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会贯通:信息时代下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强调技术性专业教育,往往忽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但通识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解读,剖析我国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的定位,探讨其在信息时代下的教学模式,需从线上、线下共同开展,理论、实践两手都抓,通识、专业教育融会贯通,才能实现艺术设计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信息时代;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
2014年3月中国教育部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所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国务院特别提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应用型高校设计艺术专业强调技术为先,突出专业教育的针对性。与此同时,将出现一个问题,即通识教育的弱化。甚至对于许多艺术类考生而言,除高考前参加过集训班外,几乎无任何美学积淀,虽所学专业为设计艺术类,但并无美学、艺术史常识。进入高校后如若完全忽略与美育相关的通识教育,则会使专业教育与市场对接时出现作品媚俗、空洞及模式化等问题,对整个社会设计艺术的人文精神、审美品位、美学水准提升不利。因此,如何平衡通识与专业教育,在应用型高校开展不同于研究型大学的美术通识教育对该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解读《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艺术设计专业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定位
(一)普通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
201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其中规定了艺术设计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开篇将设计定义为:“人类的创造性智慧应用于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生产的行为”。该定义包含两方面内容:其一,设计是一种物质产品生产的行为,设计行为的最终结果是精神生产的物质载体,决定我国高等院校本科阶段的艺术设计专业定位应极具应用性;其二,它也是精神产品生产的行为,属于马克思提出的“精神生产”范畴,决定设计这项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它应承载着人类创造性智慧与思维。
《国标》专业类培养目标为:“设计学类专业培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领先的审美判断、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设计思维、表达、沟通和管理技能,能从事设计研发、推动专业发展、承担设计教育、相关研究工作,具备自主创业能力,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设计专门人才,以及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多种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因此,“复合型应用人才”是艺术设计专业最终的培养目标,这意味着既不同于高职、高专类的职业性、专业性教育,也不同于以科学研究为主的研究型大学其他专业,各类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更应根据《国标》培养目标,结合自身专业特色,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索,既需要突出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又需要突出设计研发的专门性,人文性与技术性并存应是艺术设计专业應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
(二)普通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解析
《国标》设计学类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大类课程组成。
第一,通识教育为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类、理工类以及艺术、体育、科技、外语和计算机知识等课程。
第二,基础教育课程为各设计类专业通用的公共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由基础理论教学和基础实践教学两部分课程构成。课程内容主要包含四大类:一,专业历史类(中外设计史或地域设计史);第二,设计概论类;第三,设计基础类(构成基础、造型基础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等);第四,创意思维类。
第三,专业教育课程为专业知识传授及能力训练课程,由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组成,内容包括各专业领域的课堂授课、社会实践、岗位实习和职业实习(包括面向生产与市场的应用实践性课程以及社会活动)等。
课程设置中谈到:“通识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公民意识、责任意识、科学意识和艺术品位。除教育部规定开设的课程之外,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设包括中外文化通史、艺术史、科技史、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内容的通识课程。”
根据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教育部在该学科建设发展中分别在通识教育部分、基础教育部分的理论教学环节中均有提到应该开设艺术史、设计史及美学等提高学生人文意识与艺术品位的文史类课程。
(三)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设置特征
