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验经济视角下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谢潇雨

  摘 要:体验经济时代,情感性、互动性、个性化、定制化等逐渐成为关键词。对于对历史文物、自然标本和其他实物资料等进行收藏、保存、展示和保护的博物馆来说,这些关键词同样成了当代博物馆展示设计发展的方向。因此,文章阐释了体验经济时代博物馆展示设计呈现出两个主要的变化:全方位刺激受众感官体验的展示和满足参观者情感与互动体验需求的展示,极大地提升了博物馆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力。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其存在过多使用新科学、新技术,造成了“为体验而体验”,削弱了文化艺术类博物馆的内涵性。针对此,文章尝试提出解决对策,应当根据博物馆性质与内容来决定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旨在为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验经济;博物馆;展示设计;研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消费逐渐从物质需求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与心理需求,大众在消费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情感性、互动性、个性化、定制化等,体验经济便应运而生,也体现了当代经济发展中文化消费的崛起和体验至上的时代特征[1]。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体验经济为博物馆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我们知道,博物馆对历史文物、自然标本和其他实物资料进行收藏、保存、展示和保护,肩负着传承、传播科学文化知识、陶冶艺术情操的社会责任。但是,传统图文说明展板和实物展示等静态展示方式,趣味性低、说教性强、设计感落后,导致其无法真正实现社会责任与教育功能。而目前不少博物馆将体验概念融入其中,将博物馆变成了注重寓教于乐的互动体验式空间。再加上互联网、新媒体等发展与运用,借助于声光电等技术将传统的实体、静止的空间转变成了实时变换的虚拟空间,极大地刺激了参观者感官与身心,有效地实现了博物馆的社会功能、教育功能[2]。但同时也带来了过于依赖科技营造体验空间,而缺失了博物馆与身俱来的人文关怀。因此,本文阐释体验经济时代博物馆展示设计呈现出两个主要的改变:全方位刺激受众感官体验的展示和满足参观者情感与互动体验需求的展示,极大地提升了博物馆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力。对此,本文尝试提出解决对策,应当根据博物馆性质与内容来决定新媒体技术等的运用,旨在为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1 体验经济视角下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改变
  长期以来,我国博物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忽视了人的作用,对观众的需求缺乏关心与关注,导致博物馆在空间布置、展示设计、观展体验等方面缺失人性化的考虑。体验经济时代突出了消费者的体验和感知对于经济活动的重要性,从某一角度来说,该模式实现了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以人为中心”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而且对当代的设计领域产生极大的启示作用,由此而来的体验设计、体验性展示设计,其目的就在于满足受众精神需求、情感需要、个性化追求等。那么到底何为体验式展示呢?简单来说,就是坚持“以受众为本”核心理念,以多元化视角的信息传播形式为基础,为观众营造一个情感体验的空间[3]。这也就为博物馆展示设计带来了改变,当前无论是综合性还是专题性的博物馆均纷纷加入此队伍。从整体上而言,体验式博物馆展示设计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全方位刺激受众感官体验展示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官是人类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尤其视觉与听觉在感官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传统信息传播主要就是诉诸于视觉与听觉。但是在体验经济时代,信息传播也不仅仅止于视觉、听觉,还要发挥触觉、嗅觉及味觉的作用,也就是说,全方位地刺激受众感官,才能激发受众对信息接受的兴趣与效率[4]。当代已开展体验式展示设计的博物馆,如萨满教专题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借助于多媒体界面展示,展架、展台的造型,虚拟的景象等营造逼真视觉效果;用声波营造萨满文化意境的表达,与视频影像配合,将受众引入特定情境空间。为了让受众真实地感受萨满法式神圣仪式带来的心灵震撼,该博物馆引导参观者肢体触碰,或用触摸屏技术等引导参观者参与互动。我们知道,萨满教神秘舞蹈有的需要借助于火,有的在大自然中舞蹈,混合着泥土、扬尘的气味,该博物馆为了让参观者全身心地感受萨满舞蹈仪式的神圣性,激发参观者的嗅觉与味觉的感知,在参观者观看影像时放出仿烟雾、仿尘土材料,甚至是篝火,营造烟雾缭绕、尘土飞扬的环境和围火跳舞的情境。可以说,萨满教专题博物馆展示设计旨在通过全方位刺激感官体验,传递萨满文化原始信仰的神圣魅力。
  1.2 满足参观者情感与互动体验需求
  体验经济时代,展示设计中心已从“物”转向了“人”,其更多地考虑到人的心理与情感的作用。因此,满足参观者的情感性、激发其互动参与已成为当代博物館展示设计重要内容。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通过色彩、灯光、造型等隐喻设计手法和多元化的艺术创作手法、先进的数字媒体技术,以及复原与模拟等情境再现等创新美的展示空间,契合参观者了解未知事物的需求,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对新鲜事物的热情,对创造性活动的期待等心理。运用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展示对象,同时穿插着游戏等休闲娱乐的活动,满足不同人的情感体验需求。如四川省绵阳市科技博物馆中的太空娱乐风洞是一个集知识、娱乐、趣味于一体的高科技体验项目,通过高科技装置产生高达每秒55米的强风,让参观者体验人的身体在强风中的感觉,或是快感,或是恐惧。该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利用了参观者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求知欲,激发参观者参与互动体验,深受大众的欢迎。又如苏州博物馆利用江南园林文化特色,将石头、粉墙黛瓦、水景等元素,用黑、白、绿等色彩勾勒出一幅别具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外环境展示,让参观者领略传统文化的韵味与精神追求,这也是地域文化在博物馆展示的典型代表[5]。
