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全形拓技艺的传承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全形拓作为各类传拓技法中最难的一种,传拓者不仅要有纯熟、丰富的平面传拓经验,还需具备一定的美术功底和敏锐的审美眼光。因其费工、费力、极难掌握,故历来善拓者不多。作者以“师承制”的方式学习传承全形拓技法,同时也在实践中归纳了几项重点环节加以阐述,力求完善与提升。
  关键词: 全形拓;纹饰;师承制
  1 前言
  相对于拓印碑碣刻石等平面,还有一种传拓绝技是为青铜器等留下立体形象的,即全形拓。全形拓是各类传拓技法中最难的一种,二百多年来承担着复制器物文字和图形的功能,也使得器物“因拓而活,因拓而美”。全形拓是以墨拓为主,结合绘图、剪纸、修饰等技术,运用素描透视原理,以墨迹的浓淡变化,尽可能地展现器物纹样真实质感的一种传拓技法。全形拓费时、费工,技术难度大,不易被一般者所掌握。
  全形拓在技法上可为分纸拓和整纸拓两种。分纸拓:根据器物的具体形状,按需要把拓纸分解成若干张,放置到器物相应位置逐一捶拓,最后拼接缀和为全图。分纸拓上纸较为容易,但是拼接需要一定技术。整纸拓:用一张纸在不做任何裁剪的情况下完成整个器物的捶拓,拓墨过程中需随器型的变化分段、分次完成,费工且难度大。两种方法各有所长也有短缺。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最主要的是尽量真实而准确地再现器物的原貌。
  2 “师承制”
  2014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传统技艺遗产保护传承,实施了以师父带徒弟的人才培养方式——“师承制”。徒弟在师父的指导下学习知识和技能,在实践工作中观察师父的实作,感知和捕捉师父的知识和技艺,然后在师父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逐渐掌握师父的技能,使这门手艺延续,让传统技艺传承有人。
  在接触金石传拓之前,笔者一直从事书画装裱与修复工作,以“师承制”为契机,笔者有幸拜傅万里先生为师。傅万里先生是业内首屈一指的金石传拓专家,师承其父傅大卣,傅大卣先生又师承周希丁先生。周希丁擅传拓之法,被誉为“20世纪全形拓第一高手”。傅大卣是周希丁最小的弟子,继承了周希丁的传拓绝技,是新中国以来拓彝器的高手。国家图书馆馆藏的700多件青铜器全形拓作品中,出自周希丁之手的就有180多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馆藏的全形拓中也有很多是周希丁和傅大卣的作品。傅万里先生深得其父真传,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40余年,曾手拓后母戊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盘等重器,并及甲骨、碑文、墓志、玉石、陶器上万余件,很多作品为我馆收藏,为馆内征集、鉴定、展览、研究等做出了巨大贡献,深受同事和领导的尊敬和重视。
  傅先生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基础学习,因材施教。以实践为主,在实践中让笔者逐步掌握技能、技巧,熟知每个流程关键所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毫不吝惜地言传身教。特别是在涉及全形拓技法上口授心传、注重细节、耐心指导,使笔者在不断的实践练习中逐渐掌握这一技能。
  3 重点环节的掌控
  3.1 器物安全
  传拓前,要对器物的状况进行准确的判断,根据器物本身的特性来精细对待,而且须对自身的状况有准确的把握。许多器物在流传或出土后经过修复和粘接,年深日久粘接处或表面可能出现腐蚀、松动,甚至有害锈,所以在传拓前一定要向保管人员详细询问器物的修复历史以及保存现状,不可轻举妄动。如有历史修复记录,一定要参考修复记录,把握力度和区域。千万不能作品拓下来了,器物却损坏了,所以拓制过程中保证器物的安全是关键中的关键。
  3.2 绘图
  全形拓第一步是绘制一幅原大器型的白描线图,这也是制作全形拓最重要的基础步骤。运用素描结构方式绘制器物形体,更便于传拓者了解器物的整体面貌。
  然后仔细观察所拓器物,找出最能体现整个器物特征的角度(图1),用尺等工具辅助在纸上精准无误地画出近大远小和器身各处的透视关系。线图画完后要保证比例准确,结构合理(图2)。传拓者绘画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全形拓的最终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照相技术和3D扫描技术都可以取代手工绘图程序,但是却缺少了与器物零距离的接触和沟通。
  3.3 用纸
  纸张的选择与器物纹饰的呈现和拓墨效果的优劣也有很大的关系。须根据器物的具体样式选择宣纸的厚度,若纹饰简单粗犷可用普通宣纸,若纹饰复杂精致则要选择更为纤薄的宣纸。汪六吉制造的“六吉绵连纸”纸质比传统绵连宣纸更薄、更绵软,匀净细腻、韧性极佳,是制作拓片的首选纸张。如在拓制过程中纸张不慎破损,须用相同的原纸相补。
  3.4 用墨
  对墨色运用的掌握是传拓器物全形的关键。在施墨前要考虑光线问题,要按器物各部分尺寸和大小比例,依光线的强弱来处理。如器物凸出的部分要浓,凹下去的要淡,受光部分要用淡墨,背光部分就要用浓墨,分轻重浓淡转变墨色,逐渐过渡。黑、白、灰墨色层次分明,细部清晰明确,立体感强,整体效果自然协调(图3)。切忌追求速度,要循序渐进,层层加深,保持上墨的匀净。还要对纹饰艺术有所了解和感悟,体会纹饰所要表達的内容,突出纹饰的特点,更好地呈现出它固有的深浅、高低错落的变化层次,使纹饰有型而传神,并赋予厚重感。
  全形拓是能传真的,器型是真实的,纹饰是真实的,质感更是真实的。精善的全形拓本应是器型标准,有“望若鼎彝”的准确透视感。其次是墨色沉黝有神,呈现“楮墨暗淡,而神气浑古”的效果,古雅肃穆、清晰立体。
  跟随师父学习传拓已有5年的时间,师父常说,技穷多练习,实践出真知。在练习中提升,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多比较,多揣摩,多思考。笔者也会秉承着这份挚爱,将这门技艺实践和传承下去。由于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望方家斧正。■
  参考文献
  [1]熊长云.卷器咸陈——漫谈金石全形拓[J].收藏,2015(1).
  [2]贾双喜.周希丁和青铜器全形[J].收藏家,2008(7).
  [3]孔祥宇.金石传拓暨全形拓[J].中国艺术时空,201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8055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