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研究,对切实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进行探讨,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大学生面临就业、学习等多方面的压力,产生了一系列心理困扰和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各大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必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现状
   近年来,各高校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对教学目标、教学基本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课程设置与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具体探索,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课程教学体系。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
   一是教材注重学科专业化。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繁多,但普遍侧重心理学的专业知识而不是心理健康的普及教育,缺乏灵活性,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加上部分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够重视,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
   二是课程定位不准确。目前,各高校普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仍存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教学不够重视的现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处于边沿课程,课时安排较随意,缺乏规范性。同时普遍作为大课堂来安排教学,给教师组织课堂带来巨大压力,也不利于教师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对课程定位不准确,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是科任教师专业化不够,教学水平差距较大。目前,部分高校尤其高职院校担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是辅导员或其他学科教师,没有经过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理论学习或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同时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缺乏教学经验,脱离学生实际问题,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
  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
  1选择符合大学生心理需求的课程内容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心理整体素养,优化心理品质、培养健全人格。因而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选择符合大学生心理需求的、能帮助不同阶段的学生解决不同成长问题的课程内容。
  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和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能紧跟教学技术的动态,积极学习电脑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增强教学效果。要积极参与学生心理咨询及相关活动,深入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改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相长。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要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不断优化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与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应采用理论与体验相结合、教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要采用课堂讲授、团体辅导、案例分析、情境模拟、心理游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剧、体验等方式进行。例如,角色扮演法。它主要是指角色的交换,使个人能够感受和体验不同的情绪和认知,从而改变不良的认知,释放负面情绪;同时其他同学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重新审视自己的问题,加深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达到教学目的。
  4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利用相关的图书资料、影视资料、心理测评工具等,扩大心理学课程教学范围,将信息的传递由单向变为双向,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教学过程中多种资源的整合运用,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还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结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是高校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它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从内容设置、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工具等多方面多角度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华.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4(4):48-52.
  [2]游英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南京医科大学, 2017.
  [3]金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优化设计探析——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J]. 科技创业月刊, 2015, 28(7):63-64
  [4]刘伟方, 高彬, 高斯恬.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 v.17(10):169-170.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湖南 湘潭 4111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158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