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杨朱与伊壁鸠鲁思想之异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杨朱,战国时期道家杨朱学派的代表人物,生平已不可考,他的思想是产生于社会动荡时期的一种个人主义思想;而在相似时期的古希腊,也有一位持个人主义思想的哲学家,他就是花园学派的伊壁鸠鲁。二者处于相似的背景环境之下,其学说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相异之处。从二人思想介绍着手,分析杨朱和伊壁鸠鲁作为同样个人主义的思想的异同之处。
  关键词:杨朱 伊壁鸠鲁 个人主义思想
  中图分类号:B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1-0226-02
  同样是在各自哲学史上闪光的个人主义思想,伊壁鸠鲁的思想经过近现代的挖掘,被重新考量研究,而杨朱的思想则被分解于各派之中。二者虽有相同之处,但内里还是有巨大差异的,也正是这种差异,造就了两个学说今日不同的命运。
  一、杨朱思想分析
  杨朱的生平已不可考,只知道是战国时期的人,《孟子》中有写道,“天下之言,不归杨,即归墨”。可见,杨朱学派曾是和墨家学派共分天下的显学,虽然现在杨朱所说、所写已基本不存于世,但是其思想痕迹在老庄之中还可以找到。《孟子》《韩非子》等书对其主要持批评、拒斥的态度,从中也可以梳理出杨朱思想的两个方面:“为我”和“重生轻物”。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就算是拔一根毫毛就可以对天下有利,也绝不会去做。这是对杨朱思想最常见的一个概括,出自《孟子》卷六,这里孟子对杨朱的批评主要是在义利观的问题上。孟子之儒家一派本就有义利之辩的问题,孟子讲“重义轻利”,而杨朱显然更看重个人的感受,对所谓“天下大义”持怀疑和否定态度。这种心态是与当时动荡的社会政治生活相契合的,也是与《列子》推测的成书时间,即魏晋时期的社会状态相符合的。
  对于与自己学说有冲突的杨墨两派,孟子的态度是“拒杨墨”,因此在孟子这里,对杨朱的思想描述更为极端些。韩非则相对温和,但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杨朱进行了批评,“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以为重生轻物之士也”。这里韩非的理解与孟子就有了明显不同,韩非认为人本性是好利的,人的行为都是为了获取某种利益,但又要避免自己受伤害,因此君主要准备好“良田大宅”“爵位俸禄”,以换取民众为自己卖命。但是这样的做法对杨朱这种“重生轻物”之士显然是没有用的,如果人人都学杨朱之法,对君主给予的物质利益不加考虑,更不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生命,那么国家早晚将会陷于危亡之中。
  由此可见,孟子和韩非对杨朱的批评,主要生发于杨朱的思想与二者的学说有冲突的地方,但我们也因此对杨朱的学说有了初步的了解:一方面是“为我”,也就是一种只顾及自我感受的利己主义;一方面是“重生轻物”,也就是关注自己的生命多于关注外界物质利益。由这种极其个人的态度,可以牵涉出两个常见的问题:一个是对待享乐的态度,一个是对待生死的态度。杨朱思想也被许多人误认为是一种极端纵欲的享乐主义。事实上,杨朱对待“人之欲”,更多持一种审慎的态度,出于“重生轻物”的思想,杨朱一派更重视对身体的保护以达到“重生”的目的,“重生非纵欲之谓,盖纵欲能伤生”。
  以上这些问题,《列子·杨朱篇》中都有涉及,与先秦时期的典籍互相照应,也可以看出在相似的政治社会背景之下,在秉持着相似的思想脉络、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魏晋人这里,杨朱学派重又回到了大众视野之下。在《列子·杨朱篇》中,魏晋人反观自身命运,借杨朱之名表达对自我处境的思考。
  首先是宇宙观的问题,杨朱一派之所以有这样的思想,与其对世界的看法也是密不可分的。“然而生生死死,非物非我,皆命也。”他们认为宇宙是盲目的,充满了偶然性,这种偶然性并非人力可以控制,这就要求人们接受命运,只关注当下,关注自身。同时由此还涉及生死观的问题,主要包括两点,其一是认为死是必然的;其二,既然死是必然的,那么对待生死,必然要达观,“且去当生,奚遑死后?”
