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学法应用前景及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主题教学法是一种在确立学习主题的前提下,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构建知识体系、掌握学习方法的教学方法。主题教学法在中小学和高等教育的课堂上,表现出不同的实践特征和应用技巧,但都有效地挖掘出了学生的学习动能和思维潜力,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主题教学法 前景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6-0023-02
教学方法选用是否得当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学方法是用动态的手段和方式将制定好的教学内容加以实施,是沟通和联系教师、学生以及教学内容三者的中介和桥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一、主题教学法的内涵
主题教学法是在教师确立学习研究主题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中心、跟踪思考路径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以一个角色身份进入学习状态。主题教学法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培养目标,以研究学习实践内容为课程方式,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原理与研究方法的能力。
主题教学的模式由教师从前的“教”发展到“不教”,使学生从“学习”变成“会学”。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学习与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培养和锻炼动手实践、解決问题、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等多种能力。主题教学是对教师个人能力的一种培养,它不是教师在形式上予以实施,而是真正转变为师者的教育理念,从根本上掌握主题教学法的思想和内涵,从而适应社会发展、市场需要和基础教育对师范生素质的需求。
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不应是被看作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被鼓励成为主动参与和获取知识者。”面对全新的知识内容,学生应当以一种主人翁的角色进入到学习状态,而不是被动接受。对于教学活动而言,学生是主体,那么,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只有也必须与学生本身需求及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建构主义者要求教师不再“当一个纯粹的知识配药师”,而要求新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然后以学生的现有经验为基础,帮助他们掌握更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更系统的理论知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体验教育、人文教育、生命教育等新思想和理念在教育研究中不断发展进步,使当今的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主题教学法的应用前景
主题教学法深深影响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目标的改变。教育目标由“教给知识”发展到“教会学习”这一重大突破,使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投身于主题教学法的教学实践中。将学生看成知识点主动探求者是主题教学法模式的重中之重。把学生的价值、自由、尊严、潜能与创新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置于首要地位。这促使主题教学法更多被应用于师范类专业学生的课堂教育中,也要求更多师范类专业学生学习掌握主题教学法的精髓,并应用于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因此,主题教学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目前,主题教学法在我国教育教学中被普遍提倡,已应用于中小学教育及高等教育当中。著名特级语文教师窦桂梅认为,主题教学是要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整体认知和构建课堂教学。简言之,它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将主体者个人经验放在第一位,通过多文本、多学习者的交融与碰撞,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主题教学法现今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中被广泛运用。例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浙江大学主编的《新编大学英语》教材就是要求采用主题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带领学生走进知识,感知情景主题,在实践中提升听力和阅读、会话及写作四大语言技能。充分结合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合中国学生学习特点,聚焦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又如成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的要求和分析都是具有较成熟的思维的,而成人学生是否能达到其预期的学习目的也深受教学方法的影响。虽然成人学生与低年龄的在校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上存在明显的差别,但是主题教学法的特点与成人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要求刚好吻合,可以由教师确定教学主题,成人学生根据此主题结合个人经验,对该主题进行分析、探究。因此说,主题教学法的灵活自由与多样性是十分匹配当前成人高等教育所倡导的弹性教学管理体制的。
其次,主题教学法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是未来教育方式方法的必然趋势。教育论认为,教学是智慧和情感的结合,科学认识与情感艺术互融一体的学习活动,是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的统一体。教学的激情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上的情绪高亢、语言激昂,还要深入研习教材,体会学生的内心情感。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情感的关注和培养正是主题教学法实质的体现。在教育教学研究中,人文教育、素质教育、体验教育、生命教育、创新教育等新思想不断发展,这些新思想针对当今教育弊病提出了许多新的建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剖析这些理论,发现一个显而易见的共通点:即对人——受教育者——的关注和重视。人作为教学的基点,以人为本应成为教学唯一的价值取向和指导思想。
三、主题教学法的现实意义
随着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之当今市场及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较高需求,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引起了普遍的重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过程,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性,这让那些死板的灌输式教学、填鸭式教学再也无法适应于当下教学的需要,教学中学生更多承担主体角色,成为主要力量。主题教学法的提出与发展,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首先,最充分地实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并且挖掘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主题教学法是实现教学效果极大化,将整个学习过程变成师生二者共同学习探究的过程。不再单纯地将各种知识进行拼盘整合,使学生不再接受单独的一个知识点,而是将各知识点放入完整的知识体系当中。在主题教学过程中,就像是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景舞台,引导学生勇敢地进入角色,让学生主体之间相互作用,运用自己的思维来接受知识,对知识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探究。主题教学这一全新的理念,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作用,使教师、学生、教材三者充分结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又形成教学合力,从而优化了教学效果。
其次,主题教学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使用主题教学法,不仅能够改变教师满堂灌、包场戏的状况,更能很好地挖掘学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师生合力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相与析”促进学生理性思维发展。新的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实质是交往、互动。”
最后,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互助的品德能力。合作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创造合作氛围,等等。主题教学法要求学生主体结成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每一次学习任务。在开发和搜索资源、相互沟通与配合及整理信息的过程中,使学习者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互助关系。
参考文献:
[1]陈新夏.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
[2]周立.我国传统教学论的几对主要范畴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3).
[3]赵蒙成.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9).
责任编辑:于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215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