静中度过,直到有一天他们家来了个不速之客――燕子。
  燕子是弃婴,放在杨家也是她亲生父母“考察”后的结果。杨妈妈在村子里有好口碑,都说她乐于助人、心灵手巧,这才使他们下了决心让杨家“收养”……
  燕子乖巧、清秀,她的出现让杨家人喜出望外,特别是杨波,对这个比自己小九岁的小妹妹呵护有加,而妹妹更是哥哥的小尾巴。杨家人用全身心爱燕子,甚至于杨波小时候还挨过打,而小燕子却连一个指头也没挨过。
  浓浓的,却又是朴实的亲情弥漫在这个普通的家庭里。在儿女的心目中,妈妈从来不发脾气,她总是以身作则,用行动告诉孩子们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
  有妈妈的榜样,杨波从小就特别懂得体贴人。
  当年和他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如今都已30来岁了。他们回忆说,杨波不干完家里的活是不出来玩的,他就是想分挑些父母身上的担子。他们还说,村里有个五保户,谁也没规定要他们去照顾老人,可杨波却对小伙伴们说,每个星期天,我们要像做功课一样,先完成帮五保户奶奶做事,然后再玩。在杨波的带领下,他们每个星期天都去帮奶奶打水,拾柴禾,扫院子。看见奶奶笑了,杨波比谁都开心……
  当我把听来的这些事告诉杨妈妈时,她不住地点着头。她告诉我,杨波孝顺呢。杨妈妈患有很严重的风湿病,痛得受不了时要去医院看病配药。医院离村子有十里的路程,来回一次累得很。平时都是杨波帮着妈妈按摩,并借了自行车送去医院的。那次她没等儿子,自己步行去了。当她准备回家,就看见满头大汗的杨波在医院门口等她。原来,杨波回来听说妈妈自己去医院了,急着借了自行车就往医院赶。看见妈妈出来了,他一通埋怨:“两条腿怎么跑得过两个轮子?你这样跑来跑去的,还要儿子干吗?”
  坐在自行车的后架上,杨妈妈有意识地把身子贴近儿子,只感到非常非常温馨。“儿子大了,是个男子汉了!”她暗暗地念叨着,念叨着……
  从上海回来后,每天夜里,杨妈妈的梦里都有儿子,一个活生生的杨波。杨妈妈把儿子参军这些年里想说却没来得及说的话,在梦里一句句都深情地说出了口。在娘的面前,儿子是那么体贴,那么专注,他把妈妈殷殷关照的每一句话都牢牢地记住了。她甜啊,浸润到了心田,忍不住想搂住儿子……
  可是,梦没有继续,她醒了……妈妈的泪水再没干过。
  懂事的燕子担心妈妈的眼睛,医生曾对她说过,你妈妈的眼睛本来就有病,不能再流泪了,否则,时间长了会瞎掉的。
  想念哥哥的妈妈怎么可能不流眼泪呢,一说起哥哥,燕子都忍不住要哭泣,何况妈妈了。但医生的话,燕子特别重视,为了不让妈妈“睹物思人”,她悄悄地把爸爸妈妈从部队带回来的杨波的照片、军功章、信件都收了起来。她单纯地以为,妈妈越少看见哥哥的遗物,也许就不那么伤心了。
  令燕子奇怪的是,妈妈似乎默认了哥哥的遗物一下子不见了,因为她从来就没问过她东西都藏到哪里去了。但燕子知道妈妈内心的痛苦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她想哥哥的时候印象里不就有了吗?
