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代赣剧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赣剧作为江西传统戏剧,拥有500多年的历史,是赣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明代,发源于景德镇和鄱阳等江西的东北部区域。京剧、湖南戏曲、川剧、秦歌等剧种的形成和发展受赣剧影响很大。因其历史悠久,包括文学、音乐、杂技、艺术、舞蹈、武术等元素在内的赣剧在2011年5月23日成为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京剧的“鼻祖”。在中国戏剧史上,江西省独特的地方传统艺术瑰宝——赣剧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赣剧的生存与发展形势在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等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可谓十分严峻。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里,赣剧应该先继承,再谋求发展和传播方式的创新,为发扬赣剧的地方特色与弘扬中国传统戏剧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新时代;赣剧文化;中国戏剧;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文化厅一般项目“现代赣剧音乐传承方式变迁研究”(YG2017115)研究成果。
  赣剧作为江西传统戏剧,拥有500多年的历史,是赣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明代,发源于景德镇和鄱阳等江西的东北部区域。京剧、湖南戏曲、川剧、秦歌等剧种的形成和发展受赣剧的影响很大。也因其历史悠久,包括文学、音乐、杂技、艺术、舞蹈、武术等元素在内的赣剧在2011年5月23日成为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京剧的“鼻祖”。在中国戏剧史上,江西省独特的地方传统艺术瑰宝——赣剧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赣剧的生存与发展形势在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等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可谓十分严峻。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里,赣剧应该先继承,再謀求发展和传播方式的创新,为发扬赣剧的地方特色与弘扬中国传统戏剧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一、赣剧文化及其历史发展
  中国历史上有“四大声腔”: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昆曲等中国古典戏曲的艺术精髓在赣剧5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被充分吸收,赣剧的艺术内涵也因此不断提升。包容性、开放性和全面性等特点在赣剧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形。广信班和饶河班是赣剧戏班的前身。广信班主要在玉山、贵溪等地发源和传播,曲调流利,而饶河班主要在鄱阳、景德镇、乐平等地发源,曲调简单而粗犷。
  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赣剧有过辉煌的一刻,其经典曲目《还魂记》在中国戏剧史上创造了辉煌成就。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领导人毛泽东以“美、秀、娇、甜”赞扬了由潘凤霞主演的《还魂记》。《还魂记》改编自汤显祖的《牡丹亭》(1598)。江西作为汤显祖的故乡,曾为纪念汤显祖逝世366周年,举办了是“临川四梦”的大型戏剧纪念表演,这是歌剧艺术实践的开创性工作,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初,赣剧首次出境唱彻香港,进而出国到新加坡,不仅获得“梅花奖”,还获得了首届“文化新剧目大奖”金奖榜。香港同胞反应热烈,各界戏剧专家开始赞扬赣剧,赣剧正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赣剧振兴明显。
  二、赣剧文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赣剧文化人才缺口严重,几近断层
  赣剧表演在早期阶段涌现了肖桂香、陈桂英等一大批优秀的赣剧表演者。随着改革开放后电影等多元现代艺术形式的涌入,到了20世纪90年代,赣剧的发展遭遇瓶颈,剧团优秀人才大量流失,缺乏资金等,导致难以排出高质量的新剧本,赣剧的发展步入了下滑道。目前,赣剧的大多数专业表演者都比较年长,其代表人是童庆川、潘凤霞、宗彩琴、陈俐等,均为70岁以上。赣剧表演中年轻的专业演员很少,人才缺口现象非常严重,甚至出现文化断层现象。
  (二)赣剧发展的区域不平衡,传播和发展受限
  赣剧诞生于如鄱阳、乐平、万年和益阳等赣东北的农耕文化,其内容的很大一部分反映了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因此,观众欣赏赣剧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此外,笔者发现当地还有很多民间赣剧团,许多村庄保留了邀请戏剧团参加婚礼、葬礼、重大节日庆典的传统,有许多用于表演赣剧的古代剧院仍保留在乐平县。然而,在江西南部和西部,赣剧在这些地区的发展是有限的,故赣南、赣西当地人对赣剧的认识较少。赣剧的不平衡发展给其传承、传播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三)赣剧在高等教育中不被重视,传承教育不足
