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完成扶贫任务,全部贫困县、贫困乡、贫困村全部摘除贫困帽子,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①。在新的历史时期,对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需要突破当前扶贫模式形成的路径依赖,调整政策安排以满足区域性扶贫治理的现实需求②。十三五期间,扶贫攻坚问题是阻碍发展的最大困境,只有不断探索脱贫攻坚模式,才能确保完成2020年全面同步小康的艰巨任务。在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选择适合脱贫攻坚的有效实施模式,建立可推广的脱贫攻坚机制,拟探索符合脱贫攻坚有效的模式做一些研讨。
  关键词:精准扶贫模式;脱贫攻坚;路径选择及探究
  一、 精准扶贫工作的基本内涵与做法
  精准扶贫是指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③。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条件,通过一系列合规的程序把扶贫对象识别出来④。
  为了贯彻脱贫攻坚的精神,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深度贫困地区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脱贫攻坚政策,提升干部业务能力
  对脱贫攻坚的政策,组织传达学习,使脱贫攻坚的一线干部迅速凝聚思想共识。一线干部学习脱贫攻坚政策进入常态化,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政策能力。围绕“三率一度”、“五个一批”、“六个精准”、“七个不能退”等开展培训工作,使干部职工充分理解政策,做到应知应会,对自己工作的政策烂熟于心,用政策指导自己的工作。
  (二)党建工作,夯实脱贫攻坚战斗堡垒
  “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党建扶贫思路,着力抓好队伍建设、提升干部能力、强化干部堡垒作用。
  (三)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破解贫困群众致富瓶颈
  各贫困地区以脱贫攻坚子基金为杠杆,充分撬动和吸收各类资金资源,大力实施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
  二、 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实施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方式的重大工作创新,也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和着力点。虽贫困地区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一) 扶贫农户识别不精准
  基层根据贫困标准来确定贫困群体,而扶贫标准通常依据上年度家庭年人均纯收入来确定。会产生下列问题:一是现阶段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识别显得困难;二是致贫或脱贫是个动态变化过程,我们信息及管理机制难以及时跟上;三是部分贫困户存在好逸恶劳、赌博酗酒、因子女不尽赡养义务致生活无着者被纳入扶贫对象,从而带来价值导向错误,出现争当贫困户,产生攀比和等、靠、要的心理。这些问题增加精准识别难度。
  (二) 驻村工作帮扶措施不到位
  驻村工作队主要是由各帮扶单位派人组成,但由于帮扶单位不同,帮扶效果不一样。有的除人力帮扶外,还有资金帮扶;有的用项目帮扶,如发改、财政等,但驻村干部争取相关项目和资金到自己联系村进行帮扶,需要依靠驻村干部的关系资源,但这些帮扶措施是非常有限的⑤。
  (三)产业扶贫内生动力缺乏
  贫困地区普遍存在地形地势不好,开发利用率低,不利于集中连片开发和机械化作业;大量劳动力靠外出务工谋生,留家主事的多为老人和因残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群众,不能有效参与到脱贫中去,带动力不高,示范效应弱。
  三、实现精准扶贫工作的路径选择及精准扶贫模式探究
  (一)建立精准扶贫识别方法
  精准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条件,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贫困户识别出来。一是开展贫困人口漏评、错评错退专项治理工作。二是精准实施帮扶措施。结合贫困对象实际,以户为单位制定《 “一对一”贫困户帮扶计划》。三是开展贫困户分类统计工作。重点针对民政兜底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彻底排查,对其进行精准动态管理。四是精准制定退出计划。围绕 “两率一度”, “五个一批”, “六个精准”,“七个不能退”,对拟退出人员逐一审核,精准制定退出计划⑥。
  (二) 完善驻村干部考核机制
  各极贫乡镇严格执行四位一体干部管理机制,坚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要求定期学习。督察组应建立正面或负面清单,及时进行研判,作为驻村干部星级评定,差额报酬的重要依据;对包村干部的督查,按照《干部管理细则》考核量化,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 创新扶贫方式、多角度加强推进精准扶贫模式探究
  贫困乡镇围绕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等,深化产业革命。这八要素即是工作流程,也是工作方法,提升产业落地的精准度和有效性⑦。各乡镇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一是一业为主、多业共生的发展模式
  各极贫乡镇以产业脱贫为根本,根据自身的地理环境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主要产业。按照“全产业链发展、全要素连配置、全利益链链接、全生态链建设、全责任链落实”的方式主攻主要长效产业。同时兼顾发展短效产业,有效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二是校农结合模式
  该模式采取“村两委+学校+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村两委建立合作社,农户用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种植特色蔬菜、发展养殖等解决贫困户务工,向学校配送各种农产品和畜产品,这种模式有效解决销售难等问题。
  三是子基金种植推广发展模式
  各极贫乡镇优化子基金管理使用顶层设计,加快使用进度,充分发挥基金效益,让搬迁群众长期分红,稳定增收,加快各极贫乡镇种植产业发展,真正助农致富。
  总之,贫困地区的如期脱贫关系到我国的发展目标,探索极贫乡镇脱贫攻坚模式路径选择不仅可解决当地居民的贫困问题,有利于增强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更有助于极贫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注释]
  ① 《全国“十三五”异地扶贫搬迁规划》,人民网-扶贫频道 2016,9,22.
  ② 張琳.《连片特困地区扶贫中的跨域治理路径研究》 中州学刊 2013,4期
  ③ 李亚玲 《 精准扶贫的内涵及其实施困境》 经营管理者 2016.9
  ④ 葛志军 邢成举《精准扶贫 :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 贵州社会科学,2015,6.
  ⑤葛志军 邢成举《精准扶贫 :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 贵州社会科学,2015,6.
  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6)64号 2016 .11.25
  ⑦ 姚启超,《用好产业八要素》 贵州日报 2018.4.4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三五”异地扶贫搬迁规划》,人民网-扶贫频道 2016,9,22.
  [2]张琳 《连片特困地区扶贫中的跨域治理路径研究》 中州学刊 2013,4期.
  [3]李亚玲 《 精准扶贫的内涵及其实施困境》 经营管理者 2016.9 下期
  [4]葛志军 邢成举《精准扶贫 :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 贵州社会科学,2015,5期.
  [5]葛志军 邢成举《精准扶贫 :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 贵州社会科学,2015,5期.
  [6]刘解龙 《经济新常态中的精准扶贫理论与机制创新》 湖南社会科学,2015,4期.
  [7]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6)64号
  [8]姚启超《用好产业八要素》 贵州日报 2018.4.4
  (作者单位:中共黔西南州委党校,贵州 黔西南州 5624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068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