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视野下客家民间歌谣的传播与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客家民间歌谣是以客家人的生活、劳动、思想、情感、审美等为内容的口头文艺形式。长期的迁徙生活使客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播生态,具体表现为:迁徙文化和强烈的“流亡意识”;口耳相传的传播形式;浓郁的民间地域文化色彩。全球数字化信息传播时代,对客家民间歌谣进行数字化传播是一种必然趋势,我们应探索数字传播规律,创作客家新民间歌谣,赋予客家民间歌谣新活力,并积极培养传承人,使其具备与未来民谣对接的可能。
关键词:文化传播;客家民间歌谣;数字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8-0049-03
客家民间歌谣是客家人在长期的迁徙和生活劳动中创作的以客家生活场景为背景,以客家人的生活、劳动、思想、情感、审美等为内容的口头文艺形式。它简单、淳朴、琅琅上口,是深受客家地区人民喜爱并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
一、客家民间歌谣的传播生态
客家人源自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共经历了五次大迁徙,才确定比较稳定的聚居场所,形成比较稳定的民系。长期的迁徙生活使客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播生态。
(一)迁徙文化和强烈的“流亡意识”
艰难的族群迁徙历史,让客家人有着一种强烈的“流亡意识”。这种“流亡意识”“首先是与存在之地域相分离”,“随之是与精神之地域相分离”[1]。不管是与原住地的分离,还是与中原文化的脱离,都让客家人意识到重建话语体系的重要性。他们在迁徙过程中的文化重建中,选择了两个文化寄生主干,一是自然山川,二是异域文化。
在客家民间歌谣里,有着数量巨大的关于客家聚居地的山川地貌的吟唱。客家民间歌谣对客家聚居地的山地、竹林、茶园、田垄等自然风貌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从这些歌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山林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这些从中原地带流亡的饱受战争沧桑的苦难人民,也赋予了他们文化归属感。
客家人的流亡意识除了让客家人选择自然山川作为文化客寄对象,还主动地选择了异域文化作为自己的迁徙族群文化的重要来源。生活在赣南、闽西、粤北的原住民主要是古越族人、畲族人。南迁的中原人在适应南方山区的水土条件过程中,入乡随俗,与原住居民进行了长期的文化融合,正是在特定条件下,中原汉文化在与当地百越土著文化的排斥和融合中,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二)口耳相传的传播形式
客家方言是客家民间歌谣传播的象征符号,口耳相传是客家民间歌谣的传播形式,这种传播形式赋予了客家民间歌谣鲜活的表现力和灵活性。
以方言进行传唱是客家民间歌谣的基本特征,客家方言是客家先民在迁徙过程中,以中原古音和迁入地方言融合而成的一种语言,有自己独特的音韻特点、方言语汇、语法体系及修辞方式。比如音韵方面,有六个音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客家山歌的旋律和客家音调相协调,体现了客家人的方言色彩。
此外,客家方言的传播形式又赋予了客家民谣活泼、简朴的美学特征,客家民间歌谣多比兴、多叠词、多口语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以客家方言为传播符号进行口耳相传,是客家民间歌谣的一大特色。口头传播在人类文明发展早期,起着很大的作用,它有活力、表现力强、传播速度快,但是,由于人类生理和口头传播本身性质的局限,口头传播的影响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一方面,人们的声音传播范围有限,一旦超过有效的范围,传播的内容将无法为其他的人类所知晓;另一方面,口口相传、语言接力式的传播,往往会导致信息失真,其稳定性及连续性受到影响,传播终端所接收到的内容,与传播者始发的文化信息相比,难免面目全非。
(三)浓郁的民间地域文化色彩
客家人在迁徙和定居过程中,极力保存原住地的风俗习惯,但又积极融入当地土著的生活,因此,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民风,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客家民间歌谣的产生和流传,本身就是客家民俗民风的一部分。客家人依山而栖,“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山居生活的清苦和艰辛,向大山讨生活的艰难和凶险,使他们产生“劳者歌其事”的心理需求,在与黎、瑶、畲、苗等土著居民杂居融合过程中受其“村民歌唱,多有声无字,感矜新调,名曰輋歌”[2]的影响,创作了属于自己的客家山歌,类型上分为歌体歌、情歌、生活歌、仪式歌、劝谕歌、儿歌、杂体歌等[3],客家人的生产和生活,无不对客家民间歌谣产生影响,客家民间歌谣本质上就是客家人生活和情感的一部分。
二、现代传播语境下客家民间歌谣传播的方法与途径
(一)客家民间歌谣的文字传播
在传统的口耳相传之外,随着文字及印刷术的普及,客家民间歌谣也开始借助文字进行传播,表现出一定的现代性色彩。
首先是纯文本客家民间歌谣集的编辑与出版。
宋湘、黄遵宪、丘逢甲等清代诗人很早就注意到客家民间歌谣的艺术价值,开始向世人推介客家民间歌谣。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兴起的歌谣征集、研究活动,对客家民间歌谣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钟敬文收集整理了《客家情歌集》,李金发在1929年出版了《岭东恋歌集》。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罗香林1926年秋编辑的《粤东之风》,罗香林将自己大约在1923~1925年搜集的粤东客家歌谣编辑成书。这是一部集大成的客家歌谣全书,由著名教授朱希祖、朱自清分别作序。
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各地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客家民间歌谣的挖掘、收集和整理工作,选编了很多客家民间歌谣集。
近年来,客家各地对客家民间歌谣的传播有一定的重视,相继出版了一系列客家民歌集,如福建闽西出版了《长汀客家方言熟语歌谣》《龙岩方言熟语歌谣》等。 这些客家民间歌谣集的整理出版,对记录、传播客家民间歌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文字的形式对民间歌谣进行了记录,虽然因为方言的原因,里面有不少衍误,也出现了不少民间歌谣文本变体,但文字对其传播的稳定性及传承性,毫无疑问要优于口头传播。
其次是众多学者的研究文章及著作,对客家民间歌谣的传播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广作用。
