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小学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小学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事关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未来,是重中之重。我国中小学办学体制在不断改革中逐步发展演进,20世纪末我国中小学开始实行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并且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即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改变了学校师生员工的教学理念,改善了学校的管理体制。但目前中小学办学体制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育办学体制改革。
  关键词:办学体制 教学改革 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4-0154-02
  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深刻变化的不仅有教育事业管理体制,同时还有运行体制。对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市场化运作。过去单一的公立公办中小学办学模式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公立公办、公民合办、民办等多种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并存的模式。目前,这种多元化办学体制的格局仍处于不断变动和发展之中。
  一、中小学教育办学体制的形成
  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的办学体制指的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主办者是谁,其中涵盖办学的投资主体是谁,办学形式是什么,管理主体又是谁,等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政府是我国中小学唯一的办学主体,学校全部都是公立公办的,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公民合办学校。同时,由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各级各类学校,这体现了在教育领域国家高度集中管理整个社会的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发生深刻变革的是经济,同时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走向瓦解,开始建立并迅速发展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格局开始逐渐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就使得基础教育赖以依存的社会经济基础发生了重要变化,也使中小学教育的办学体制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
  (一)中小学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历程
  在传统教育理念里,办学总是“官学”与“私学”并存的,而“私学”因为其方便入学,在教育里所占的比重甚至远远大于“官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伴随着国家对资本主义私人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教育领域通过“保护私立—维持私立—接管私立—取消私立”的步骤基本实现了对基础教育的社会主义改造。至1957年,全国基本形成了统一的公立公办中小学的发展格局,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时,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实际状态,基础教育單纯依靠政府财政远不能支撑基础教育的现有规模和持续发展的要求,这就导致了我国教育投入长期处于资源不足的状态。从客观上决定了基础教育学校必须从单一依靠政府的财政性投入,转向以依靠政府为主的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改变学校对政府投入的依靠,促进学校以自身努力争取社会的多渠道投入。而政府则要向学校放权,使学校资源的所有权与管理权渐趋分离,并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提高学校对其占有资源的使用效率,这样才能形成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与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行校长负责制齐头并进的局面。改革开放后,国家对于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开始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提倡的方针。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以国家为主,充分调动公社生产队、厂矿企业等方面办学的积极性,还要鼓励群众自筹经费办学。”1985年,中央决定对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的同时,明确指出“地方要鼓励和指导国营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改革开放使得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老百姓的物质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公办学校提供的基础教育,既无法满足一部分先富起来的阶层对教育消费的需要,也远不能适应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对优质基础教育的需求。1993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指出“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办公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凡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办学形式,均可大胆试验。在民办教育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这一系列的政策为社会力量办学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依据,在这个前提下,社会力量办学得到了迅速生长和发展。办学体制的改革由点到面,由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到内地,渐次铺开,使中小学的办学、投资以及管理主体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局面。我国基础教育的办学主体构成、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中小学的办学模式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市场取向的改革,中小学教育领域的学校构成已初步形成了包括公立公办、民办、公民合办等在内的多种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并存的格局。
  为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许多地区加紧学校布局结构的调整,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小学和薄弱初中被撤并,学校办学规模更为集中,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许多地区建立分片、分区的学校共同发展和教师共同发展的机制与平台。教育行政部门出面,要求名校负责挂钩2—3所农村小学或薄弱初中,全面引进名校管理与教学模式,教师对口支援和帮扶,教学活动和教育研究共同开展,教学资源和教育资源共享。
  (二)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的初步成效
  从中小学自身的改革与发展来看,这种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给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现行多元化办学体制在实行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如下:
  1.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民办学校起步即处在“体制”之外,办学自然比公办学校要自由得多。即便是公民合办的“转制”学校,学校转制以后,一般也都有完整的用人自主权,教师流动性大,有利于留住优秀人才。学校用多少人,聘请多少人,都自己做主,彻底改变了一般公立学校普遍存在的人浮于事的现象。
  2.改变了学校师生员工的理念
  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核心利益在于有足够多的优质生源,而靠什么吸引优质的生源则是学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广告宣传固然可以取得一时的效果,但是长久的生源必然是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所决定的。一所学校的声誉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而必须依赖全校的师生员工长年累月的努力和勤勉之功,教师无疑是最关键的因素。学校的生存问题摆在面前,就使教师将自己的利益和学校的生存、声誉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师生员工树立了教学质量为本的理念。   3.改善了学校的管理体制
  由于政府较少干预民办学校,使得民办学校可以自主规划自身的发展,发挥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寻求办学发展的空间与途径,创办出自身的教育教学特色,从而为改变“千校一面”的办学状况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现行中小学办学体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实行多元化办学给传统的办学模式和学校管理带来了诸多新的变化甚至冲击,这也使得单一的公立学校体制下被忽视或掩盖的问题开始显露出来。
  1996年6月,上海市民办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提出:公立中小学转制试点工作的核心是通过教育资源的重组,转变投资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但归根结底学校的性质必须是政府所有制性质。
  民办的“转制”学校和公立学校的区别在于:在不改变国有所有制的前提下,民办学校的资金筹措、校长教师招聘和学校内部管理具有自主权。
  九年义务教育在我国已经普及,期间暴露出了一些突出的短板,特别是在巩固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方面。突出体现为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不足,限制了海内外资金和社会力量的进入。课程资源匮乏,经费不足,城乡差异明显,部分课堂教学存在单纯追求形式的现象,教师发展缺乏专业支持。
  三、中小学教育办学体制深化改革的思考
  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城乡免費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迅速,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基础教育的公平程度明显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推进;基础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教育贡献力度明显加大;素质教育取得明显进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开放,办学体制、管理机制有所创新。
  中小学教育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进行改革,是教育工作者重点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规律及其组织机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属性进行深入探讨和准确定位,才能使改革健康有序地进行。
  改革开放使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受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办学体制以及管理体制的弊端就日益显露出来了。目前的民办学校试点既带有传统教育体制的浓重痕迹,又在探索中形成新的学校发展机制与教育管理机制。它既享受了公办教育的优越性,承担着极小的社会风险,又得到了改革的实惠,学费收取远高于公立学校。对此,传统的公立学校和一般的民办学校难免会产生待遇和政策方面不公平的感受。由于原先在对学校的管理上,政府干预过多,使各类学校既无发展的动力,也无提高效率的压力,缺乏必要的自主权,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教育在择业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加大,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极速膨胀。但是,我国优质教育资源普遍短缺的国情,决定了能接受高质量教育的学生十分有限,于是产生了在公办民办之间、公办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择校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国家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拓宽教育经费的筹措渠道,加快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步伐,以改造薄弱学校为重点,缩小学校间的差距,从而促进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王炳照,施克灿.中国教育改革30年:基础教育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何芳,赵丽英,舒亚玲.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3]陈少远.三问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EB/OL].( 2016-08-30).http://www.jyb.cn.
  责任编辑:张正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075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