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广播少儿节目的创新和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孙月 田立军

  摘 要:广播少儿类节目虽然起步很早,但由于内容繁杂、形式单一、视角狭窄,很难形成品牌。反观电视,近几年以亲子节目为突破口,衍生出众多或共情、或励志、或实用的精品节目。文章分析了广播如何借鉴电视做法,通过垂直细分节目内容、丰富创新表现形式、拉伸延长服务链条,打造独具特色的少儿节目,在媒体融合中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关键词:广播少儿节目;垂直细分;创新形式;品牌运营
   中图分类号:G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10-0090-02
   隨着《爸爸去哪儿》《人生第一次》《爸爸回来了》等节目的风生水起,亲子节目成为近几年电视、网络媒体在选秀节目之后的又一个收视热点。相对于电视,广播的少儿类节目虽然起步很早,但由于内容繁杂、形式单一、视角狭窄,始终不温不火,很难形成品牌。笔者认为广播可以充分借鉴电视节目做法,通过内容、形式、经营等各方面的创新,打造独具特色的少儿节目。
  一、垂直细分节目内容,精耕细作挖掘受众
   所谓“垂直细分”是相对于“水平细分”而言的,是对某一行业、市场等领域的再细分。“垂直细分”主打“小而专”,专攻一点并进行聚焦和深度拓展, 精准受众,确立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七巧板》《大风车》《智慧树》等是比较早期的电视儿童节目,在内容选择上偏向大杂烩,将所有和儿童成长相关的内容全部纳入其中,分版块播出,这就是“水平细分”。其优点是内容全面、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及不同需求受众的口味,但由于广撒网,导致节目特色不够鲜明。随着社会发展及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受众对于个性、价值、自由等的多元化追求日趋强烈。这就需要改变节目的内容方向,将创新的着力点深入到垂直领域,力求把握更为细分的受众市场。2013年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播出成为电视领域的一匹黑马,它采用明星亲子真人秀的方式,对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剖析,其定位精准,就是“亲子教育”,透过明星和孩子的日常相处,激发受众对亲子关系的深度思考。这两年,亲子节目进一步细分,既有《超级一家人》《第一次任务》这样的素人亲子真人秀,也有普及婴幼儿科学养育知识的脱口秀《爱幼科学说》;既有《超级育儿师》这样真实呈现“熊孩子”变身“乖宝宝”的全过程案例分析,也有《我家那小子》《花样爷爷》等成年人亲子类综艺。种种细分都抓住了受众某一特定方面的关注和需求,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深度挖掘,使节目内容产品开发更加趋向垂直、专业和专一。
  反观广播,目前各省市的广播电台都至少开办了一至两档少儿节目,主要涉及讲故事、才艺展示、科学育儿、知识百科等,内容都相对繁杂。虽然不及电视表现方式丰富,但广播可以从自身特色出发更加精准目标受众,打造专属的垂直细分少儿节目。比如讲故事是广播的天然优势之一,故事类节目也是少儿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年龄来看,3~6岁孩子更偏重于倾听有简单情节的绘本故事,6~10岁的孩子可以理解带有矛盾冲突、更加复杂的故事;从性别看,男孩子对英雄、冒险类故事更感兴趣,女孩子大多更喜欢公主、生活类故事;从收听故事的场景和时间看,白天或晚上、在车上或者在家,孩子的收听需求也不尽相同。广播少儿节目应更加明确所针对的人群,深耕细作,将内容细化,最大化地增强用户粘性,使节目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并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丰富创新表现形式、立体展现童真童趣