  赣剧课程和表演作品在江西省40多所高校中只有南昌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予以开设。研究人员以“谁去剧院看戏”为主题对江西省高校进行过调查,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所有接受调查的学生因没有剧院、在家没有条件、戏剧似乎太神秘而遥远、不知道如何欣赏它等原因而都没有去剧院看过一次赣剧。由于缺乏高等教育的相关重视与培养,大学生对赣剧越来越陌生。由此可见,教育和人才培养是赣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人才培养又离不开高校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四)赣剧文化的推广传播缺乏新技术和深刻的思想动力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的迅速普及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大众文化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大众文化的发展也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产生了重大影响。新媒体技术等新的发展和传播手段还未被如赣剧等传统戏曲有效利用,来创新传统艺术表现方式和传播形式。目前赣剧文化艺术的传播和推广尚未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支持和参与,还仍然是政府层面的单方面政策行为。
  (五)赣剧的艺术创新动机不足
  艺术与现代特征相结合并予以升华给传统艺术新形象和魅力的过程就是艺术创新。创新的艺术能反映一个时代特征,满足现代社会主流审美需求。由于大众文化的普遍传播,传统戏曲无法持续吸引大量的观众,市场表现不佳,这使得戏曲缺乏创新动力。
  三、新时代赣剧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探析
  (一)加大赣剧人才的培养力度
  大学生是世界潮流和未来方向的领导者。赣剧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过去,强调口传心授的培养模式的江西文艺学校、江西赣剧院和当地赣剧团和戏剧团等是培养赣剧人才的主要阵地,赣剧的传承主要依靠它们。但这些场所不包括在公共教育体系内,导致大学生日常接触赣剧的可能性大为降低,其在学生中的影响也越来越萎缩。在高校公共教育发展中开设相关课程,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如赣剧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文化自信心和由衷的自豪感。   (二)积极走创新发展之路
  对于赣剧,我们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剔除旧的改革思想,积极发展赣剧的创新方式。我们应该在传统赣剧的基础上多样化赣剧的表现形式,让赣剧一点一滴地渗透进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在当下各种新事物不断开阔,诱发人们的好奇心。所以赣剧必须创新才能拥有活力以吸引公众的注意。如果赣剧保持不变,肯定会走到尽头。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习故宫博物院周边产品一样的创新模式开发围绕赣剧院的产品,以此激发人们对赣剧的好奇心。例如,在赣剧中出售可以扩大赣剧人气的手机装饰品、赣剧服饰等,以带来货币效益地周边产品的销售来促进赣剧事业的更好发展。此外,以原有的赣剧文化为母体,结合现代元素,可以创造符合现代流行美学的新内容。
  (三)利用网络直播平台,细分需求,进行个性化精准营销
  首先,应根据用户需求制定精确的营销信息。用户可以在网络直播平台上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故网络直播平台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信息收集、交换和反馈系统,赣劇艺术传播的效率和质量能通过网络直播平台上的用户需求来反映。赣剧艺术利用网络直播平台作为传播媒体,为用户需求制定准确的营销策略,需要充分了解和反映用户需求。在了解用户习惯和偏好的前提下,通过大量的数据反馈和信息比较建立满足个性需求的营销计划,就是精准营销。通过收集和分类信息,系统准确了解不同用户群的需求,不仅可以体现用户优先,还可以有效降低营销成本,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品牌知名度。这是这种有针对性的营销计划的优点。其次,应建立用户信息反馈系统。用户信息反馈系统是指对实时网络广播过程中的用户体验、用户意见和建议的综合收集整理与分析。影响赣剧艺术利用网络直播平台传播的最重要因素是用户观看体验。因此促进赣剧艺术的保护和创新,增强全社会对赣剧艺术的理解,增加对赣剧艺术的关注程度,为下一步赣剧的艺术传播与创新提供重要参考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通过反馈系统的大数据分析,了解用户的观看习惯,用户体验网络直播平台中赣剧艺术传播的模式、效率和过程。
  (四)利用新媒体增强赣剧文化的互动,使其趣味化
  如今,一个重要的新媒体就是具体有交互模式特征的实时网络广播,它能在信息发布者和用户之间建立良好的交互关系:用户为实现个人参与信息传播的过程,希望与信息发布者加强沟通;信息发布者为提高信息的广泛参与性和关注度,希望与用户保持良好的互动交流。实时网络广播的互动营销带点有病毒传播的性质,是靠用户在互动营销中的广泛参与引发的。
  网络直播平台在互动营销中的优势可以运用在赣剧戏曲艺术传播过程中。赣剧互动艺术传播模式利用直播平台设计和规划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首先,互动模式要有趣。在线直播平台实质上是一个突出传播内容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的流行娱乐交流平台,为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力和参与度,可以试着把赣剧戏曲艺术适当地流行娱乐化传播。其次,互动内容要易于理解。为实现其传播方式和内容的普及,作为中国地方戏曲的经典代表之一赣剧艺术的传播应创造简单、流行的传播方式和内容,适当迎合公众的需求,降低公众参与的门槛。再次,传播内容和方式能够满足大众的艺术审美需求。网络直播平台的用户有其自身的特点。赣剧艺术要借助直播平台进行传播,为增强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支持和参与,需要掌握和洞察用户的心理需求和审美喜好,尽可能满足其寻求简单轻松的娱乐内容的大众娱乐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娜文.地方戏剧的出路在于现代化和都市化[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9):87.
  [2]杜浩,姚风,李彩颖.数字化背景下网络直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保护研究[J].发现,2017(9X):151.
  [3]童丹.如何在大学里推广传统戏曲(赣剧)[J].艺术教育,2009(11):10-11.
  作者单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37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