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与非遗传承的融合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2019年初《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把职业教育摆在了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職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等教育对接,将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遗”传承人请进课堂,推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和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改革,以及助力文旅企业转型升级等方式,增强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有效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
【关键词】 职业院校;非遗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一、职业院校与非遗传承存有契合点
(一)发展目标相契合
传统技艺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项文化资源,但没有文化观念的指引,这种资源不会转变为文化产品,也就无法体现其价值。而通过“经典的当代化”和“经典的时尚化”,将当代艺术、当代设计的理念与传统手工技艺相结合,就可以为传统非遗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借用文化创意产业的模式来进行产品开发与制作,能够提升传统手工艺品内在的文化价值。职业院校非遗教育可以通过培养具有深厚文化素养、精湛专业技艺、自主创新能力的非遗传承人,实现辐射全社会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宗旨,还能以此解决传承人年事过高、传承人才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扩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人群,夯实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传承基础,提升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生命力。
(二)发展基础相互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中经过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创造出来,并世代流传下来的灿烂成果,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烙印和智慧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精湛的传统技艺、深厚的民族思维、独特的文化基因正是当代全球化、同质化时期所缺少的。非遗传承教育一方面是要让我国优秀精湛的传统手工技艺保留并发扬下去,更重要的是要赋予这些传统技艺新的时代风貌,创造出符合现代社会人们需要的物品。非遗传承既要提倡“向后看”,也应倡导“向前看”。“向后看”即以现代视角观察和重新认识传统非遗项目技艺上的难点和亮点,推动传统技艺的不断精深;“向前看”即通过“设计思维+文创开发+传统工艺”的方式打造非遗的时尚化;通过“经典技艺+文化赋值”的方式打造非遗的精品化。这些都要以技术技能为基础,职业院校在推动非遗传承方面的独特优势便显得尤为突出。
(三)发展内涵相融合
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其产生的历史渊源,从中我们可以追寻到一个民族、一个区域发展的独特轨迹。人文精神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为文化,它贯穿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并随着时空转换及社会实践领域的拓展而与时俱进,其力量融合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中,浸蕴在先民遗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的如坚韧质朴、忠勇爱国、宽厚包容、求实创新等人文精神和文化印记,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匠精神”的认识和了解。职业院校可以把非遗传承与立德树人相结合,将非遗传承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为学校的内涵发展打开新局面。
二、台湾非遗传承保护的经验和启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台湾被称为“无形文化资产”,台湾非常重视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来保护和传承“无形文化资产”,其“无形文化资产”因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而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从而得以很好地保存、传承和发展。台湾在非遗传承方面的经验做法,对于我们当前的职业教育极具借鉴作用。
(一)台湾对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对于文创产业而言,创意是关键,文创产业能否长足发展,重点在于有没有优质的创意。对本地文化产业升级的重要策略就是通过文化创意,将抽象的文化精神商品化、具像化、产业化,从本土的文化根源出发,对地域文化进行转化和开发。台湾文创产业的成功就在于对本地文化的创意转化。如台湾通过将皮影戏进行工艺品开发、对年轻人喜爱的乐高玩具进行授权等方式,将大众不太熟悉的地方剧种带入他们视野,甚至做成颇受欢迎的旅游伴手礼,带给游客很好的文旅体验。
