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闻报道别留“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某报近期有条消息称:“本次商品房建设规划与‘一主三新十特’的城市规划相一致。”这句话让读者一头雾水,读遍全文,也不知道什么是“一主三新十特”。
  一
  新闻报道让读者看不懂并非个别现象,在工作类报道中比较常见。笔者归纳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数字化概括。如上述的“一主三新十特”,还有的如“做好‘三区’粮食工作”,“没有发现‘五类问题’”,“开发区发展实现‘三级跳’”,“加紧实施‘三清’工程”,“加快‘三化两改’步伐”,“精一业,学两手,会三招”,等等。这类数字概述不胜枚举,笔者虽从事编辑工作多年,接触的新闻报道不少,有些数字化概述至今还闹不明白说的是什么。
  第二类是专业工作简称。如,“深化推动加快‘三心两改’步伐”,坚持“两手抓两不误”,“‘控流’出新招”,“学校成立了‘三风’监督组”,“推出了国企‘五治’”,“此书坚持了‘三亲’原则”,等等。许多只限于某行业某专业的简称、术语,隔行如隔山,一般读者是看不懂的。笔者曾参与过史志的编写工作,才知道“三亲”是回忆录之类写作中“亲见亲闻亲历”的要求。
  第三类是交代不清。如,有些报道中频频出现的“新变化”、“闪光点”、“效果显著”等,叙述到此为止了,到底有哪些“新变化”、“闪光点”,“效果”怎么“显著”,都没有下文,只是个空空的“评价”而已。
  第四类是科技名称。如“S形建筑”,“非接触式读写终端”,“举办SYB培训班”等。
  第五类是方言。如“老千行骗”之类。
  第六类是外文。如把“多个”写成“N个”,还有“PK”之类。
  第七类是网络语言。如把“××淡季不淡”写成“××淡季逆袭”等。
  二
  新闻给读者以信息,信息必须是明白无误的。“无误”属于真实性范畴,“明白”,是要让读者看得懂。
  为什么在一些新闻报道中存在让读者看不懂不知所云的“谜”?
  第一个原因是作者对新闻报道的特征未加掌握。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面对的是广大读者,不分文化层次,不特对某专业领域的读者,也不分职业,就是所谓的一般读者。至于专业报纸、专对某一领域人士的读物,则另当别论。
  作者在采写新闻报道时,他设想的读者对象应是:第一次接触这篇报道的内容;对报道中所叙述的内容,在阅读之前,是一无所知的;对报道中涉及的专业是个外行。这样说,并不是不尊重读者,而恰恰是尊重读者的知情权,让读者对所报道的事物清楚明白地有所了解,获得信息,也附带着增加知识。
  第二个原因是作者自己也不了解,又没有去搞清楚,以致语焉不详。如,有篇报道说有“7个产品获奖”,哪7个产品获奖呢?可能就没有问清楚。
  第三个原因是采访不深入不细致。对一些有用的情节、细节未加掌握,于是用一些概述来表达需要比较具体交代清楚的事实,这也是曾经盛行的说大话空话不求甚解的遗存积弊。
  第四个原因是主次不分,内容选择不当。有一篇某地欢送5名代表赴京参加一个重要会议的报道,读者想了解的是哪5名代表,全篇却只有一个人名,其他人姓名全无,欢送的领导讲话却用了不少篇幅。这也是重官轻民的错误新闻观念所致。
  第五个原因是编辑不当删节。把可有可无可长可短的内容保留了,把必不可少的内容删掉了,留下了一些“谜”。如报道某地出版了一本颇受欢迎的15万字的游记散文集,什么人写的、什么书名等主要内容都没有。有则新闻报道国家药监局公布撤销了24个药品批文,原文24个药品均有详述,编辑编稿时却只留下了1个药品名,删掉了23个药品名,读者需要了解的恰恰是哪24个药品名。本来是一篇既有权威性又有实用性的报道,就失去了应有的效果,这也是新闻要素不全的问题。
  三
  新闻报道的作者在撰写一篇报道时,除了考量内容的新闻性和真实性,还要问一下:这样表述,不是某领域的专业人员即一般读者看得懂吗?一则文坛轶事可供借鉴:一诗人写了“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的诗句,另一诗人看了认为不通,“明月”怎么“叫”?“黄犬”怎能卧“花心”?提笔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其实,“明月”是作者家乡的一种鸟,“黄犬”是作者家乡的一种小昆虫。作者未错,改诗者也未错,只是不了解特定地域名称而造成了误解。如果作为新闻来报道,就要交代“明月”是“鸟”,“黄犬”是“虫”,不要妄断认为读者也会知道。此例也说明,在新闻报道中注意背景材料的适当运用,许多“谜”也就容易解开了。
  (作者为鄂州日报社原总编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26843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