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苌家拳二十四字拳的特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水利

  1.学理特点
  苌家拳集易理、医理、拳理于一体,熔内气、外形、技法于一炉,因此二十四字拳的学理非常深奥难懂。武术学者康庆武指出:“说实在的,苌家拳深奥的拳谱即使专业的文字研究工作者,如没有一定的武术体认,也是很难读懂其中奥妙的。”鉴于此,笔者在跟随苌家拳第八代继承人刘义明多年学习和长期研究苌家拳理论的基础上,对二十四字拳进行解析。
  二十四字拳之所以被称为“性命双修的二十四字拳”,是因为二十四字拳是苌家拳动关性命的“命拳”。苌乃周在《合炼中二十四势》中特别强调:“得吾道者,大可返本还源,超脱飞升,小可以强筋健骨,祛病延年,非仅劈坚破锐,成此技艺而已也。凡我同志,宜谨之慎之,珍之密之,勿致妄泄匪人,庶不至获罪天谴。”
  二十四字拳有两种练法,一主刚,用于技击实战;二主柔,用于性命双修。柔势二十四字拳,也被称为二十四字气拳,注重炼形合气。气行五脏六腑,与各脏腑经络之间密切相连,五脏的盛衰与身体健康有直接关系。五脏“坚固”,机能兴旺,生命强健而能长寿。反之,五脏皆虚,神气皆去,生命终止。人机体统一的形成是以五脏为中心由经络连贯六腑肢体百骸,全身各组织器官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表里相关、上下沟通、协调共济的有机整体。
  苌氏武技《中气论》应用了中医脏腑的脏象学说原理,阐述了炼养“中气”与脏腑经络紧密关系,揭示了内炼“精、气、神”与五脏的学理特性,解开人体内脏功能神秘的机能体系,深入精细并进行引导论述。苌氏拳理要求:在行功炼养之中,柔化聚气,聚精会神,“神者,气之灵明,是神又化与气,气无精不化,是气又化于精”。精气神三者相互运转生化,滋养补充了精血,强壮了脏腑的机能,平衡了人体的阴阳。
  炼养中气,气行五脏,五脏又称之为脏神。《中气论》曰:“此气之灵明,发为五脏之神;心之神、肝之魂、脾之意、肺之魄、肾之精与志,赖此主持,呼吸依之。”苌氏武技引用了道家内炼丹学与中医学说,结合“中气”拳学为理论根据,修身养性,运气练功。中医学说认为:五脏有生发、收藏、运化之功能。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也,五脏强壮,精足神旺,它与情志是息息相关的。心主神智,为君主之冠,为各脏腑之统领,主宰人的精神变化。中医这一学理正是“心之神”的含义。“肝藏魂,肺藏魄”,魂魄一词中医解说为肝肺之特性。什么是魂魄呢?“魂者,精气也,随着人体心神往来者,谓之魂。魄则是阴神,附形之灵为魄。”魄之意为精,它们的本质为精气,神是本体,魂魄为功用,魂魄不散,专意一神。例如:人在生活中突遇惊吓,其精神涣散而“魂飞魄散”,正所谓此“肝之魂,肺之魄”之意。魂魄是随精与神往来出入的精神物质。“脾之意”一词,中医认为“脾藏与胃中,有化谷消食、生化精气津液之功能,为人体的后天之本”。脾愁犹不解则伤意,意伤则心烦,意乱而四肢无力。《黄帝内经》曰“思伤脾,怒胜思”,过度思虑则伤脾。“肾之精与志”,这一词意,中医认为:肾脏是人体的封藏之本,精之所之处,为先天之本。肾又藏志,志存于人体肾脏之中。《黄帝内经》曰:“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精与志同属于肾,志意高尚而精气旺盛。人要注意自身修养精神。中气炼养通过意念导气,吸采天地之气,呼出肺腑之气,吸自肺而心、脾、肝、肾至命门,周流五脏六腑,有经络联通贯穿,呼吸往来,阴阳二气升降循环,五脏得以滋养补充,精血充盈,内外修合,形神俱备。
  2.五行论特点
  苌家拳行气相合的五行论,是苌氏拳学理论的一大特点。五行的哲学含义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中医认为:“五行是道的妙用,通过五行之间相生相克而形成万事万物。”五行的依次生化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互依存生化,阴阳互转而行天地之道。五行即相生又相克,有制约和转化的特性。五行相克其规律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互制约的自然特性,与人体五脏有相类似的属性。