(二)台湾对非遗的创新性发展。首先,台湾文创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文创扶持基金的支持。政府虽然不是文创产业发展的主导者,但是他们保证其有足够的财力。政府文创基金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文创产品的唯一性和独创性,因此具有良好的效力和效益。其次,根植于社会多种文化土壤。台湾文创产业发展的土壤多种多样,不仅包含中华文化和原住民文化,还夹杂有一些国外先进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杂交优势,具有博采众长、不拘一格的特点。最后,政府搭台、文创唱戏、企业运作的机制。台湾拥有诸多的文创产业园、文创集市、文创基地,它们都是台湾文创产业重要的“孵化器”,其一步一步的发展都得益于这种有机的运作机制。政府通过个性化场景环境的营造,用较低的价位出租摊位,吸引有生产能力的手工艺者来此销售,选择交通便利的位置形成周末艺术集市,再不断地衍生出各种与文创有关的产业链,使得文创产业在一个有利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三)台湾文创产业蓬勃发展的启示。一是争取政策层面的支持。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早在2002年就被列入重点发展计划,主要围绕“环境整备”“人才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扶持”三个区块,同时还专门设置了“创意产业项目中心”作为政策推动的执行机构,以配合三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无形文化资产的产业化奠定了扎实基础。二是重视非遗产业发展。台湾无形文化资产的产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早,文创产业比较发达。一些非遗产品经过创新创意设计加工,利用市场运作,投放市场,广受欢迎,带来了经济效益。三是完善文化产业结构,均衡文化产业局域布局。台湾的表演业、传媒业、工艺美术业等文化产品的生产和营销体系都比较成熟,在市场竞争中优势较高,在相对成熟的市场体系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结构。
三、职业院校与非遗传承融合发展的图景构建
(一)将非遗传承教育与职业院校办学模式相融 职业院校在开展非遗教育时,应当结合当地情况挖掘具有特色的非遗文化,并调查市场上非遗文化开发工作进展情况,积极与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合作,在校外设置教学示范基地,并调整职业院校具体专业方向,对涉及非遗保护等专业采取更多灵活的方式开展教学;可以通过挖掘本校的科目优势以及当地非遗传承人群的现状和需求,构建非遗教育体系,在支持地方非遗传承的同时带动自身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相关职业院校可根据学院的优势学科、项目情况以及传承人群等设立更为恰当的非遗研培项目,借助与相关非遗机构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设计专业性、实用性更强的创作实践课,并积极创办非遗物质文化大讲堂,基于当地传统工艺项目发力,开展覆盖面大的、有助于当地脱贫致富的非遗创业项目,根据相关项目针對性地培养传承人才。
(二)将非遗课程体系与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相融
在课程设置上,既有用来“强基础”的技艺传承教学课,也有用来“增学养”的专业知识课,既有用来“拓眼界”的观摩交流课,也有融入生活设计的创作实践课、梳理传承体系的传承人讲座和构建交流平台的成果展览。一是建设非遗通识教育课程,关注非遗的历史渊源及其思想内涵和文化本质,满足专业非技术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并积极开展覆盖面广、内容丰富的非遗保护通识教育课程,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培养。二是构建非遗传承专业课程体系,职业院校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挖掘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注重将非遗技艺传承“嵌入”相关课程,将当地非遗技能传承和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的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体系相结合,并引入市场上著名非遗企业的相关非遗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实现以就业为导向开展非遗传承的精品课程;以保护和传承民族特色非遗、传授非遗技艺、促进就业创业、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导向,积极构建“非遗进校园、技艺进专业、大师进课堂”的非遗课程教学体系,通过以文化人、传艺立德,着力培养年轻一代非遗传承人群体。
(三)将非遗教育师资建设与传承人群培养相融
在职业院校推进非遗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还应当注重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科学化以及传承人培养模式的科学化。目前,高职院校缺乏具有非遗专业背景、专门从事非遗教学的教师,因此,职业院校应当着力建设由非遗传承大师和学校专业教师组成的非遗传承教育教师队伍,既保证传承工艺的实操性,又融入新的指导理念和跨专业融合。首先,职业院校应当聘请当地非遗大师为本院名誉教授,开设非遗大师讲堂,使学生亲自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也扩大非遗技艺传承的覆盖面。其次,从事非遗传承教学的教师应该提升其教学能力、专业水平、非遗传承经验等,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和非遗传承人共同制定专门的适合当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方案。同时,改善原有的“师徒制”模式,规范形成“学院派+师徒制”特色教学模式,真正促进非遗文化在职业院校传承与发展。最后,还应当定期开展非遗民间艺术类课程师资队伍研讨会,借助教师教育实践以及教学研讨,培养一批集保护、科研和传承为一体的专业教师队伍。
(四)将非遗成果转化与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相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地域文化的精粹,职业院校通过积极开办适应市场需求、符合时代特点的校办产业或实训基地,将非遗传承与文旅创新结合起来,将刺绣、唐卡、剪纸、服饰等工艺制作和民族歌舞等非遗推向市场、推向社会、推向游客。鼓励师生在传承非遗文化基础上结合教育目标进行创新,在内容以及载体等方面对非遗及其技艺进行创新创作,设计并研发符合市场需求、契合时代审美的非遗衍生产品,促进当地文化旅游市场的发展及繁荣。除此之外,职业院校还应当注重非遗成果展示活动的开展,借助与地方企业的结合积极普及非遗知识,展现地域文化魅力,进一步促进当地非遗项目的成果转化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建新.非遗传承与创新职业院校应发
挥独特作用[N].中国建设报,2019-02-20
(006).
[2]庄西真.创新·指南·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解读[J].教育与职业,201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006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