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毛丽萍
数字时代以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成熟为显著标志,数字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基于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与审美方式。艺术设计获得了崭新的、更为强大的发展动力,一个注重图像化视觉信息,注重新艺术体验与理解方式的全新时代也随之诞生。本文将探讨数字技术条件下艺术设计的转型及其与传统文化不可剥离的关系。
一、数字时代的艺术设计的转型
20世纪中期,艺术设计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60年代,著名艺术家罗伯特・劳申伯和设计大师乔治・开普斯成立了专门机构研究数码图形与数码艺术,80年代美国苹果电脑公司推出MACINTOSH电脑形成“桌面排版系统”(简称DTP),数字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数字图形技术的成熟带动了CAD/CAM(电脑辅助设计/电脑辅助制造)的普及和发展,艺术设计与数字技术得以真正结合,数字艺术设计开始步入艺术的古老殿堂。
数字技术掀起的冲击波带动艺术设计的性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有形设计向无形的设计转变,从物的设计向非物的设计转变,从产品的设计向服务的设计转变。不仅如此,历经千年的印刷文化正在逐渐变为视觉文化,传统文化由语言主因型向图像主因型转变。人们在生活与交流领域日益依赖图像, 图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资源。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设计在视觉审美领域的中心地位已被颠覆。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有条件借助电视、录像、互联网等多种手段使艺术设计服务于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共享空间与互动空间是数字时代的显著特征,大众因此获得了言说的权利,个人与群体都可以加入对话、交流思想和观点。人们开始把根植于内心的文化传统加入到这些传媒当中,以可视、可听的方式来展现与众不同的个性。
数字技术激励设计师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语言以丰富造梦手段,在创作中混用各种高科技媒介手段以追逐更加新奇、更加刺激的虚拟幻象。数字艺术创作逐渐形成融听觉文化、视觉文化、触觉文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同时,对时髦话题与文化热点的关注,导致新艺术设计的符号极易与流行文化接轨,呈现出先锋性与前卫感的样式。
二 、数字时代艺术设计之弊
数字世界超越现实的特质满足了人类对视野与感官的需求欲望与表现欲望,然而弊端依然存在。当人们在长久而被动地接受数字艺术丰富得甚至过剩的视觉资源之后,不可避免会出现心理学上所谓的“神经餍足现象”,即精神需求匮乏。另一方面,对于数字设计师来说,如果过多依赖技术,让技术的魅力盖过思想的火花,就会逐渐丧失对事物的敏锐性和批判性,大脑变得懒惰,创造力被抹杀。在艺术创作中,电脑科技只能作为一种表现手段,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创作者的观念与思路。科学技术对驰骋纵横的人的创作灵感是无能为力的,杰作的诞生来自于人脑,而不是电脑。
传统设计与数字艺术设计在审美语境上之所以存在些许差异,在于二者的文化渊源不同。传统设计创作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之上的,蕴藏着众多的地域风情和民族文化,设计形式丰富多姿,其中的文化积淀、民风民情以及人与自然的亲近,都在人们的心理情感交流上造成亲和力,产生心灵的共鸣,其艺术价值也倍受尊重。数字艺术设计创作在科技和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进入到艺术设计领域,在美学情感上缺乏传统根基,无论是创作形式还是作品中蕴涵的文化内涵都与人们的心理认知与接受程度拉开了一定距离。和传统设计手工成型的唯一性相比,数字设计机器批量生产的因素也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数码作品价值认可度的降低。数字创作中冰冷的机械条理和传统艺术之细腻深刻相比,也缺乏生动鲜活的语言表达。
衡量艺术设计作品价值的根本是文化艺术修养。由于数字技术的日趋成熟,任何创作的构想都有可能成为现实,那么最终束缚数字艺术设计前进脚步的将是文化艺术修养的不足与想象力的萎缩。
三、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价值
当今时代,科技飞速发展,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经济的全球化大潮导致文化的被迫趋同,设计的功利性使得它无法摆脱国际化的趋势。然而,每个民族的经验和感受都存在着差异。独特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个体和群体的经验都能通过若干年代而形成的文化语言表达出来。这种文化语言是混合了各民族文化成果进化而成的,而且不乏个体对传递语言和符号的创造性的发明。艺术设计将人类知识与经验编译成代码,提供给世界以共享的语言,使它更加多样化、更加全面,从而更加国际化。
无论数字时代的艺术设计终将走向何方,艺术设计永远鼓励由观念来驱使而非仅仅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尽管数字技术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眩目的梦工厂,设计的内涵其实仍然是文化。当我们面对一件优秀设计作品时,除了对高超技艺的赞叹,总是感慨于设计者对自己本民族文化亮点的把握及作品中透漏出的历史延续感和浓厚乡土气息。这是因为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增强了设计语言的感染力。
在设计领域常听到文脉(Context)一词,从狭义上解释即“一种文化的脉络”。文脉现象鼓励我们关怀各民族的历史与现状的关联,主张以传统的、地方的、民间的艺术激活创作灵感,将历史的片段、传统的语汇运用于创作中。传统样式在现代设计中的使用不应是简单的“代入”,而应当通过一种积极变换角度的思维过程――以明显的“现代意识”,在历史环境中注入新的生命,赋予设计以新的内涵,经过撷取、改造、移植等创作手段来实现新的创作过程,使新旧设计语言协调共生,历史的记忆得以延续。设计永远鼓励观念创新,传统文化的累积与艺术设计所具有的精神内涵,不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将借助有形的实体,以符合时代需求的形式和内容,被一再传承。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设计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设计的本土化问题,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中华文化前后5000余年保持着丝丝入扣的传承关系。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讲究和谐共处,审美特征表现得深沉含蓄又强烈突出,反映出一种深层积淀的文化特质。我们可以在中华传统美学中感悟到设计的最基本理念,那既有儒家文化崇尚之“和谐”“内敛”“天人合一”,也有“禅宗”通过极简的语言智慧传递深远意境的美学内涵;既有北方民间“凝重深厚”的大国风度的气派美感,也有南方庭园的“曲径通幽”、清雅细腻的精致美感;既有宫廷用品讲求礼仪、极尽奢华的华丽美学,也有民间民俗灵动欢腾、清新恬淡的朴素美学。这些源文化的象征意蕴早已渗透于中华骨髓,融入民族气质。
在瞬息万变的今天,大众比以往任何时期更需要充满人文关怀和文化意识的设计,艺术设计需要多民族、多学科、多知识层面的融合以满足时代的要求。数码艺术家在了解数字化基本原理,熟练掌握数字设计创作技巧的基础上,尚须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在艺术创作中以坚实的文化传统与美学价值观为平台, 娴熟地运用多民族文化背景的传统美学元素,这必定有助于我们以传统审美经验及人文情感来应对数字图像,达到数字技术与艺术创作之完美结合,也一定有助于将濒临断裂的文明链条重新链接,实现传统与现代和谐共存的主观理想。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95.
[2]迪尚.电脑图形设计[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3]海德格尔.世界图像时代[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4]海德格尔.人,诗意的安居――海德格尔语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赵逵夫.永久的心香[J].飞天,2006,(12).
(作者简介:毛丽萍,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163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