   目前广播的少儿节目,或者是一位或两位主持人独播、对播,或者是邀请嘉宾面对面一问一答,再或者就是让孩子们进行才艺展示、答题闯关,虽然也运用微信、微博时时互动,但助力效果却并不明显。这其中有广播自身特点的制约,也有人力、制作成本等因素的影响。而反观电视,近几年,大制作、大投入、精品化使得电视节目的制作水平、节目样式、运营方式等得到了全面提升,而这也应该是未来广播节目发展的方向。
  根据不同内容,广播少儿节目可以植入多种表现手法,使节目更鲜活生动。首先,才艺展示类节目可以借鉴电视的做法,加入记录式的故事化表达,将关注点不仅放在才艺上,也要挖掘孩子背后的故事,生活化地讲述他的家庭、经历、兴趣爱好,让听众对主人公有更立体的认识。其次,亲子教育、育儿知识类广播节目可以尝试采用电视节目场景化的表现方式,融入娱乐元素,增强受众体验。中央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小鬼当家》,聚焦12~16岁孩子,让他们在财经导师的指导下用一个月时间接管全家的财务管理。节目全程跟踪记录这一个月孩子的家庭关系变化,包括感情的碰撞,观念的冲突,利益的纠葛,最终帮助家长找到与叛逆期孩子的相处之道。这种场景化跟踪记录式的呈现,原生态地揭示了家庭教育、亲子关系中最真实的一面。这种方法同样适合广播节目,这比主持人和嘉宾正襟危坐、一问一答的方式要生动、直接得多。另外娱乐元素必不可少,可以在场景中设置,也可以突出放大某一细节,自然而然地融入;第三,故事、知识讲述类少儿节目重点在声音的多元化上下功夫。故事的特点本身就是以声动人,要最大化地使用各类声音元素,让故事“活”起来、“动”起来。 三、强化品牌运营、拉伸延长服务链条
   近几年,儿童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重点集中在教育培训、娱乐及服装、零食等方面。广播电视少儿节目可以在品牌化的基础上进入儿童消费的各个领域,将节目由线上延伸到线下,由产品延伸到服务、由受众延伸到用户,实现节目、受众、社会化资源的重新整合。
  在国外,很多少儿电视频道的营利模式都是以销售版权和衍生产品开发为主。以美国为例,1979年全球第一个少儿频道尼克罗迪恩成立,经过40年的发展,如今每年其衍生产品的开发收入达到10亿美元,有主题公园、杂志、剧院、视频、游戏等等。国内少儿电视节目也日益注重产业链条延伸,像北京的卡酷动画频道、上海的哈哈少儿频道都有自己的商店、玩偶玩具,哈哈少儿频道还将目光投向平面、演出、培训等方面。
  广播少儿节目同样可以借鉴电视媒体的做法,以品牌节目为抓手,在新媒体运营、衍生产品开发、产业链条延展等方面进行更多探索。以自媒体音频节目《凯叔讲故事》为例,其盈利模式主要有两种,内容付费及其拓展出来的电商服务,儿童图书、故事动画片等产品,其用户规模已经超过 600 万人,成为国内领先的儿童内容品牌。演艺培训也是少儿广播节目可以提供的延伸服务,少儿广播节目可以利用自身的市场资源优势,开展朗诵、合唱、舞蹈等培训课程,在如火如荼的教育市场分得一杯羹。此外,亲子教育咨询服务、心理健康工作室等都是少儿广播可以涉足的领域。由此可见,少儿广播应以内容为营销的出发点,以服务为营销的落脚点,将触角伸向儿童市场的方方面面,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型升级。
  四、小 结
  少儿广播节目有着特定的目标人群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垂直细分节目内容、丰富创新表现形式、拉伸延长服务链条,才能打造独具特色的精品节目,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刘波维.电视综艺节目垂直细分传播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8).
   [2] 孙向彤.移动互联时代少儿广播节目的垂直化发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6).
   [3] 李默.互联网环境下少儿广播发展思路探索——以儿童内容品牌“凯叔讲故事”为借鉴[J].中国广播,2018(4).
   [4] 李艳芬.在坚守中寻求突破——少儿广播的发展现状及思考[J].中国广播,2011(8).
   [5] 张菁.电视少儿频道的品牌建构和节目策略——以美国少儿频道尼克罗迪恩为例[J].南方电视学刊,2014(8).
  [责任编辑:武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396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