  苌氏应用了五行与脏腑的医学理论,将“中气”行走五脏与形体合炼进行了内外双修,《中气》总论篇中言道:“金生肾而骨(肾有左阴右阳),肾属水脏,水能生木。肝属木脏,而生筋;筋附与骨,乃生肝而长筋,木能生火。心属火脏,而主血脉,火能生土。脾脏属土脏,而生肌肉,土能生金。肺属金脏,而主皮毛,乃生肺而长皮毛。五脏依次而长,六腑依次而生,是形之成也。因真乙之气,妙合而成,气之聚也。由百骸毕具而寓,一而二,二而一,原不可须臾离也。武备如此,炼形以合外,练气以实内,坚硬如铁,自成金丹不坏之体,则超凡入圣,上乘可登。”总论篇这一段论说五脏、六腑、气血与形体、筋骨、皮毛、肌肉、表里的相互生化关系,通过脏腑的五行属性而炼养形体外的筋、骨、皮,使之“內炼精气神,外炼筋骨皮”,演示了拳学中行气与五脏六腑的辩证学理,说明了五脏六腑的生化成长,乃真乙之气妙合而成。“气之聚也,有百骸毕具而寓”,是说在炼养中气的过程中,五脏、六腑、经络、四肢百骸各局部相互沟通形成有机的整体,有“精气神”生化而会聚中宫,气力乃生。精气神三者在运化周转演练过程中“一而二,二而一”,气化生精,精又化气,气聚会神,神又化于真元之气,而气之灵明不测。这种相互生化依存往复演变的属性,又归于气之统领主导。炼养中气就是炼养人体之根“真元”,乃为真乙之气,是人体生命依存的法宝,精足神旺,精枯人亡,这是人生的定律。
  3.风格特点
  二十四字拳是苌家拳具有代表性风格套路的内容之一,是创始人苌乃周的晚年杰出之作,其最突出的特点是:
  其一,一套拳有两种不同的练法。
  一主柔,柔式二十四字皆是纳气之法,每字必有一气,每势必有气,且皆管一字,注重人体内外双修,主炼精、气、神内功三宝。其中在二十四势中每一势都注有四字秘诀一首,并附有歌诀以指导势中形体内外技理之要义,行气聚气,转关过气,气催形动,其形轻缓柔绵,气机连贯,势势仿生,犹如动物之状,长身提气上行,俯身气往下行,气机升降往返,上至百会,阴阳二气相会,阴气下行至涌泉而立,二气上下凝聚“中宫”而抱。《中气歌》曰:“莫道婴姹两难分,中有黄婆作奇姻,颠倒交媾黄屋里,相偎相抱更相亲。”培养中气温养心神,炼气聚精会神,达到内炼精气神,培元真气,强壮五脏机能,文修内丹,久之自能炼得“结胎还元”之神妙。苌乃周一生内功散战技击声震武林,然而他的内炼精气养生之宝却不为人知。苌家拳第八代继承人刘义明说:“二十四气功满成就,人体周身上下气机无处不贯,气到之处筋骨推动噼啪作响,无微不至。精气神三宝练到神明至高境界,其养生作用非同小可,人体五脏六腑机能休养得以改善,精满神旺,身体充满活力,益发青春,周身行动轻松如燕,神清气爽,形神俱备。‘返本还原,超脱飞升’是上乘内功形神精气之象,非迷信之说。”
  二主刚,刚式套路又称二十四字功力拳,拳法凶猛刚烈,势势注重催气发力,以用于技击实战。拳谱曰:“二十四字不好练,内有八势更难演。”此拳法在练习时的困难性是非常大的,同时门外人练习苌家拳若没有苌家拳传人的指点根本就进入不了上层境界,这也是阻碍苌家拳大面积传播的原因之一。二十四字功力拳每一势都有一字,即:“阴、阳、承、停、擎、沉、开、入、尽、崩、创、劈、牵、推、敌、吃、粘、随、闪、惊、勾、连、进、退”,每一字都有一首七言律诗,每一句诗都暗含一势技击打法,构成苌家拳的技击风格特点。
  其二,二十四字拳多以仿生动物形态而运用于拳法技击实战之中。苌家拳二十四字拳套路动作名称多是以动物形态而命名,如犀牛望月、白鹅亮翅、猴儿纤绳、猛虎探爪、飞燕投壶、螃蟹合甲等,从而突出了二十四字拳在演练上和技法上的特点。
  二十四字拳在拳法整体上有四大风格特点,即“头如蜻蜓点水,一沾即起;腰如鸡鸣卷尾,蓄气待发;拳似山羊抵头,刚发瞬间;脚似紫燕穿林,避实击虚”。其势又要做到进攻快捷,形如灵猫捕鼠。势中特点又表现出阴阳相扶,刚柔相济,俯仰开合,虚实相间,粘随滑脱,缓急相应,动之以意领气,以气催形而形气合一。另外,二十四字拳动势中出手为掌,落点为拳,弧线走化,圈中有圈,起落上下,轻灵舒展,忽左忽右,前后翻转,拳法诡异多变,势势以气催形,节节贯穿,一动无有不动之处,周身协调,全身贯通,刚发瞬间,落点为拳。其势三分柔,七分刚,柔过气,刚落点,势势相承,注重虚实相间,缓急相应,从而达到以技击为目的,突显了上乘武学二十四字拳的独特风格特点。
  苌家拳是中国武术的瑰宝,其应有的健身养生价值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然而,由于苌家拳学理比较深奥,本文对苌家拳二十四字拳的探析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待更多有能力的学者继续深入研究,以加快苌家拳在现代社会中的弘扬与发展。
  (编辑/刘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3836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