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你该了解的知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说起胃病,人们就会想当然地将它和慢性胃炎联系在一起。但要问起慢性胃炎究竟是什么,如何分类?何为胃癌癌前疾病与癌前病变?如何预防癌变等,却是一问三不知。
解说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胃黏膜的各种慢性炎性病变。依据胃镜观察及病理活检,可将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两种。有的患者胃部有糜烂、出血等情况,因此临床上又把慢性胃炎分为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出血性胃炎等类型。这样的胃炎不需要做病理活检,肉眼就可以直接看出来。但有些诊断,比如是不是萎缩性胃炎,需要做病理活检,通过显微镜下判断才能知晓。
慢性胃炎的常见症状有上腹疼痛、食欲缺乏、餐后饱胀、反酸、恶心等。但不是所有患者都有症状,且症状严重程度与胃黏膜病变的程度常常并不一致。因此,不可以自我感觉症状的轻重程度来代替疾病的轻重程度。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癌前疾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因为与胃癌的相关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所谓“萎缩”,是指炎症病变扩展至胃黏膜固有层,导致腺体破坏、数量减少,固有层纤维化。其中以胃角为中心,波及胃窦及胃体的多灶萎缩,发展为胃癌的风险较高。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即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异型增生)→原位癌。因此,临床上把慢性萎缩性胃炎看成是癌前疾病;若伴有异型增生,则是癌前病变。前者是指与胃癌相关的胃良性疾病,有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后者是指较易转变为癌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主要指异型增生。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简称肠化)是指长期慢性炎症使胃黏膜表层上皮和腺体被杯状细胞替代。肠化分布范围越广,发生胃癌的危险性越高。判断肠化的危害大小,要分析其范围、程度,必要时须参考肠化的分型。
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需“三结合”
要正确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须将胃镜、病理和临床表现相结合。胃镜下判断的萎缩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在38%-78%,差异较大,应以病理诊断为确诊依据。由于萎缩在胃镜下较难判断,尚无统一标准,因此各医院诊断不一,导致治疗效果也各异。
虽然加强胃镜随访是及时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的重要手段,但中国人群基数大,大规模胃镜普查不现实。如果能预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转归,初筛出可能发生癌变的高危人群,然后再针对高危人群进行密切胃镜随访,可能是更适合中国的防癌措施。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血清胃蛋白酶原(PG)I、胃蛋白酶原Ⅱ和胃泌素-17检测可能有助于判断有无胃黏膜萎缩及严重程度;若与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联合,则有助于风险分层管理。2015年《胃肠病学》推荐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的筛查流程为:首先应进行非侵入性幽门螺杆菌检查。若阳性,则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并确认治疗成功,同时做血清PG检测。若PG I /PGⅡ小于3,则需进一步行胃镜+活检。根据胃镜下胃黏膜萎缩范围和程度,胃病OLGA(意为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胃炎评估)分期为Ⅲ、Ⅳ的患者,应进入随访流程,密切监测。当然,血清肿瘤标志物也是判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进展和监测复发的重要指标,包括CEA、CA199、CA724、AFP等。
预防癌变的三种方法
1.胃镜下切除癌前病变:是预防胃癌的最有效手段。与传统手术相比,内镜下治疗不但療效相当,而且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相对低廉,故被推荐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包括重度异型增生和原位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2.根除幽门螺杆菌: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预防癌变作用,有利于癌前病变病理组织学的好转,延缓癌前病变的进展,减少胃癌的发生风险。
3.药物预防:阿司匹林和环氧合酶-2抑制剂是潜在的化学预防药物,但其对胃肠道黏膜的急性损伤和心血管事件的不良作用限制了这类药物的使用。另有研究提示,应用大蒜素制剂和多种维生素亦有远期预防效果。体内低叶酸水平者,适量补充叶酸可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组织状态,减少胃癌发生。某些中药具有一定的预防癌变作用,但目前尚缺乏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的干预结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980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