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的中医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胃息肉在中医领域归属于"胃痛"和"胃癌"范畴,症状比较多样化,以嘈杂、泛酸、呃逆、进食不畅等为主要表现,本文通过研读文献资料研究胃息肉的中医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为诊断和治疗本病提供更多的临床思路。
【关键词】 胃息肉;中医研究;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19)14-125-01
引言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局部向胃腔内隆起的一种良性病变,国内学者依据病理组织学特征、WHO 肿瘤病理学及遗传学分类将其分为炎症性息肉、炎性纤维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等[1]。胃息肉的临床症状多不明显,呈多样化、复杂化,临床以胃脘嘈杂、泛酸、呃逆、嗳气、烧心、进食不畅为主要表现,随着胃镜的普及,胃息肉的检出率逐年增高。胃息肉属中医“嘈杂”、“呃逆”、“噎嗝”等范畴,中医药在胃息肉的预防、治疗、预后等方面都有先天的优势。本文主要从胃息肉的中医病名起源、病因病机、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治疗方及发展前景做出综述。
1 病名追溯
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在《黄帝内经》中就首先提出了息肉一词,《灵枢》中提到:“壮人无积,虚者有之。”《黄帝内经》《灵枢·水胀篇》曰: “肠覃如何? 岐伯曰: 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这是古籍对息肉最早的认识和描述[2]。另外,《说文解字》亦有记载:“息,寄肉也”。“息”即多余之意。胃息肉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故胃息肉在中医学中归于“胃院痛”、“痞满”、“嘈杂”等范畴。杨璐等[3]认为消化道息肉可归为古籍中提到的“瘤”的范畴。
2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胃息肉主要病机在于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胃虚损,是发病的最根本原因,贯穿始终; 标实为痰、湿、热、瘀、毒相互作用,是发病的始动因素[4]。《黄帝内经》认为瘀血内停是胃息肉的主要病机之一。李东垣提出:“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以受气而俱病”[5],因此可以理解为胃气虚弱,气血生成不足则导致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失养,而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脾胃虚弱”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刘泽延[6]认为对于本病脾虚是本,痰湿瘀血为标。痰湿交阻、瘀血内生是胃息肉得以产生且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环节。肖淑娟等[7]认为息肉病机首先可以概括为正常机体感受湿热之邪的侵袭;或寒湿之邪停留体内,郁久而化热;或长期饮食不节,嗜食辛辣,导致脾胃损伤,致湿热内生,气血瘀阻,湿热瘀血搏结而为息肉,并且认为此类型临床较为多见。其次素体脾阳虚衰,日久则脾失健运,湿阻中焦,进一步可导致气滞血瘀,瘀血湿浊互结而成息肉。综上所述,胃息肉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其致病原因,有外邪入里、饮食内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均可导致气滞、血瘀、痰浊相互博结,结聚于胃,日久终成息肉。
3 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目前,胃息肉的中医辨证分型尚无统一标准。王惠娟[6]认为本病本虚标实,以脾胃虚损、痰瘀互结为常见证型。许文学[7]等根据胃息肉的主要症状及舌脉象进行辨证分型,主要为气滞痰阻、痰热郁结、脾胃虚寒、寒湿阻滞四种证型。朱萍[8]等通过对150 例胃息肉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基本分为以下 5 个证型:气滞痰阻、脾胃虚寒、肝郁脾虚、痰热郁结、血瘀内停。肖淑娟等[9]辨证后则主要分为湿热内蕴、寒湿阻滞两种证型。刘泽延[10]辨证后主要分为脾胃虚弱、气滞痰阻、痰热内蕴及痰瘀互结四型,并发现痰热内蕴和气滞血瘀最多见。张毅等[11]將胃息肉的证型主要分为脾胃虚弱型及肝胃不和型。
4 “四态五阶段”辩证理论体系对胃息肉的作用贡献
胃息肉患者发病,证候并不是单一存在于脾胃这一特定系统中,而是一个复杂的证候群,不同证候之间又存在相互关系。 “四态五阶段”辨证方法认为,疾病发展过程中表现出隐态和显态系统的四种病变状态和五个阶段[12]。该辨证理论体系与数学拓扑结构学相融合,并灵活地融入了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中医辨证体系,系统而全面,能反映出患者复杂的中医证候群和不同系统间证候的内在关系,阐明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四态五阶段”理论对研究胃息肉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意义。
5 问题与展望
证候分型仍然较为单一,大部分学者按照以往的标准将胃息肉分为几个证型进行统计,并将每一个病例作为一个单独的证型去辨证,或者是辨为两证相兼的证型,而在临床研究中发现现代疾病往往以是复杂证候的形式出现。因此,胃息肉治疗中仅以单一脾胃系统的证候群作为辨证依据,脱离了临床实际;临床中对证型诊断有明确意义的症状体征并未完全纳入,这对辨证论治的准确性也存在置疑。原因不外乎是样本数量过少,搜集病例只存在于脾胃系统表现出的特定证候,无法满足大样本数据分析,没有从人体整体上做一个全局的搜集和分析,结果过于局限、片面,违背了中医的整体观念。
通过对文献的复习总结,笔者发现,中医药在治疗、预防胃息肉方面有显著疗效,既能未病先防,预防胃息肉的发生,又能利用中医药的优势,提高胃息肉的治愈率,还能完善胃息肉的预后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以后的工作和研究中,要更好的规范胃息肉的辨证分型,拓宽胃息肉的治疗路径,让中医药在胃息肉的治疗和预防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造福于患者。
参考文献
[1] STANLEYR, H, LAURIA.A. WHO肿瘤病理学及遗传学分类.消化系统肿瘤[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30.
[2] 河北中医学院.灵枢经校释(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46.
[3] 郑敏敏,宋立群.宋立群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的经验[J]. 中医药学报,2011,39(6) : 91.
[4] 张佩青,迟继铭,宋立群,等. 张琪教授辨证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 研 究[J]. 中 国 中 西 医 结 合 肾 病 杂 志,2015,16(3) :242 - 244.
[5] 李东垣.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36.
[6] 王惠娟 , 曹志群. 胃息肉临床证治体会 [J]. 山 东 中 医 杂志,2010,29(10):684-685.
[7] 牛克梅,徐敏,牛兴东,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息肉 100 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23:61-63.
[8] 杜怀义.中医药治疗胃窦区息肉增生症二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6,5(1):38-39.
[9] 许文学,杨建宇,李杨,.中医治疗癌前病变专题讲座(五)-胃息肉[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7): 148-149.
[10] 朱萍.胃肠道息肉中医病证与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3:1-73.
[11] 张毅,韩树堂.胃肠息肉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D].
[12] 孙喜灵.论疾病发展过程中四种病变状态和五个阶段[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01):11-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9276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