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何玉

  摘要:目的: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2月~2020年10月行PICC术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8.7%高于对照组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护理模式在提高PICC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护理质量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PICC护理;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护理满意度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临床较为常用的输液方式,不仅可避免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且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留置时间长,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途径。若护理不当极可能导致导管堵塞、敷贴脱落等意外事件发生,造成留置时间缩短、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1]。因此,本研究将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应用到PICC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中,探讨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10月行PICC术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男48例,女27例;年龄年龄23~71岁,平均(42.3±4.6)岁;实验组男47例,女28例;年龄23~71岁,平均(42.4±4.7)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体征监测、管道维护、皮肤护理干预等。观察组采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模式。(1)建立小组:由多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组成PICC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明确成员的职责,强调置管护理的优化与维护、相关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等。同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PICC质量管理标准,定期对置管质量进行督导与评估;组织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及考核,并对疑难病例进行综合讨论,提出解决方案,有必要时进行联合会诊。(2)加强监管:加强PICC护理的监管力度,全面检查护理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定期开展小组会议,针对上阶段工作中的不足进行探讨,并制订针对性计划。(3)定期培训:加强护理人员PICC相关内容培训,关注国内外PICC相关护理知识,及时将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分享给护理人员;定期邀请PICC置管专业人员实施操作,增强实践能力,并通过问卷等形式对护理人员培训效果进行评价,促使护理人员明确自身不足,及时改进。(4)置管维护:导管维护程序按照已制定的标准执行,包括冲管、封管、更换敷料以及拔管等操作,并及时发现和识别导管并发症,严格把控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穿刺情况对比
  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率对比
  PICC导管对于需要长期接受静脉注射治疗的患者具有重要价值,可有效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从而减轻频繁穿刺带来的痛苦,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但患者在置管期间易出F导管脱落、堵塞、医源性感染等意外,从而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对患者治疗效果及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PICC置管过程中持续的护理质量改进是十分必要的。
  常规护理仅能为患者提供基础的服务。而建立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并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的护理干预,能够使护理小组掌握先进静脉输液技术和前沿资讯的同时,优化静脉通路的选择和操作方式,进一步提高静脉输液的准确性与安全性;同时通过多种培训活动,增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降低中心静脉置管难度,提高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持续性质量管理能够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和质量管理的落实,有利于新技术的开展和实施,并提高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护理工作规范化与程序化;通过护理人员的自我完善与提升,可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防治,降低操作失误,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本研究实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提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君君.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3):1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4226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