  可以说,在体验经济时代博物馆展示设计均转向了体验化,尤其对于科技类、自然类的博物馆而言,基本是以体验式展示空间为主。而这一方式也离不开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全方位刺激参观者的感觉,满足内心情感需求,激发其互动体验。但对于以历史艺术类文化遗产保存、展示为主的博物馆,各种影像、网络等媒介技术的运用,削弱了文化遗产的人文底蕴,如故宫博物院利用三维声音定位技术,复原《清明上河图》诸多场景中的人物对话、背景声音等,让原本静态的文物动了起来,吸引大批参观者[6],但参观者仅是为了体验而体验,使《清明上河图》失去本身独特的文化韵味。   2 当代博物馆展示设计存在的问题
  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数字媒体的发展确实为博物馆展示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路,拓展其传统静态化的展示,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展示设计是一门新兴的专业,虽然国内高校建构了较为完善的展示设计教育体系,但是数字媒体更新换代非常快,其在展示设计专业教育并未跟上发展脚步,导致该专业人才将过于崇尚技术,甚至滥用技术,盲目追求科技带来的感官刺激、炫目效果等,将体验性展示等同于各种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落入了为体验而体验的境地,违背了体验式展示应有的初衷与人文关怀。
  一方面,体验式展示设计所创造的人机互动、虚拟场景等体验项目基本均是依托电子媒介,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电磁辐射的环境。虽无法确认电磁辐射到底给人体带来什么样的危害,但似乎多媒体产品与技术的使用,容易让参观者产生视觉疲劳、精神疲劳等。另一方面,笔者认为多媒体的大量运用,对于文化艺术类的博物馆展示设计而言并不是最佳的选择。展厅中声音媒体、视觉媒体、触觉媒体、幻影成像等技术交织于一体,将展厅变成一个声光电的游戏场所,而文化艺术类遗产与身俱来的历史厚重感、文化底蕴等在电子媒介中消失殆尽,正如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认为:“机械复制中传统艺术作品韵味消失,韵味艺术本真性,让人体验美的,但是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仅仅作为一种震惊的体验。”[6]这种缺失韵味的体验,严重影响了参观者的体验效果,破坏了人与展示信息间的交流,并未真正地从参观者心理与情感出发。甚至不少博物馆竞相模仿,在展示设计中设置互动游戏,没有明确的主题,而仅仅作为博物馆增加数字化休闲娱乐的噱头,参观者并不能从中获取相关知识与了解文化内涵。在传统手工艺类的博物馆展示设计中,设置一些传统工艺制作的动手体验项目,比数字媒体技术展示更易于让参观者了解,感知工艺制作,对于博物馆来说,也更加经济实惠。那么体验经济时代,博物馆展示设计到底应该如何发展呢?
  3 发展之道——根据博物馆的内容与性质决定新媒体技术的运用
  体验经济时代,新科技、新技术与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结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博物馆在新科技、新技术运用方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要根据博物馆的内容与性质来决定如何合理运用新科技、新技术增强博物馆的影响力,实现其社会责任。
  从当前博物馆内容与性质来看,主要有社会历史类博物馆、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文化艺术类博物馆与综合类博物馆四种基本类型。其中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是以自然界和人类认识、保护和改造自然为内容的博物馆,此类博物馆应根据展示主题,酌情考虑多运用多元化的数字媒体,营造交互式、沉浸式的体验氛围,全方位调动参观者多感官,使参与者身处更加立体丰满、全面多维的空间氛围中,提高展示信息传递与接收的有效性,如前文所述的四川省绵阳市科技博物馆中的太空娱乐风洞。对于社会历史类、文化艺术类博物馆来说,笔者认为展示信息不能浮于表面,而是要从展示对象历史文化底蕴与内涵着手,挖掘其核心内涵,选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展示,不应以新媒体技术展示为主,要做到既可以吸引参观者的兴趣,激发其互动体验,又能够展现展示对象的文化性。如南京云锦博物馆在建设数字化展示之前,充分调研考察同类博物馆数字媒介技术的运用,并着重分析了云锦织造工艺的特色,从而构建了新型的双向交互、参与型的展示平台,以实物展品呈现为主,同时设置了织布机的操作体验项目。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生动地再现了织布机的工作原理及云锦的织造过程,人机交互的形式又激发参与者亲身体验,感受我国云锦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如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展示为主,其中的伞博物馆、扇博物馆、剪刀博物馆等,为揭示其背后文化工艺、原料、历史文化等,通过实物展示、场景复原等与新媒体技术与产品运用相结合,如扇博物馆打造的180度半景环幕剧场,参观者自行选择播放,欣赏扇舞画面。
  4 结论
  博物馆展示设计是为了有效地传递展品的内容和主题,吸引社会大众前来参观,实现传播文化的功能。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博物馆展示设计带来了新的變化,使其从保守变得越来越开放,也越来越有趣,博物馆在社会大众生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就对博物馆展示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不能过度地使用新媒体技术,而忽视其文化底蕴与内涵的展示。这就需要当代展示设计专业教育培养优秀人才,尤其培养针对博物馆展示设计的专业人才,他们能根据博物馆内容与性质,合理采用各种展示方式凸显主题与内容,增加信息传递的效率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莹.体验经济时代博物馆内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7.
  [2]沈忱.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多媒体交互方式的有效性应用研究[J].艺术教育,2018(5):148-149.
  [3]黄红豆.博物馆的体验式展示设计——以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为例[J].美时代(城市版),2017(10):94-95.
  [4]祁庆国.博物馆展览策划及多媒体展示的应用[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23.
  [5]王彦博.地域文化在展示设计中的营造[J].设计,2018(9):150-151.
  [6]黄金生.《清明上河图》国宝的传奇身世和历史密码[J].国家人文历史,2017(4):68-75.
  [7]祝志满.论本雅明的“灵韵”学说及当下之思[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70-7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160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