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书摘》的文化传播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毫无疑问,书籍在大众传媒和网络盛行之前一直是人类文明长河的基本航道。如果说,网络给予了我们新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效率的便利,那么,书籍的出版及其发行作为精神文明的积淀,则构成了相对精品化的社会生活品质。但是,近年以来,网络的扩张正在不断挤压着书籍的生存空间,也对中国出版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就当前社会生活新型态势下,大众传媒中的一个特定副刊品种―――“图书文摘”,对城市文化传播的价值进行阐述。本文所观察的“图书文摘”具体案例为《文汇报・新书摘》。
  
  一
  
  2007年春季,北京发布了该年度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却未能反映出中国出版业的春天。这份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编撰的权威报告指出,中国的图书库存表现出连续增长态势,最近的统计是图书的库存和销售之比达到了惊人的比例―――98%,接近100%,表明中国出版业的经营风险正在进一步加大。报告还指出,中国多数省市新华书店70%以上的利润依靠的是中小学教材的发行,在一些基层新华书店,这一比例甚至高达90%。由于地域垄断式发行的模式已经遭遇越来越明显的市场冲击,2006年的教材出版和发行的行政习惯和区域分割,也开始了破冰式的改革。
  可以预计的是,这一破冰式的改革虽然代表着市场化的发展方向,但是,在2007~2008年间也有可能对图书市场产生因磨合而导致的不稳定性。为了应对这种不稳定性,笔者以为可以参照周边国家的做法,利用大众传媒的优势,加大对专业出版社、品牌书展和图书营销活动的支持力度。通常,这种支持也是一项有文化深度的城市生活内容,在东京、汉城、新加坡等亚洲的国际大都市,还会有青年团体、民间社团、慈善机构和各类基金会积极参与。他们的参与,使得文化的多样性继续得到丰富,也直接鼓励着文化消费的繁荣。
  如在人口不过400万的新加坡,仅日报就有10份。新加坡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上海的3倍,社会活动节奏很快,图书单一品种的销量已经不能依靠顾客的自然采购了。图书营销公司除了发布书展广告和新书信息外,与当地日报还建立了积极的互动关系。各报往往根据需求及时地刊登新书内容摘要和图书照片以及推介文章,起到了沟通读者和图书市场之间关系的作用,也增强了新闻媒体的文化内涵。
  
  二
  
  上海曾经占据中国出版业的半壁江山,早期中国报业市场的繁荣也一度以上海地区的零售量为标志的,而且出版业和报业的互动式支持,也为文化新人的涌现提供了契机。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当年报业经营者的支持和对出版活动的文化报道,不要说张爱玲、丁玲,就是鲁迅、巴金的作品,也不会轻易打开销路而获得版税收入以支撑其自由撰稿人的上乘生活水准。当然,如果不报道这些活生生的文化记录,报纸也很难赢得大众。
  目前的上海,出版业和图书市场同样被寄予厚望,各主要平面媒体也都对出版活动给予了必要的关注。如《解放日报》在每周五的周末版就辟有两个专版,其中一个版面主要发表书评、专访和新书信息,另外一个版面就是提供书摘。《青年报》为了吸引年轻群体,在每周日开辟读书专版以发表书评和新书畅销排行榜的同时,还在邻版辟出《品碟》专版,推介最新的碟片。除了专业性的《文汇读书周报》外,新锐的《东方早报》也有周日的《阅读》版,不过该版偏重介绍海外作品最新的译本以及网络酷评。笔者则长期关注上海《文汇报》的《新书摘》,这是一个版面和品质都相对稳定的专刊,其文化影响也相当积极。
  根据目前的编排习惯,《新书摘》通常被安排在《文汇报》的第11版,占全版三分之一的篇幅,与刊登散文、随笔的副刊《笔会》合为一版。《新书摘》已经有7年的历史,每周刊登5次,除周四、周六休刊外,一般每次以4200字左右的篇幅登载一本新书的内容摘要。当然,也有少数图书内容极其丰富,分上、下两次刊发,而累计每月可以推出22本左右的高质量图书摘要。据了解,《新书摘》对于图书的选择完全是责任编缉的独立文化审美,所选图书在传播文明底蕴的同时,也兼顾新知识、新概念的推广,并且强调阅读的品位。最新图书的来源则以勤跑书店为主,部分来自网络的聚焦新书和行家的推荐。尤其是季风书店那样的文化活力前沿地带,是责任编缉经常光顾的场所。这样,除了保证新书信息的第一反响外,还在客观上保持了迅速选择的图书质量。图书一旦得到采购,下面的流程就是:编缉人员精读、复印内容精华、缩写、编排、发稿,再经大样、小样等印刷前的最后认同,得以与读者见面,其中的工作量之繁重,可以想见。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新书摘》一般不参加出版社的新闻发布会,但并不影响其对繁荣图书市场的贡献。从读者的需求来看,《新书摘》涉及面很广,图书选择题材丰富多彩,有历史、哲学等人文科学著作的摘要,也有社会问题专著的内容介绍,还有国际、军事、新科学等品种图书的推介。可以说,这种独立的审美情趣的存在,不但为读者提供了选择优秀精神食粮的捷径,也在客观上为精品图书的诞生起到了大浪淘沙的作用。而从《文汇报》读者的大量来电、来函所反映出的信息来看,喜爱《新书摘》的读者往往文化程度较高,对于励志类图书的内容摘要还会引发家长们的共鸣。《新书摘》的成功,也表明目前快节奏社会的阅读是需要一个“去粗存精”的文化服务过程的。这就好比家政人员对于菜肴原材料的选择,往往会第一选择半成品,而半成品的出现,本身也蕴涵着精心的加工和服务。
  
  三
  
  当然,和图书自然流通的习惯相比,除个别快餐式书籍如于丹的解读论语、庄子类读物的热销,《新书摘》随《文汇报》的几十万发行量是任何单一图书所难以达到的传播广度。从这个角度来看,《新书摘》对于中国出版业和图书市场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新书摘》的努力也得到了文化界的关注,如今年一月号的《新华文摘》就全文转摘了“新书摘”做的《季羡林谈师友》上、中、下三期,这对于书摘类专刊而言是不多见的。
  也有专家担心,网络时代会冲击大众传媒的发展空间,包括会对《新书摘》这样专刊产生挤压。然而,大众传媒的发展空间也罢,《新书摘》的文化环境也好,其前景归根到底是由受众的精神生活方式决定的。以上海的相关研究成果为例,可以说明一些发展趋势。如上海社会科学院在2007年初关于上海市民文化消费习惯的分析表明,中老年市民闲暇时间的精神生活以在家看电视、读报刊为主;年轻白领则愿意去图书馆、书城和咖啡店等休闲场所阅读书刊。而学习型社会的提倡,也使未成年人将书店的阅读和采购为一项乐趣,只是在相当数量家长的“随波逐流”影响下,他们的阅读和采购还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所以,就当前的大众文化消费和精神生活方式上判断,《新书摘》的社会需求是刚性的,其发展前景也是明朗的。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资源环境蓝皮书》主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153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