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区治理机制创新之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伴随着城市化和社会转型,社会治理方面产生了新情况新问题,基层社区作为加强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支撑点,其治理机制的创新和完善是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环节。因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务实中谋划创新,不断探索基层社区治理新机制,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保障,也是基层社区治理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基层社区;治理机制;创新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厦,基础很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区作为我国社会治理中最小的单元格,是保证社会持续健康有效运转的基础,因而社区治理就成为社会治理的源头和支点,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端口。
一、深化新形势下创新基层社区治理机制的认识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矛盾更加纷繁复杂的情况下,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的满足与提高,应是新形势下创新基层社区治理机制的共识。
1、 面临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各阶层活力的挑战
2019年4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確大城市取消或放松落户限制。300万以下人口的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3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放宽落户限制或精简落户积分政策等,同时对随迁子女入学问题也做了相应规定。再加上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新增人口和城中村、城郊农村拆迁安置后的社区新组成人员,这些人群的加入,使得社区的阶层呈现利益多元、诉求多样的特点,如何激发社会各阶层的活力,加强对社区管理的认可度,是基层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的主要任务。
2、 高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压力增加
流动人口数量增加、流动速度快,老旧社区数字化技术、现代化监控等应用少,老龄化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同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公民的价值观转向对利益的追求,一些优良的传统美德正在被遗忘或丢失,这无形中增加了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难度和压力。
3、 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污染防治、保护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污染容易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基层社区如何利用科学发展观,在打造经济、利用市场的基础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也是基层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的新要求。
二、基层社区治理创新地区的经验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基层社区治理机制在创新方面,也应学习创新典范地区的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再摸索。
1、 昆明江岸社区——老旧小区智慧化新生
在创新社区治理机制方面,江岸社区加大了信息化建设,利用新媒体获得新生。社区首先理顺政府、社会、居民三方的关系,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社区邀请物业管理公司、居民共同出谋划策,分析问题,厘清权责,列出清单逐项整治;其次,三方协商一致,共同出资建设社区信息管理平台,开发“智慧江岸”手机APP等,流动人口比重、弱势群体统计等居民信息一目了然,事件上报、信息采集等事项,居民在手掌心就能办成,治安巡逻也实现了现代化信息化管理,切实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2、南京建邺探索——“现代治理”激发社区活力
如何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畅通居民参与渠道,建邺探索出一套“现代治理”模式。首先,在决策、管理、监督方面探索民主参与模式,召开居民会议,议事协商,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民主评议;其次,完善社区工作机制,健全对话机制,“社区论坛、社区评议”,切实推进民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第三,鼓励居民献计献策,用好社区民生专项资金。一系列举措,让民众从决策、执行到效果验收,全程参与,增加了透明度,也就提高了公信力,激发了社区活力。
三、创新基层社区治理机制的思考
(一)预防和化解社区矛盾,培育社区居民法治意识
社区是我国社会治理中最小的单元格,其管理服务区域内的对象多样多变,极易引发矛盾,从而影响社区治理和社会治理,因而预防和化解社区矛盾,培育社区居民法治意识,成为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的又一重要问题。
1、关注关爱特殊人群。特殊人群一般包括刑满释放人口、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艾滋病人员、无业人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区应加强摸底,做到信息准确,落实帮扶措施,积极联系协调就业,加大技术培训,关心关爱老人和儿童,预防和化解社区矛盾。
2、制定完善社区治理的法律法规。社区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法律有其滞后性。我国社区治理的相关规定分散在宪法、行政法等诸多法律中,没有一部专门的社区治理法,导致法律体系不完整,效力等级参差不齐,不利于法律法规的执行和适用,应加快制定完善社区治理的法律法规。
3、做好法制宣传,培育居民法治意识。社区管理部门应加强与驻区单位、物业公司的联系,通过海报宣传、文体活动等方式,利用节假日进行普法活动,有条件时还可开展讲座,针对性地宣讲法律,提高社区居民的法治意识,学会用法律思考问题,用法律解决问题,最基本的做到不违法,如此,社区将依法规范运行管理,为居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
(二)加强社区资源整合,提高社会力量参与度
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简政放权,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到社会和社区治理中,成为社区治理的又一创新点。社区应加强与城管、建设、驻区单位等的沟通协调,改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比如清理障碍物、疏通消防通道、完善智慧安防系统、规划增建机动车位等,尤其针对老旧小区,一定程度上可减少社区矛盾,优化社区环境。
(三)创新治理模式,激发居民自治源动力
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会激发居民自治源动力,提升社区治理效果。因而要不断创新社区治理模式,适应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1、畅通居民参与途经。建立居民诉求接收、反应、监督机制,让居民对社区的管理意见和建议不会因“石沉大海”而打消其积极性。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社区对居民的认同感,必将促进居民对社区治理的积极与热情。
2、丰富居民文体活动。健全公共体育设施,开展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居民业余生活,同时也可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活动中,既推动文化建设,又提高居民文明素质,便于社区管理。
3、推进数字型社区建设。大数据、云平台等现代化信息治理模式,为社区管理提高了效率,也为社区居民意愿的表达提供了便利。政府、市场、业主应共同努力、携手推进数字型社区的建设,实现智慧化管理。大家的事大家办,开门决策、开门纳谏、开门评估,由被动介入转化为主动参与,切实增强居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基层社区治理机制的创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要求,是群众参与基层自治的重要渠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社区群众的法治意识和道德素质,融合社区资源,引入智慧化管理模式,是基层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的有益探索,也为新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石。
[参考文献]
[1]徐林,探索社区治理的新模式,中国社会科学网,2019年2月20日
[2]訚洪,探索新型社区治理模式,小康,2016年第12期
[3]邱梦华、秦莉、李晗等,城市社区治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
[4]张海冰、蔡小慎,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
(作者单位:河南焦作大学,河南 焦作 454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848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