  总体来看,杨朱思想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产生的一种个人主义思想,在“家国”“义利”等宏大命题之下,这对个人的关注也就显得极为可贵。
  二、伊壁鸠鲁的个人主义思想
  伊壁鸠鲁是晚期希腊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此时的希腊已是亚历山大征服后的希腊化时期,经历了多年战争,昔日支撑着希腊人的思想信念在逐渐分散。在哲学上,各派的思想家们也放弃了亚里士多德时期对形而上学问题的钻研,转而兴起了关注个人命运的、感性的个人主义思潮。
  这其中较早出现,也比较典型的就是伊壁鸠鲁的思想。他的思想直接来自于德谟克利特,继承了德谟克利特原子运动的宇宙观思想,但伊壁鸠鲁在其中加入自己的个人主义思想,认定原子有偏斜的运动,这就把原子从德谟克利特的机械运动中解放了出来,给了原子以自由和偶然性,也就说明了人是自由的,这是伊壁鸠鲁个人主义思想的第一个方面。第二,伊壁鸠鲁追求感官快乐,这也使他被看作西方享乐主义的源头,但这显然是对伊壁鸠鲁的一种误解。实际上,伊壁鸠鲁所追求的快乐与幸福,是身体的健康和灵魂的无烦恼。第三,在对待死亡的问题上,伊壁鸠鲁认为不应为此过度忧烦,而要坦然面对,“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还没有来临,当死亡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存在了。”
  三、异与同:两种思想之比较
  杨朱和伊壁鸠鲁,各自代表着一种个人主义的范式,他们既有相似的时代背景,也有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和语境下的差异。
  1.宇宙观和生死观的问题
  二者都承认偶然性的存在,都认同死是必然的,都认为对待死亡,人应该坦然面对。但不同的是,伊壁鸠鲁所说的偶然性,是在德谟克利特的必然性思想中为人的自由而寻找出路;而杨朱所说的偶然性,则更多强调面对偶然性,人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在这种情况下,人除了关注自身命运,乐安天命之外也就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可以做的了。而伊壁鸠鲁则认为,如果说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必须忍受让他痛苦的、不幸的命运,那么死亡就带走了这种可能性,当一个人已被死亡剥夺了生命,那么他生前的命运已经无关紧要,死后的一切我们不得而知,也无需烦恼了,因此对于死亡,坦然去面对就好。——由此可以看出,在宇宙观和生死观问题上,杨朱明显持一种悲观的态度,而伊壁鸠鲁则是乐观的。
  2.关于享乐主义的问题
  二者同样都被看成享乐主义的代表,同样追求快乐,也同样被指责为“纵欲”思想的代表。面对后一种指责,杨朱有“重生轻物”的思想,“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重点在于保全自己,注重生命的自我的感受,但同时要求不过分注重外物,这一点与伊壁鸠鲁相似;伊壁鸠鲁所谓追求快乐,在于保持一种自我满足,如果我目前只能吃粗面包,那对于更高级的美味佳肴,我也绝不羡慕,而是满足于自己的生活,同样是一种忽略外在物质的观点。但杨朱观点与此不同的是,他对“满足”的内容,做了详细的规定,“丰屋,美服,厚味,姣色,有此四者,何求于外?”也就是说,得到了这些,如果还想要向外求取,那就是一种贪得无厌的表现。相比起来,杨朱对“快乐”和“满足”,更看重的是物质利益层面,这也可以看作他“為我”的一个突出表现,而对于伊壁鸠鲁来说,则是通过精神层面去达到一种满足的状态。
  由以上可以看出,杨朱和伊壁鸠鲁的思想,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有很多相似之处,内里还是十分不同的,如果说前两点中,社会背景还只是模糊的影子,那在二人的政治观点中,中西方的差异就比较明显了,但最终,二人的思想还是“殊途同归”。
  四、结语
  总体来看,杨朱和伊壁鸠鲁的个人主义思想,都看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同的是,杨朱所要达到的是个人利益与外在的权势、名利的平衡,只要保持这样的平衡,那么天下不需要君主的统治也可以很好地运转。更进一步的说,正是君王们为了自己的统治,所宣称的“忠”“义”“利”等思想,让这个社会大乱。而对于伊壁鸠鲁来说,社会的大乱在于旧有秩序的崩塌,城邦的集体政治信仰已经崩塌,人们所能做的就是共同签订一个社会契约,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同样是依靠个人运转的社会,但二人最终还是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责任编辑:张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197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