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个人阅读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姓名:风行水上
  职业:在读博士
  年龄:29岁

  一个人的阅读进化史
  阅读的意义因人而异,有求知型、消遣式,还有工具型,或有人几种类型兼收并蓄,还有人在变化中次第因循,我想我应该属于最后者。随着资源的扩张和专业的转化,我的阅读经历了先窄后宽,再窄再宽的历程。

  在小镇捱过的青春期,漫长而无聊,读书成了唯一的寄托,但由于资源的匮乏致使一书难求,集市的角落倒有几个冷清的旧书摊,卖的大多是实用类的技能书,或与时代脱节的革命文学,对于90年代的中学生都无甚吸引力。没有书就看杂志,初中的《童话大王》《儿童文学》《少年文艺》,高中的《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勉强慰藉饥饿的精神世界。高三那年,有个书贩偶然而至,在我眼里竟如同盗火的天神,下凡播福。算计着荷包,斟酌再三,买了《红楼梦》《史记》和《平凡的世界》,高考前最后一个月,我利用午休时间读完《红楼梦》,喟叹伟大的同时却不住地懊悔,原来之前的竟都不能算是“读书”。
  大学以后,视野洞开,学校周遭竟坐落十来家大小书店,再加上免费的图书馆,做梦都想不到会看到这么多的书。以前只是口耳相传的书名仿佛在一夜之间全部摆在面前,还有更多的是闻所未闻。资源的爆炸带来的是无所适从,就像是饥饿症遇上了自助餐。文史哲,觉得什么都应该看,越读越觉得自己浅薄无知。那段时间,阅读上经历了一次大跃进,书翻了不少,还有很多是大部头,但都浮皮潦草,不求甚解。虽然打下了粗糙的基础,但知识的积累凌乱庞杂,毫无体系,四年下来,感觉又回到了原点。
  读研以来,专业上确立方向,老师也指导,阅读就有了明确的针对性,范围虽然收束了,但却向着深度上耕耘。实用性的阅读让我知道了怎样提高效率,集中精神。阅读不再是终极目的,而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辅助工具。
  一旦阅读的目的确立,阅读的范围再度膨胀,这一次不再是饕餮式的囫囵吞枣,而是知识上的萃取和提纯,是取有用的为我所用,不同类型的只是交互渗透,解放了困顿在狭窄的专业视域里的思维。

  姓名:爱是辣舞
  职业:网络写手
  年龄:36岁


  一个不愿做门徒的思考者
  我不看书,准确说,不喜欢沉迷于一些过去的“经典”,道理很简单:你成为各种理论的门生,你可以背诵出各个名人的经典,你可以把周公和星座的讲解全部复制粘贴出来,但你失去了创造力,失去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客观性,从你成为了门徒的那一刻,你就失去了开宗立派的能力,你失去了自我。
  我提倡的是不要读死书,实际上世间万物都可以为书。古人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前一句让我们明白,行千里路,你得到的知识相当于读了万卷书,后一句告诉我们,把书钻研进去,直到看破,也就懂得如何去写东西了,但仅仅是如何去写,未必知道如何去做;对于会做的人,他是否会写,其实并不重要。
  我喜欢在网络上阅览新闻、娱乐的东东。读了过多纸张印成的书,自然会照本宣科,自然会按图索骥,自然会对号入座,自然会照单抓药,却失去了开创精神,无法脱去“书”给你镀上的面具,失去了个性,凡是圣人,他们成功之处就是在于开创自己独特的思路,写自己的书,让人家看书去吧!
  看书,就是制造奴仆,思想上的奴仆,所谓“他山之石”,不就是个“偷”么?所谓“博采众长”,不就是个“剽”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请问你自己有什么?
  每个人都在写书,写自己生活之书,每个人又都在读书,读生活这本无字天书,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遍地的“塞翁”。

  姓名:孟博
  职业:诗人
  年龄:25岁


  一个阅读青年的诗人梦想
  很早就开始阅读了,一直没有个目标,没有目的性。一直到上学后读书看报,逐渐形成了一种爱好。现在的阅读,当作一种修身养性来看待,就如同正在吃着一个艳红绝美,馨香四溢的大苹果,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昂然、清新而又不无忧患的气息,直到现在就到了林清玄先生的一种境界了:“每天一定要抱着一本书,才睡得着;每天一定要读到一段好文章,才肯睡觉。”时间长了,读书也自然成为我个人生活中最大乐趣了。
  平时去看一些杂七杂八的书籍,在不同类的书中发现自我的位置,去查阅哪位主人公更适合自己,在定位中给自己以营养般的补充,在自己所作所为之中发现乐趣。“活好每一天,学习好每一天”,这是前外长李肇星先生在中国传媒大学作报告时讲到自己的生活态度。这种感受得益于接触中国盲文出版社推出一套“精品文丛”,当时我特地选了季羡林先生的两部著作《阅尽沧桑》《故乡明月》。季老在八十高龄时写下一些回味自己生活的事情,还不时地勉励自己再学习,更在学习中去思想发生过的事情。季老在文化造诣上,世人难以望其项背了,在读他的文字时却没有发现有丝毫浓艳的装扮,没有任何刻意的雕凿,却有感人肺腑的真情和发人深省的哲理。
  自己也在中学期间,利用闲暇空余时间,写一些小片断,结集出版了《青春觅渡》,时隔四年后的今天,将写下的小诗再一次结集出版,这或者也是对自己的学习作一个总结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2895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