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危机事件预防新模式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危机事件预防模式构建的尝试是通过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预防有效结合,将短期应激情景下的“问题导向,处理危险因子”逐渐转变为长期持续性的“关注积极,激活保护因子”,以激活多个自杀意念保护性因子为目的,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自觉低于自杀意念等危险性因子,从而有效降低学生进行危险行为的发生频率,结合心理弹性,心理资本,社会支持模型等理论,探索积极心理训练在新模式中的运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危机事件预防;保护性因子
  一、引言
   随着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越来越多的学生踏入大学,新闻媒体的目光也聚焦在了大学生身上,被报道出来的大学生自杀事件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这使得不少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质疑,少数新闻媒体宣称中国大学生正呈现自杀率逐年增的态势。
  二、问题提出
   在传统心理学研究中,多数关于自杀的理论将其视为一种精神疾病,因此更多研究者将研究眼光集中在“抑郁”、“焦虑”等特质上。而积极心理学倡导探索人类的积极面,更多关注爱、希望、乐观、感激等特质上。因此,在自杀预防的模式研究中,笔者更关注的是如何更好激发大学生自杀意念保护性因子。
   保护性因子是个体在陷入心理困境中时,能帮助个体寻找到支持资源,摆脱危险的那些因素。那么如何激活并发展保护性因子,通过积极心理学理论与高校心理咨询实际相结合,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叙述。
  三、高校危机事件预防模式需要的转变
  (一)从问题导向到积极价值导向
   树立新心理危机预防观念,将目光聚焦于学生幸福和发展、潜能的挖掘,内在动力的提高等方面,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主要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变化,贯彻“积极教育”原则。不再是针对少数“问题学生”解决问题,而是把目光转向更多的学生,把工作重心从危机事件处理转移到大众积极教育上,实现从传统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观念的转换。
  (二)从危险因子消除到危险因子与保护性因子共同工作
   很多危险因子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尤其是现在“带病入学”的学生数量在增加,很多存在自杀意念的学生对于学校心理工作者所使用的筛查方法有一定的了解,甚至已经做过不止一次,在这样的情况下,心理工作者很难面面俱到,掌握充分的信息,工作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同时也容易出现漏网之鱼。因此,高校心理工作者不仅要消除自杀的危险因子,更应该激活自杀意念的保护性因子,充分调动学生内在动力,做到学生自主预防,抵抗自杀的消极意念。
  (三)从孤立的应激处理到日常教育、咨询辅导、应激处理相结合的危机事件预防模式
   其实日常教育本身也是危机预防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如“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一样,通过长期的日常教育和短期的危机处理措施相结合,会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日常教育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正向、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不断增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幸福感等保护性因子。而有针对性的咨询辅导从注重问题的矫正转向关注积极资源,让来访学生从痛苦的回忆创伤事件转变为寻找成功体验,发现积极经验,引导让来访学生在咨询过程中感到快乐,增进幸福感。
  (四)从重视理论学习到体验式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体验式学习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从知识传授型转向生活经验型,心理工作者要从生活中挖掘、提升、重构出积极体验情景,让学生通过课堂、咨询或团体辅导中获得积极体验并顺利的迁移到实际生活中。
  四、具体措施
  (一)激活多个自杀意念保护性因子
  1、基于PAC人格理论模型,激活心理弹性保护性因子
   在PAC人格理论模型中认为心理健康是同时兼具内外两个层面,外在表现为个体能够表现出契合某个特定社会标准的行为,能被所在的社会接受;内在表现为个体心理上达到自我平衡、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简单来说,心理健康就是在内外均完成具有建设性的社会适应。
   要达到这样的心理健康,需要个体具备在不利处境下能够积极适应,同时能保证内外机制正常发展,这是个体在逆境下积极适应的能力——心理弹性。在PAC人格理论模型中,自我状态是其中的核心,是动态的、不断转换的。如何在日常教育、危机预防中激活心理弹性,从而让个体自觉抵制自杀意念,其关键就在于激活自我状态中三种状态在不同情景下的转化,当个体面对不同的逆境都能迅速转化自我状态,以不同的自我状态面对问题,发挥不同自我状态的优势,从而产生积极适应的结果。通过课堂教育+团体辅导+心理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训练,同时做好生活情景的迁移,让学生真正做到生活中的困难在生活中解决。
  2、基于PCA积极心理资本增值训练模式,激活心理资本保护性因子
   PCA训练旨在挖掘学生心理潜能,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关注点在接纳、理解学生,把提升心理资本作为自我成长的需要进行日常化。其具体操作如下:
   (1)提高积极的主观体验。关注“快乐”这一个心理机制,将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注重针对“快乐”进行培养,通过激活同学,朋友、老师、家人等社会支持系统作为提高学生快乐程度的训练项目。通过从生活中提取、精炼出具体案例,以情景再现的模式进行指导性训练。让学生能够通过主观体验式学习,提前对将来可能遇到的困境进行预言,在逆境到来之前积累经验,增加自我效能感,提升面对困难时的心理资本,削弱负性生活事件出现时带来的影响。
   (2)训练积极个人心理特质。以自我决定理论(SDT)为基础,以个体内在动机为训练目标,形成“自主”特质、“能力”特质、“关系”特质为主,以“乐观、交往技巧、勇气、宽容、毅力、工作能力、感受力、创造力、自觉”等特质为辅的个人特质开发专题,并结合心理健康日常教育进行全方位潜能激发心理训练,逐步形成个人积极心理特质的开发,激活心理资本保护性因子。
  3、基于社会支持与心理资本的正相关,激活社会支持保护性因子
   已有研究指出,社会支持与心理资本显著相关,社会支持正向预测心理资本。也就是说,若学生在家人、同学、朋友和其他方面等获得较多社会支持,其在乐观的心理状态和感恩方面显著高于社会支持贫乏的个体。
   因此在高校危机预防模式中,营造积极的环境适应也是一个必要完成的任务,通过设计适宜的环境氛围,培养学生积极的品质,增加学生的积极行为出现的频率,激活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让学生不仅能获得积极的社会支持,更能积极主动的成为他人社会支持系统中的一部分,通过日常教育+实习实训的方式进行培养,同时通过反复训练,提高社会支持的利用效率,增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遭遇困境时,能及时发挥坚韧、乐观等品质,快速恢复力量和自信心,自觉抵抗自杀意念等危险性因子,从而达到降低自杀、自伤等危机事件的发生频率。
  [参考文献]
  [1]瞿晓理. “心理弹性训练”干预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实验研究[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2(2):181-185.
  [2]张志远. 大学生心理弹性现状及干预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4.
  [3]胡坚. 高中生心理韧性、自尊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研 究[D]. 2016.
  [4]李红, 常婉舒. 强化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基本途径[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3, 15(2):112-113.
  [5]方必基. 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结构、特点、相关因素及团体干预研究[D].
  (作者單位:云南财经大学,云南 文山 6502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293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