对客家民间歌谣的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逐渐增多,其中客家山歌因其浓烈的山野气息而最为人重视,研究者甚众。
关于客家山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音乐研究和文学研究。对客家山歌的音乐研究,主要是探讨其旋律和音调上的特点。主要论文有李勤科的论文《梅县地区客家山歌初探》、温萍的论文《客家山歌探胜》、王宇扬、聂朋胜的论文《赣南兴国山歌的旋律形态探析》、江水莲的论文《浅析客家山歌四句体结构》、杨湘粤的论文《粤赣闽客家山歌印象》、师丹的论文《闽西南客家山歌概观》、魏启清的论文《客家情歌的意象初探》、钟俊昆的论文《客家山歌的文化语境》等。
这些研究论文,在学术领域有一定影响,对客家民间歌谣的传播,起到一定的推广作用。另一方面,学者对其研究、关注,必然对客家民间歌谣的搜集、保存、传播,起到推动作用。学者的研究论文及著作,也更清晰地反映了客家民间歌谣的传承脉络,展望了其未来传播和发展的方向。很多研究者敏锐地观察到,传统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思考这样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如何适应新的传播环境,如何在电子媒体高度发展的新形势下发展等问题,并试图从传播视角、产业化视角等宏观方面研究客家民间歌谣。这些对于客家民间歌谣的传播和发展,都是非常具有启示意义的。
(二)客家民间歌谣的影像传播
除了文字传播之外,客家民间歌谣随着广播电视的普及,开始尝试借用影像传播,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以江西赣南客家民间歌谣为例:曾获1994年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歌舞剧《山歌情》,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九州大戏台》节目2013年2月15日播出,扩大了传播面。在2016年10月2日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民歌大会》上,赣南客家山歌歌手谢明德和吴文婷演唱了《打支山歌过横排》《十送红军》《苏区干部好作风》等客家山歌,惊艳全场,获得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2017年9月,赣南采茶歌舞剧《永远的歌谣》获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客家兴国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贯穿始终,客家传统歌舞和山歌借助电视和广播,实现了更广泛的传播。在创作这些作品时,创作者充分考虑到影像传播规律,赋予客家民间歌谣以时代气息和传播活力,使之呈现出与传统传播手段不一样的现代色彩。
(三)客家民间歌谣的网络传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成为客家民间歌谣传播的一个新平台。网络是个公共传播平台,大部分使用者是年轻人,他们思想开放,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因此,网络成为客家民间歌谣新兴的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传播渠道。社区、论坛、博客、微博及现在流行的腾讯朋友圈,都是客家民谣传播的活跃载体。客家网民在这些社交平台上发表、转发客家民间歌谣,对客家民间歌谣的迅速而广泛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客家年轻网民之外,一些民间团体也对客家民间歌谣的网络传播情有独钟,他们是乡土文化的爱好者,善于利用网络平台,为自己热爱的家乡文化做宣传。另外,政府也利用网络平台,建立乡情乡音网,起到联络感情、宣传文化的作用,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客家网站有时空客家网(赣州)、客家新闻网等。
三、客家民间歌谣的数字化传播发展方向
(一)数字化传播的必然性
数字化媒体是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它以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呈现,具有互动性、即时性和信息的海量性特征。
数字化传播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数字媒体给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巨大影响。一方面,传统文化传播在数字媒体面前迅速崩溃瓦解;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传播绕不开数字媒体,想要借助数字媒体进行传播,就必须了解这个新生事物,对其传播规律进行研究,捕捉传统文化传播和数字传播的重叠轨迹和内在传播逻辑,寻求一种在现代媒体社会的生存之道。
客家民间歌谣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应该借数字传播之力,为自己营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一是以数字媒体为传播手段,吸引年轻受者,并加大与他们的互动;二是探索数字传播规律,创作客家新民间歌谣,赋予客家民间歌谣新活力。
(二)数字化传播时代,积极培养传承人,使其具备与未来民谣对接的可能性 随着客家方言的没落,以客家方言为象征符号的客家民间歌谣无论是在传播主体还是传播受众上,都面临着范围变窄,数量变少的尴尬。
从传播主体上看,能用纯正的传统客家方言创作、传唱客家民间歌谣的歌手或传承人越来越少。现在的年轻群体,即使能够听、说客家方言,那也已经是改良了的客家方言,是客家方言和普通话的结合体,属于新客家方言。
从传播受众上来看,能听懂客家话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自然对以客家方言传唱为主的客家民间歌谣没什么兴趣。因此,不论采用哪一种传播途径和方式,培养客家民间歌谣传承人是当务之急。
首先,得培养年轻人的客家文化认同感。客家族群的感知、客家精神的弘扬、客家民俗的保留,都需要客家人群體及客家聚居区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唯有保存好文化生态环境,培育好文化传播土壤,才有可能让客家民间文艺绽放芳华。
其次,可以通过民间的力量,建立立体的客家民间歌谣传承组织。比如可以建立民间歌谣工作站,整合资源,搭建多方位、多视角的立体平台,推动客家民间歌谣文化传播与发展,这些措施将有力地促进客家民间歌谣的保护、传承和传播。
参考文献:
[1] 刘小枫.流亡话语与意识形态.这一代人的怕与爱[C].北京:三联出版社,1997:153.
[2] (清)周硕勋.潮州府志(卷十二·风俗).见钟俊昆.客家山歌文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16.
[3] 钟俊昆.客家山歌文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32.
[责任编辑:艾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907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