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丝扣”神秘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背丝扣”是何种神功?它与太极拳是什么关系?
即使学了很多年太极拳者对此也未必知晓,大多更不知其所以然。
其实,“背丝扣”的提法来源于杜元化的《太极拳正宗》一书。该书于1935年印出(注意,是印出,不是正式出版)后,并没有引起人们重视,所以其影响很小,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对其进行较系统研究的是王海洲、严翰秀编著的1999年出版的《杜元化(太极拳正宗)考析》一书。
由于杜元化《太极拳正宗》一书非正式刊出,长期以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该书的一些理念人们也知之甚少,以致不大理解。尤其是“背丝扣”的提法,以及不太容易看懂和理解的“背丝扣”图,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重读和研究该书的人渐多,对“背丝扣”的解释也众说纷纭。
“背丝扣”真的很神秘吗?
非也,非也!
我們先来看看杜元化在《太极拳正宗》里怎么说。
他在该书《太极拳启蒙序》说,太极拳“因其中动作着着浑圆,与天地之无极同。由着着浑圆,历三直、四顺、六合等等。本人身之浑圆而造为背丝扣,与天地根源同。既与天地之根源同,则人身之背丝扣非即为人身练太极之母乎?既为人身练太极之母,则太极拳基实肇于此”。
这里,杜元化不仅首先提出了“背丝扣”的概念,而且明白无误地指出“背丝扣”是太极拳之母。
在该书《太极拳总论》后又专注一段话:“背丝扣为太极拳之母,是此拳自始至终的功夫。此论此歌是教人单做背丝扣顺逆动作之法,故以总称之。”
可见,杜元化认为“背丝扣”是太极拳之母,相当重要。练太极拳者非懂“背丝扣”不可,否则就练不好太极拳。
这么重要的“背丝扣”到底是什么?
我们先看看下面2张图并简单分析:
这2幅图人们往往看不懂,也确实很难懂,就是赵堡太极拳门内的人也多有参不透者。其实,这是解读杜元化“背丝扣”的钥匙。
从整体上看,这2幅图有2个形状,一是C形,一是S形,2幅图拼接正好是一个圆形。
看图1,C形和S形各自有7组线段,每一组有6条线构成。我们从左边看C形,第一组6条白线,表示全阳,底下的“右手阳”文字表示右手从全阳开始;第2组是5条白线在上,一条黑线在下,表示五阳一阴,也表示右手从全阳变成五阳一阴了。依此类推,四阳二阴、三阳三阴、二阳四阴、一阳五阴,最后第7组变成全阴,所以,C形内的文字是“阳变阴”。
再看S形图,也是7组线段。从左边起,第一组6条线中间断开的线全黑,表示左手从全阴开始。第二组5条黑线一条白线,表示五阴一阳。依此类推,四阴二阳、三阴三阳、二阴四阳、一阴五阳,最后第7组为全阳了。所以在S形转弯处文字是“阴变阳”。
图2是反向的阴阳渐变图形,不再赘述。(注意,图2下方四行字从右边看第二行的“右手阳”的“阳”是错字,应为“阴”。)
由上所叙,我们基本解读了这2幅图所表示的太极拳双手阴阳渐变的轨迹,也就是太极拳一手阴一手阳、一手五阴一手一阳等依此类推至全阴全阳的存在和变化过程。
看懂了上图,我们再来看杜元化对“背丝扣”图的文字解释。“背丝扣是太极拳自始至终的功夫,其所以然者何哉?盖以太极拳之动作姿势仿佛是也。试观空圈之中,恍恍惚惚,其气机发出一种现象,一向一背,分顺分逆,非象夫背丝扣乎?非象太极中一明一暗之曲丝乎?故以背丝扣名之,实以背丝扣代之。切望练斯拳者以斯图为必有事,方能寻着太极拳之真门径,准可造出太极拳真铅汞。由是循序渐进,则庶乎其不差矣。”
文字解释让我们明了“背丝扣”的真正含义:一正一反、一上一下、一左一右、一前一后、一顺一逆等相反相背的阴阳现象。
我们知道,阴阳是天地宇宙间客观存在的现象并有一定的规律,阴阳观和阴阳学说我国3000多年前即有之。300多年前陈家沟的先人主要运用古代阴阳学说创编了太极拳,使我国的武术技理上升到新的高度。自1923年至1935年间,各类各流派太极拳书籍出版不少,没有一部不是以阴阳学说作为太极拳技理的灵魂和主导思想。1933年出版的、陈鑫耗尽12年心血的《陈氏太极拳图说》更是第一部对太极拳系统总结、研究和阐述的书籍,书中以《易经》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之“阴阳”学说贯穿始终,在中国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而1935年印出的杜元化《太极拳正宗》,也是一部系统总结、研究介绍太极拳的书籍,杜氏提出的一些观点和概念也符合太极拳原理,有的颇有新意,有的观念笔者也赞同。杜元化提出的“背丝扣”理念告诉我们,只有懂得阴阳,才能找到太极拳的“真门径”,才能练出太极拳的真功夫(真铅汞)。
但是,就“背丝扣”这个词来说,笔者以为,“背丝扣”的称谓有新意,但其内涵仍是阴阳,不足为奇。以故60多年来,少有人提及或论及,就是赵堡太极拳门内也是如此。因为“阴阳”是太极拳技理的主导思想,按时下时髦语言来描述即“地球人都知道”。
笔者这么说并没有否定杜元化的“背丝扣”的意思,只是就事论事,告知练太极拳者“背丝扣”并不神秘。
(编辑/刘强)
文字解释让我们明了“背丝扣”的真正含义:一正一反、一上一下、一左一右、一前一后、一顺一逆等相反相背的阴阳现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096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