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职业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双师型”教師队伍建设是当前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工作,虽然各学校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但存在认识有误区、引进和培养机制不完善、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职业院校要想摆脱发展的困境,必须从自身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要从制定认定标准入手,通过加强人才引进、完善培养机制、完善奖励机制等措施科学建设“双师型”队伍,从而促进学校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院校 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队伍建设 “双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1-0160-02
  2014年国家就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加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特别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2016年,教育部、财政部再次提出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建设水平,加快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机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丰富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理论体系内容,而且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师资队伍队伍的质量,提高学校竞争力以及社会服务的能力。
  一、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较大进步,但仍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不改正,则难以适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势必被淘汰或兼并。
  (1)认识有误区。“双师型”教师是指知识素质相对较高、职业能力相对多元的一专多能、一人多职的教师。[1]由于职业院校的情况不同,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在标准方面也有千差万别,但就目前来说,把“双证”教师和“双职称”教师定义为“双师型”教师较为普遍,虽然这种评定标准有一定的客观性,国家也在逐步规范资格证书和职称评定的科学合理性,但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名不副实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双师型”教师数量的增多并没有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得学校和教师片面追求“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而忽视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双师型”教师的发展。
  (2)引进和培养机制不完善。职业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双师型”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力量,但相当部分院校在引进和培养方面存在两种倾向,一是片面追求高学历,将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作为提高理论教学质量引进的重点,通过校内培训进而成为“双师型”教师;二是大量聘用社会上没有教学经验和能力的专职人员作为增强实践教学力量的主体,经过短期培训甚至直接上岗,成为“双师型”教师。而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则很少,既无正确的引进渠道和能力,也无科学的培养机制和途径。虽然都是“双证”,但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没有实质性影响。
  (3)人才流失严重。职业院校也存在部分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是教育行业或职业中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因为待遇、发展平台、工作环境等原因,都离开学校,转行去企业或者去普通高校,寻求更大的发展。虽然不少职业院校通过增加工资、提高待遇、扣留档案或缴纳违约金等方式留住这些人才,但效果不大,对职业院校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和负面影响,值得深思。
  二、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职业院校要想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加学校的知名度,就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人才,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则能满足这一要求。职业院校必须从政府政策、社会环境、教育发展需求等出发,通过科学规划和正确利用各种政策,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职业院校的发展。
  (1)制定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为了避免唯“证书”、唯“职称”现象的出现,职业院校首先要对“双师型”教师进行重新认定。按照国家新公布的职业资格证标准进行审核,作为“双师型”教师的客观依据之一,无论学历高低,要想成为“双师型”教师,在拥有教师资格证书的基础上必须拥有与所施教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规范的职业资格证,而且社会公认度越高,就越优先培养和评选,实现由“双证书”向“双素质”的转变。为了避免新的唯“证书”论,职业院校应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和标准,成立由学校领导层、教务处、科研处、资深教师等组成考核小组,对那些申请“双师型”教师的人员进行考核,符合标准的则予以评选,否则淘汰。为了避免有的教师评选后停滞不前,学校应当设定三年或者五年的时限,年满后重新评定,这样就会给已选定的“双师型”教师以压力,但同样给全体教师以机会。
  (2)要加强“双师型”人才的引进。职业院校在人才引进方面不能向科研教学型高校看齐,要有自己的准入标准,建立自己的准入制度。除了正常的学历和专业要求外,要有与从教相同的职业证书和职称,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企业实践经历,同时要参考其教学成果和企业的业绩,经过考核后确认是否符合“双师型”人才的标准。对于特殊的人才,需经过学校考核小组考核合格后也可引入,实现人才多元化。
  (3)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训,需要学校为其提供培训渠道,在完善的培训基础设施下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从而提高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2]“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着眼于立德树人、教书育人,通过开展校企合作等形式,明确需求、确定目标、完善内容、组织实施、加强考核,采取请进专业技术人才和选派教师实地挂职锻炼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同时要加强理论,在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同时,也要防止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要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德是做人、为人师表的第一要求,要认真对待,在避免出现教学职业中不恰当言行的同时,在潜意识中提高教师的责任心和教学质量。
  (4)完善奖励激励机制。虽然作为教师要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但职业院校发展平台和空间还是相对有限,要想留住人才,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对人才的尊重和对知识、技能价值的认可,因此,完善奖励激励机制势在必行。首先,职业院校要对“双师型”教师进行核定并区分等级,除了提供优厚待遇外还要体现待遇差别,对那些特别优秀的教师进行额外奖励。其次,奖励的标准要在参考自身水平、能力的基础上与教育效果相结合,内容要有教师教育科研表现、学生教育的合格率、优秀率及人数,学生就业后企业对学生的评价等,全面进行衡量并对量化考核的结果公示以保公平,这样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在心理上也不容易跳槽。最后,制定制度保证“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及公平竞争机制,对人才流动也要有一个客观认识,只要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适当的人才流动也是学校自信和人才成长的重要表现。
  三、结语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关键,在“双师素质”缺乏和招聘有困难的情况下,从自身需求和条件出发,寻求切实可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实现职业院校的发展,学校作为主体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采取有效对策解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以促进职业院校的壮大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楠,梁梦真.吉林省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9):161.
  [2]朱蕴.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新区,2017(9):52.
  [3]赵宝芳,田瑞,刘立戎.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3-4.
  责任编辑:刘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7263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