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相比现代工程建设,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更注重保护和传承古文化。在修缮过程中,人们不仅能了解和古建筑有关的历史文化,而且可感受到古建筑文物的文化韵味,认识其文化内涵。因此,古建筑修复人员要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提升修缮技艺,避免出现工作疏漏,造成不必要损失。文章基于这一观点,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修缮
作为传统文化的承载体,古建筑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起不可忽视的作用。古建筑的修复主要是对破损处进行修缮,尽可能保存建筑原貌,并对其进行保护处理。随着我国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拥有古建筑的城市开始重视并开展古建筑的修复工作。文章基于这一背景提出了古建筑保护和修缮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供相关人员参考。
1 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的原则性问题
1.1 原样真实性
在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时,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保证修复工作尽可能最小干预古建筑的原貌。一方面,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它拥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传递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供专家分析、品鉴。因此,还原古建筑的原貌是十分有意义的,它其实就是在保护古建筑的原有价值[1]。
1.2 整体性
任何建筑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古建筑文物尤是如此。只有古建筑与周围环境互相融合,才能体现出真正价值所在。古建筑修复人员在修补时应从细节入手,尽量不对结构做大的改动,而且要根据整体的环境对古建筑以及周围环境进行适当调整,保证古建筑和周围环境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彻底实现相得益彰[2]。
1.3 发展性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方式和观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适度在修复工作中添加一些现代科技元素,使其更富有活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原则[3]。
2 保护和修缮古建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是保护意识淡薄。当古建筑因某种原因遭到破坏时,许多人并没有秉持着一种关心态度,也不会主动提供相关援助。这使我国古建筑持续性的遭到破坏却无法及时、有效的开展修复工作。如今,我国已经开始加强文化建设,但当保护传统文化和追求经济效益产生冲突时,传统文化仍会被舍弃。如在进行城市规划、开发楼盘时,许多古建筑文物依旧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社会大众对古建筑及其文化的保护意识淡薄,继而影响古建筑保护和修缮工作的开展。
二是修缮方法落后。由于古建筑受到的洗礼时间长,再加上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使开展古建筑保护和修缮工作显得格外重要。但是,我国的修缮工作还存在思想观念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例如,在对老城区内的街道、建筑和各种景观进行修缮时,普遍还是采用“整旧如旧”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起不到修缮和保护的效果,甚至还会破坏古建筑的完整性,使其丧失本身的价值[4]。事实上,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是非常专业的一项工作,如果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素养,不能根据古建筑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修复,且保障其文化内涵不被破坏,则会对修缮结果产生恶劣的影响,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和文化损失。
三是修缮强度大,难度高。由于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通常将发展的重点放在现代企业的建设上,很少会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感兴趣。此外,还有一些城市考虑到经济发展的因素,将古建筑进行迁移,这也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古建筑的结构和功能,增加了古建筑的修复难度[5]。由于古建筑修复是一项精细度高的工作,专业的工作人员十分匮乏,导致古建筑修复工作出现了强度大、耗费精力多等问题。
3 改善古建筑修复工作的举措
3.1 培养和提高民众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
要想积极推动我国的古建筑保护和修缮工作,首先要从民众出发。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积极开展保护古建筑的宣传工作,向民众传递保护古建筑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从而全面提升民众的文化保护意识。具体到细节上,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措施。第一,借助网络平台的力量进行宣传。如今短视频创作的兴起给宣传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渠道,工作人员可采用短视频的方式介绍我国的古建筑及其历史文化背景,让大众在了解、欣赏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保护意识。第二,在教育领域中渗透有关于保护古建筑文物的专业知识教育。无论是在教育的哪个阶段,甚至包括成人教育,都应该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建筑做文章。只有全面地施行专向保护意识教育,才能借助被教育者的力量,向社会大众传递保护思想,带动与激发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并做出相应行动。
3.2 完善古建筑保护和修缮方法
在对大木构架进行修缮,如古建筑木柱墩接时,应该保证木柱墩的搭接长度是柱径的两到三倍。墩接柱街头的中心线要与圆柱中心线垂直,接缝要尽可能严密。勿将已经损坏的部件或是没有经过加固改装的部件应用于修缮工作中。如果要使用原有的部件,也必须按照原来的受力方向对其进行安装,不能出现错位情况。
如果是斗拱部件出现了问题需要更换,应选用特征相同的其他部件进行安装。这些特征包括尺度、做法及形式等。更换后的部件应与之前的部件安装手法相一致,对栱、昂这种弯曲部件则需要先进行拓样,然后再进行制作。在更换的过程中,为避免混淆零部件的安装位置,需要对零部件进行编号,统一管理。
在对屋面进行日常养护时,要先把屋面上面覆盖的杂草和树木清理干净,然后修复已经损坏的部位;还要清理屋面上的破碎瓦,替换新的瓦片;瓦垄需用水冲洗干净,确保瓦垄和瓦脊的直顺性,接搓处也不能出现明显的高低不平现象;屋面始终要保持整洁,整个浆色也必须是均匀的,抹灰表面要赶紧轧牢,以免出现裂缝和虚软等情况;屋面上是不允许有积水的;每一种脊式配件也要始终保持一致。
3.3 完善工作制度
除了培养民众的保护意识,改进修复技术之外,还需要通过外部手段对该工作进行约束。从国家层面来看,要想更好地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就应该明确相关制度,完善法律法规,为修缮工作保驾护航。如出现损坏行为,就可以根据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切实有效地落实保护工作。
3.4 增加资金投入
古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需要进行很多烦琐的工序,需要花费工作人员很多的气力。因此只有加大资金投入,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保护和修缮工作中,采购相关物料,引入先进设备,提高制作工艺,这些工作内容相比于传统的建筑维修来说,成本大大增加。政府必须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专项资金,为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添砖加瓦。
3.5 培养专业化人才
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需要高精尖的人才。为此,我们必须通过素质培训提高從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并且利用现有资源引入高端人才,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工作队伍。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训,且已经达成了基础目标。这些人才可以独立地对古建筑的特点进行分析,并能合理选择修复材料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恢复古建筑的原貌。当然,随着修缮工作难度和强度的不断提高,对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更应该被提上日程。只有真正实现了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才能在未来工作中抵御出现的各种风险和问题。
4 结语
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是一项长久的工作。由于古建筑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以在进行修缮工作时要学会尊重和传承古建筑的历史使命。只有不断保留古建筑及其文化内涵,我国才能依托强大的文化实力走向繁荣复兴。在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时,也要根据古建筑的特点,合理选用修缮材料和方法,避免出现工作失误。同时国家和政府机关也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完善法律法规,为该项工作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梦飞.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研究[J].山西建筑,2016(4):1-3.
[2]田桓宇,董力博.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42).
[3]郭霞霞.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探讨[J].江西建材,2018(3):57+60.
[4]李竟贤.古建筑文物保护及修缮需重视问题探索[J].明日风尚,2018(6).
[5]李东杰.浅析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J].北方文学(下旬),2017(4):132-1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317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