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质教育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狭义上,“素质”是对一个人内在品德修养和外在行为举止的综合评价,人文素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养成较大程度上依赖文学、哲学、语言学、心理学、行为学等要素。职业院校中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学生素质教育往往侧重知识、技能层面,即“知识素质”,容易出现人才素质单一的局面。结合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趋势,将人文素质教育有目的地引入到基础护理教学中,能够培养具有人文素质较高的护理人才,从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谐护患关系。
【关键词】人文素质;基础护理;内在联系;应用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对于医护人员有着崇高定位,如“醫乃仁术”、“医者仁心”等评价,而古代时期“医学”与“人文”有着高度统一性、和谐性。近代以来,中国传统医学理念崩溃,所凋零的不仅仅是中医技术,还包括博大精深的医学人文精神。借鉴西方现代医学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过度重视专业素质,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人文素质教育则从医学教育体系中淡化而出,这导致很多学生缺乏爱心、耐心,不能有效地展开沟通和交流,自身心理素质较差,激发频繁的医患矛盾、护患冲突;“基础护理”是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接触到护理学的“入门内容”,以此为基础引进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人文素质教育与基础护理教学概述
1.1人文素质教育
广义上的“人文素质”是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层面的内化,以及由此表现出的人格、修养、气质等,进而影响个体在社会领域的各种素质呈现,如语言行为、道德伦理、文明礼仪等。简单地说,“人文素质”就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气质和外在精神风貌,是人类个体层面在“真善美”品质方面的追求和体现;人文素质教育,则是依赖人类社会教育范畴下的各种工具、资源、途径,实现人文素质的有效提升。
1.2基础护理教学
顾名思义,“基础护理教学”是针对护理学领域的一些基础内容的教学工作,具有技术性、科学性、服务性“三位一体”的特征。基础护理教学在学科内容上难度不大,如临床上的静脉输液、伤口处理、清洗消毒等,但要教好这一门课却并不容易,鉴于护理专业人才未来职业岗位的特殊性,教学工作中不仅要确保其具有牢固的知识技能,还要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心理诊断,以及关爱之心、职业道德等。
1.3人文素质教育与基础护理教学的内在关系
本质上,人文素质教育和基础护理教学的价值对象都是“人”,但作用方向存在一些差异。“人文素质教育”侧重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重塑,促使其达到和谐,在集体理念中形成生命价值。而现代护理学同时具备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兼具性,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塑,即护理人员与护理对象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状态,由此更应该引入人文理念,实现“人文护理”,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病患的权益需求,提高病患及家属的满意度。
2人文素质教育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影响因素
以教学过程中的不同主体为依据分析,影响基础护理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应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师因素
基础护理教学主要在低学段展开,学生刚接触到护理学的知识内容,在理解、消化、建构方面存在很大难度。而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引导者,对于学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一一教师的职能在于“传到授业解惑”,客观上需要对各种反馈信息做出积极反应,最短时间内消除学生在基础专业知识方面存在的疑惑,此外在备课、素材准备、师生关系等方面,既要全面兼顾又要区别对待,依据分层教学理念来实现每一个学生对基础护理教学内容的良好掌握。现实中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积极性不足、责任心匮乏,常年从事教学工作的情况下,对于“基础内容”传授存在懈怠性。
2.2学生因素
基础护理教学中涉及到大量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包括一些选修课在内,需要学生具有一个明确的学习规划,然而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文化课方面的水平较弱,往往无法做到合理的规划,导致基础护理教学效果难以提高,进而影响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应用。
2.3环境因素
包括医学职业院校的文化氛围、教学气氛、硬件设备、软件配置等,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应用均有直接影响。
2.4制度因素
制度对于组织管理的作用是巨大的,学校管理有着较为严格的制度机制,但又因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差异。整体上,学校制度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怀,才能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但目前职业院校的管理制度设计中,对于师生的约束力较大,人文关怀较少,这反而容易出现负面影响。
3人文素质教育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3.1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本文结合文献调查的方法,发现大部分护理专业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十分模糊,其中男生对于发展前途的“悲观”要明显高于女生,超过50%学生表示自己对“护理专业”并不喜爱,但存在许多外部驱使原因(如父母代替选择、就业前景等),面对这一现象,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从专业角度出发强化基础护理教学开展,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促进因素。
基于此,要引导学生树立护理工作的崇高性。一些学生错误的认为,“护理专业”就是伺候人的专业,不存在什么技术含量,甚至有一种“低三下四”的感觉,相对应的,基础护理教学中涉及较多的就是此类内容,包括清洗、打针、发药等。教师可以引入护理工作者的伟大崇高事迹,如南丁格尔的故事,以及我国“非典时期”的医护工作者事迹,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职业的价值和意义。
3.2突出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在基础护理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课堂上的理论部分还是实践部分,教师都应该发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积极作用,例如,在仪表方面要做到着装整洁、精神饱满、表情自然、态度诚恳,在教学资源整理方面要做到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准备充分,在讲课过程中要做到语言简洁、条理清晰、幽默风趣,由此让学生感受到自身所从事的事业充满了吸引力,加强对未来前途的认可。进一步,学生在教师言传身教的感染下,也可以将一些优点继承下来,在具体的工作中使用,对推动护患关系优化产生良好作用。
3.3强化沟通和谐护患之间关系
护理工作的对象是处于弱势状态的患者,由于身体健康饱受摧残,甚至面临着死亡的威胁,病人的精神状态往往萎靡、烦躁,甚至处于失常崩溃的状态,如果忽视有效的沟通,往往容易激发矛盾产生。因此,在基础护理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入沟通技巧教学,一方面,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质水平,这样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能够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打消患者的心理疑虑,实现更为和谐的护患关系。另一方面,良好的沟通能力意味着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的提升,有利于加强基础护理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广度扩展,实现专业能力的提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显,现代医学体系逐渐完善,“人文素质”在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范畴中的地位会不断凸显,亟待构建“自然科学一心理科学一社会医学”系统性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这客观上对于基础护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一方面能够建立高效率、高质量的内部人才培养体系,帮助人才形成自觉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价值。另一方面,也能够优化护患关系,构建外部和谐关系,对于患者恢复形成正向推动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6898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