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三个维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新时代的条件下,更需注重多维协同推进,凝神聚力:通过坚定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创造条件;通过提高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辨识能力、提升大学生文化创新能力,为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践行创造条件;通过注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多元化环境,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个维度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6-0118-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凝气聚神的重要推手,是引领国家不断繁荣富强的旗帜。大学生作为走在时代前沿的群体,他们既是国家前进的希望,也是民族发展的未来,大学生主体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实践者,高校的莘莘学子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影响重大。在多种社会思潮相互交汇、交流、交锋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需从主体维度、客体维度、环体维度共同发力,凝神聚力,汇集合力,不断增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同感。
  一、培育主体维度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性问题,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坚定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从而从主体维度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1]理想信念影响带动着大学生主体的价值观认知、价值观甄别、价值观抉择。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亟须将理想信念作为现实评价的起点,衡量判断各种思潮变化与存在的问题,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方向培养与标尺作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培育的目标与利益追求,不断增强新时代大学生价值判断与价值认知能力,在实践中注重价值观培育的方法策略,结合大学生特点进行话题引导,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掌握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现状,适时引导、宣传、表彰、传播、引导。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引导其进行价值反思,培育共同的理想信念,明确理想信念的方向,推动价值体系的系统化构建。
  2.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维,增强了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中的不稳定性,因此,大学生必须努力学习、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深刻体会其精髓,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不动摇,以批判的视界、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不断拓展思想领域。在社会实践中应积极解决部分新时代大学生认知高与实践低、知行倒挂、知行相悖的矛盾与问题,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锻造品质,磨炼意志,积极推动新时代大学生知、情、意、行的协同推进与系统发展。积极引导新时代大学生肩负中国优秀文化的使命,在点点滴滴中不断汲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营养,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对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辨识能力,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
  二、培育客体维度
  马克思指出,“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听天由命是青年的首要责任”。[2]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群体,要想克服自身相互斗争的不稳定因素,就必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应不断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上各种思潮的认知能力、不断提升大学生文化创新能力,从客体角度提高大学生的价值观自信。
  1.增強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辨识能力
  高校对意识形态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使新时代大学生对意识形态的辨识能力也日趋增强,但随着新媒体的日新月异,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大学生价值观毕竟尚未成熟,出现了狂热追求西方思潮,热衷于西方文化等种种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不自信的观念与行为,民族文化自豪感低。因此,必须积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教育,不断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对西方社会思潮的认知与甄别能力,使大学生在尊重思想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用理智的头脑和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潮。
  2.不断提升大学生文化创新能力
  在社会的各种价值观中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5000年的文化土壤,它渊源于人类意识形态发展历程,并不断与时俱进。时代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如果大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仅限于当下而不进行创新,如果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仅限于24个字的字面意思上,那么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就显得相当必要了。因此,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立足时代发展,开阔思维,不断创新,积极回应时代发展需要,激励大学生主体自觉承担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积极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在追求人类的幸福和自身完美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引导新时代大学生主体以包容的胸怀积极汲取中外优秀文化精华,积极承担文化责任、履行文化义务,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培育环体维度
  “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实际的呼声。”[3]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良好的文化环境。良好的文化环境对新时代大学生发展的不同层面起着或多或少的加速与驱动作用。而良好育人环境的形成需注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多元化教育,促进多维一体、协同推进的立体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充分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推动良好文化环境的塑造,从而有效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注重家庭教育
  家庭是大学生首先接受价值观教育的场域,家庭成员的不同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家庭教育为新时代大学生为人处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敬业奉献、尊老爱幼、互助友爱的家庭教育对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起着重要的加速与驱动效应。虽然多数大学生已经远离家庭生活,但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选择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由此,良好的家风与家教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对大学生传统习惯、生活作风、处世之道、道德风尚等方面影响重大。因此,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应注重家庭教育,使家庭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价值形塑和行为养成的功能与作用。
  2.学校文化教育
  新时代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抓住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与主渠道——学校,积极推动校园环境的优化,积极推动校园精神文化的铸造。校园环境承载着以文化人的使命与立德树人的任务,不断优化校园文化元素,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至关重要。由此,必须注重高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全方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效运用多样化的载体,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魅力,积极运用校园数字化图书馆进行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定期邀请专家教授开展价值观专题讲座,积极举办各类知识竞赛,抓住点滴细节,引导师生、管理者、服务人员等多类文化主体积极参与价值观教育,形成全员参与、共同努力的良好局面,增强学校文化教育的现实适用性,以优秀文化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3.社会多元化环境
  每个人都是特定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就是其社会化的发展过程,社会文化环境的优劣间接地影响人价值观取向,对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影响重大。社会给予大学生群体全方位关怀,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主体价值观意识,增进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认同感,优化新时代大学生主体的行为。社会多元主体应共同努力,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携手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共同过滤消极、落后、腐化的意识形态,有效预防西方各类不良思潮的冲击与腐蚀,积极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有效运用各类思想文化传播教育平台,积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培育提供服务,为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遵循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充分掌握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采取多元融合的方式方法,从主体、客体、环体几个层面凝神聚力,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内驱力,从而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群体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55.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3.
  责任编辑:孙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215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