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宏伟
摘 要:文章主要联系我国考古团队在发掘现场的实际工作情况,对造成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害的材料特性因素、环境因素及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分析将不同因素产生的危害进行详细的描述,重点研究光、温、湿度及有机体、空气氧化与杂质侵蚀等主要的损害因素;之后根据分析、研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管理方案,有效地将文物发掘过程中损害的程度降低,希望为相关的文物保护单位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考古发掘;文物损坏;原因;保护措施
文物可综合体现一个历史时期的人文精神、文化艺术、社会经济等方面。且其还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风貌充分地展现出来,是一个民族文化内涵及精神体现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求考古人员在考古的发掘现场,一定要应用精湛的技术、最好的设备对文物进行挖掘。在实际的挖掘工作中一定要小心翼翼,尽可能将文物完整地挖掘出来。
受环境因素等影响,文物在出土时,其自身的材质、特点以及形状等很可能发生改变,使文物出现变质、变形,甚至出现损坏的情况。考古人员挖掘文物的重点及难点工作是将文物的本来风貌、文化特点保留下来。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各个城市建筑物也越建越多,交通也越来越发达,为考古工作带来一定不良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文物保护工作的时,要严谨再严谨,尽量保证文物的完整度。
1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坏的原因
1.1 文物材料特性因素
我们将古代陪葬及埋藏的一些物品称之文物。文物因长时间埋藏在地下环境中,大部分文物的介质都会或多或少地发生一些变化,且在地下都会遭受土里一些物质的腐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土地中有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附着在文物表面就会造成文物腐蚀。如青铜器以及铁器的表面都会有一定的化学物质存在,造成这一文物的腐蚀。文物一旦出土时没有加以保护,与外界自然环境直接接触,就会遭受到严重破坏,严重影响文物本身的价值以及历史研究的价值。
1.2 环境因素
1.2.1 光腐蚀
一旦文物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光的腐蚀会对文物的内部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影响文物中的有机分子,使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使文物本身的材料受到光的照射,与光中的介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文物产生大面积的腐蚀[1]。
1.2.2 温度与湿度
造成文物损害的关键因素是环境中的湿度以及温度。这两个因素一旦与空气结合起来就会使文物的材质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在文物出土工作中,周围的温度与湿度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越是存在文物的地方,温度越高,湿度越大。这是导致文物加速腐蚀以及变形的主要因素。此外,如果湿度在不断降低而温度在不断升高,会导致一些木质、旧金属、皮革类的文物出现脱皮以及裂缝现象。
1.2.3 空气及土壤中的酸、碱、盐等无机物
因为文物一般都埋藏在地下,所以出土之后或多或少会带有一些泥土。泥土中一般都含有酸性物质及碱性等有、无机物质。带有泥土的文物一旦与空气发生反应,文物就会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特别是使用一些金属材质制作的文物,如果在刚出土的时候不能将钙化土以及腐蚀物进行及时的处理,文物被破坏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此外,如今社会已发展成为工业化的时代,空气中常常出现酸碱等有害物质,特别是重工业地区空气污染的更加严重,空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这类酸性物质。这一物质一旦与空气中的水结合,就会出现具有高腐蚀性的酸性化合物,对文物的保护非常不利。它不但会使器具上的文字、光泽等外表失去原本的模样,情况严重还会导致文物本身遭到破坏[2]。
1.2.4 有机体
此外,外界环境中的霉菌、微生物等有害物质也是造成文物损害的主要因素。因为文物是长时间埋藏土地下面的,它与氧气等气体会存在一定的隔离,几乎不存在与有机体发生侵蚀的情况。但在进行挖掘的过程中,在文物表面的有机体,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催化。因如今工业废气的排放,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土地也存在大量的细菌及各种微生物,在不断地繁衍破坏文物,一定程度上使文物出现褪色、变色现象。特别是一些纸张以及织物类的文物,不仅会受到以上因素的腐蚀,而且还会有虫蛀等出现,危害文物,给文物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3]。
1.2.5 气体
一些织物以及纸质的文物一旦与空气中的氧气相接触,就会发生氧化反应。发生这一反应对文物造成直接的伤害就是变形、结构出现问题等。特别现在重工业的增多,空气中酸性物质增多,文物中的锈迹会逐渐增多,金属文物腐蚀的速度会逐渐地加快。
2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具体措施和优化策略
2.1 强化考古发掘组织前的文物信息及环境信息的分析与调查
在考古过程中使文物损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出土文物本身的原因,其次是考古发掘的环境。因此,在进行考古发掘前一定要严格地考察遗迹是哪个年代遗留下来的且文物的材质是什么类型。针对不同文物在出土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损害,提前制订抢救措施。此外,要对挖掘周围的环境进行全面的考察,主要考察周围的空气、温度、湿度以及光照条件等。只有了解周围环境,才可以有效地分析出具体应对措施;将挖掘过程中因人为因素及环境因素而给文物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才可使抢救措施制订得更有针对性、及时性,使抢救文物的效率有效提高,最大限度地保证文物的完整性以及历史性[4]。
2.2 出土清理、固化与现场抢救并行
因为文物是长期埋藏在地下的,地下有许多具有腐蚀性的微生物,文物一旦与这些微生物发生反应就会不同程度地给文物造成损害。所以,文物出土之后,一定要将其附着的物质清理干净。具体的措施是,首先使用一定量的乙醇与离水松土剂混合在一起,让土壤先变得松动。其次,在通过分析不同的部位使用不同的工具将文物清理干净。再次,由于文物在地下存放的時间久远,本身难免出现松散的情况。在进行清理前,一定要将文物进行加固。要根据文物材质以及特性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加固。假如要加固金属类的文物,就要使用环氧树将文物出现破坏的地方进行补救措施。如果加固一些比较精致的文物,就使用软一点的植物进行小心加固,保证在清理的时候不会散架。最后,在进行加固以及清理工作时,要提取完整的文物还有其文化信息的资料。挖掘出的文物,若因客观因素真的没办法进行修复时,要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封存,封存前一定要做到标记,然后送去实验室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修复[5]。
2.3 提高文物表面封覆材料的利用水平
首先要给文物提供一个非常良好的密封环境。要想文物的密封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必须使用科学有效的密封材料。以前科学不发达的时候,文物后使用的密封材料是普通的保鲜膜或者黑色的塑料袋。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利用真空抽装机以及制氮机,使用密封与无氧相结合,将文物原本的风貌最大程度保持。
3 结束语
将文物呈现出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最大程度地保留,是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抢救工作最主要目的。只有将考古发掘工作现场保护好,才可以为今天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从而为历史文明的溯源与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重要贡献[6]。
参考文献
[1]王丽梅.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6(20).
[2]徐浩.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9).
[3]常晓磊.摄影在考古发掘中的作用及方法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3).
[4]刘彬.呈现解析述评——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视频报道的三个维度[J],电视指南.2016(12).
[5]刘彬.呈现·解析·述评——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视频报道的三个维度[J].声屏世界,2017(2).
[6]王培娟.关于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探讨[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1).
【作者简介】张宏伟(1974—),男,助理馆员,研究方向:考古发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754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