  一年又一年,每到逢年过节,家里必然是摆上4副碗筷的,妈妈会替哥哥倒上酒,盛满饭,挟着一块又一块的鱼和肉。妈妈就像哄孩子似的说:“波,吃,多吃点,长身体呢……”妈妈说不下去了,她的眼泪又叭哒叭哒往下落……还有让妈妈情绪低落的呢,街坊邻居说起自己的儿子媳妇孙儿时,妈妈就悄悄地离开了。她无法平静地听完这些家长里短,曾经拥有却失去的内心疼痛,远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
  每到这时,燕子搂着妈妈说:“娘啊,哥哥走了,还有我呢。从此以后,您就靠在我的肩膀上吧。”
  杨妈妈疼爱地对燕子说:“傻孩子,娘知道你的担心呢。你和杨波都是娘的好孩子,娘的心头肉,这样的好孩子娘能不想吗?燕子,你要放心,日子还要一天天地过,娘也会一天天地开朗起来。你哥走了,但在上海的部队里,娘还有许许多多儿子呢,娘心里宽慰着哪……”
  
  杨妈妈说:绣花鞋垫长生果,针针粒粒我的情
  
  杨波牺牲十年了,但杨妈妈却真切地觉得牵连着自己和儿子部队的那根情感线绵绵不绝,越系越牢。似乎有种强烈的牵挂,十年中,她4次去上海看望兵儿子们。她渴望着把自己的母爱给予战士们,如同当年给儿子杨波一样,给多一点,再多一点。
  是不是觉得儿子还在上海服役?我问杨妈妈。
  杨妈妈肯定地点了点头,但她随即又摇了摇头。她说:“现在,只要电视里有上海的镜头,我就特别有感情。如果镜头里有消防战士的消息,我更加亲切。你想,我有那么多儿子在上海,能不念想吗?”
  为了这份“念想”,杨妈妈要把最能体现母爱的物品送给战士――她的儿子们。
  她记得儿子小时候天真地对她说:“娘,我最爱穿你绣的花鞋垫了,又暖和又漂亮。但这么漂亮的鞋垫,我不舍得踩下脚去。”
  她当时就笑了:“傻孩子,只要你喜欢,娘会给你一直做下去。娘要把所有对你的祈福都绣在上面,要你和和美美,要你吉祥如意,还要你平平安安……”
  儿子仰起头又说:“以后娘老了,看不清针线的时候,我就该有媳妇了。我要让媳妇给娘绣鞋垫,绣好多好多。”
  她一叠声地应着,眼睛笑成了花……
  昨天的场景历历在目,儿子说得不错,“鞋垫太漂亮了”,他当时人小,还不知道母亲用深情作针,慈爱作线,那一针针一线线,哪一针哪一线不是饱含着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母爱啊。
  杨妈妈拿定了主意,她打开橱柜,从里面找出封存了许久的绣鞋垫用的模板和针线。当她再次绣花时,只觉得手有些颤抖,眼睛也花了。她大叫:“燕子,快来!”
  出落成大姑娘的燕子疑惑地来到妈妈面前,只听妈妈对她说:“燕子,以后我为战士们绣鞋垫时,你不仅要帮我穿针引线,还要学着做。娘可以不要你学做任何家务活,但你一定要学会做绣花鞋垫……咱们给消防战士做鞋垫就要像接力棒一样一直接下去……”
  我问杨妈妈,这十年里,你送出了多少鞋垫?
  她说她记不清了,也就三四百双吧。
  三四百双,以每一双20元计算,光经济价值就得七八千元。可杨妈妈却从来不去考虑她花的代价。只要儿子们能穿上她亲手绣制的鞋垫,她就心安,就宽慰。
  在杨妈妈的心目中,母爱就应该是无价的、伟大的、不计报酬的!
  而杨妈妈的母爱的确就是无价的、伟大的、不计报酬的!!
  就在我们即将告别杨妈妈时,看见他们家有一间屋子里堆满了长生果,一袋又一袋。打开袋子,一颗颗金黄色的长生果饱满而硕大。杨妈妈说,这是自己家收成的,每一颗果实都经过了全家人的挑选,最好的才寄去上海,送给孩子们。
  寄往部队的长生果,他们一寄就是十年!一年都没落下。
  杨妈妈告诉我,长生果有寓意呢:长生平安。我们这里人都认这个理。我真希望消防战士吃了长生果,再不要有危险了……
  杨妈妈啊,作为一个母亲,你对儿子们的祝福无微不至,可见你的爱有多么广博。
  的确,消防战士时刻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但他们不怕危险,迎火而上,他们保的是人民群众的长生平安。
  长生平安!长生平安!!儿子们哪能忘记母亲的嘱咐,儿子们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千锤百炼,健康成长,就是对妈妈无尽牵挂的最好回报。
  是的,心中没有爱,一个不爱人民的人,是不可能在性命攸关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在我们这个弘扬正气和美德的现代社会里,也就不会有一个大名叫杨波的英雄人物了。
  妈妈,我们都是你的儿子。儿子们爱你!
  发稿编辑/陆海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2665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