有条件的院校,或者说以科学研究为重的院校可以在通识课中多增加文化通史、艺术史、美学等课程,在基础教育的理论教学环节增加设计史、设计概论等课程。但在应用型高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多数学生均区别地对待每门课的学习,开设文化通识、艺术史、美学及心理学等通识课程时,学生将其视为与专业课不同的副科,出现学习效果不易检验、后续设计难以衔接、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各大院校又恰逢应用型建设改革,于是大刀阔斧地砍去或压缩看似没用的通识课程。学生除了专业教育,能得到的通识教育少之又少,实则有悖于《国标》对设计学类教学质量课程体系的指引与要求。
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需从基础教育部分的理论教学环节中找突破,进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会贯通,在理论教学环节中突出强调专业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通识教育,使学生将专业通识课真正内化为自身专业素养的积淀,为后续专业类课程做好应有的铺垫,完成理论与实践的转化。
二、通识与专业教育之交融——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探究
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研究”课题,对国内外许多重点艺术院校进行基础调研并召开相关论题研讨会,出版了该研究的重要前期成果《会通履远一一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研究》,对艺术与设计专业通识课与专业课的教育提出了“会通”精神,值得借鉴。宗娅琮在《“博雅美术教育”的深意》一文中说到:“进入21世纪……学科的分化,意味着专业程度的深化,但是如果一味地分化反而割裂了学科内容之间天然自我探索和创新能力,出现基础性或者说根基性的弱化。”可见,过分专业化的训练可能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的减弱。哈佛红皮书中也提到专业教育“要尽可能地将其通识精神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去。” 因此,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类课程应寻找其适合应用型高校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导向开展教学改革,将通识教育融会贯通到专业教育中,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其重要性、理解内在知识、培养应有能力、提升专业素养,使该类课程的开设真正达到其意义与价值。具体教学模式如下:
(一)德国包豪斯基础课的借鉴——经典案例分析式教学模式
德国包豪斯是设计教育院校的源头,其教学模式一直对全球设计教育具有借鉴意义。包豪斯对设计领域最大的贡献正在于其基础课的设置。我国现代设计基础的三大构成理论则是源于包豪斯,除此之外,包豪斯的基础课程还包括形式分析的课程。从伊顿开始,一直到纳吉、康定斯基等基础课教师均有该类课程的开设,即对经典的艺术作品进行图解文论式的详细分析。这种分析方式能使学生在学习经典案例作品时,真正有所思考,从“听史”到“思论”,正是学生学习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这种方式可用于设计史、设计概论等传统意义上的纯史论类课程。比如在学习新石器时期彩陶特征的内容时,如果是机械传统的讲授模式,学生则需掌握半坡、庙底沟、马家窑、马厂及半山等时期的纹样与器型特征,以抽象的文字记忆来掌握该部分内容。而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要求学生自行搜集相关图像资料与文献资料并以图解文论的方式呈现,学生提取纹样和器型的过程则是一种图像式分析与学习的结果,这种形象的、视觉的方式更适用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也能成为日后设计实践时的元素积累素材库。
(二)实践任务为导向的史论通识课内容改革
近年教学改革实践中,“翻转课堂”“对分课堂”不断被提出,终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转换角色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艺术设计专业的史论课程,因学生对传统的理论讲授、理论学习提不起兴趣,缘于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故结合应用型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大环境,在史论类课程中适当增加实践任务环节,将使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积极组织学习活动,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定势思维,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既毋需专门增加通识教育学时,又增加了传统史论通识课程的趣味性,解决了高校对通识教育鸡肋般的尴尬处境。
笔者在通识课《美学与艺术欣赏》课程改革被删剪后,将其内容融入原专业基础课《中外设计史》中,将两门课程合并为《设计史论与艺术欣赏》,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传统的教学内容以历史发展脉络展开,沿袭美术史的方式,教师按照时间线索、设计流派的发展进行讲授。冗长的史料容易使学习枯燥,虽有图片或多媒体形式的介入让其丰富不少,但学生仍是以被动接受为主,教师是授课的中心,教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少,学生仅为了通过考试而强行记忆,故教学目的没有真正实现。且因课时有限,教师只能带着学生“走马观花”似的走一遍设计发展历程,学生对具体内容的掌握也只能浅尝辄止,没有深刻的体会。因此,对于强调应用与实践为主的学生,“走马观花”不如“驻马看花”效果明显。因此,该课程将主要内容以实践任务为导向的专题形式展开,与地方博物馆建立了合作关系,部分课程在博物馆完成,增加了学生对实物的感知与情境性体验。学生对具体设计物有深入认识的同时,正是思维从“史”的学习转化到“论”的层面。
(三)专业实践类基础课教学融入通识教育
在藝术设计专业,构成基础、造型基础、设计思维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等课程属于基础课中的实践课程,占用学时大、涉及内容多,该类课程的教学中也应增加历史人文性,不限于空洞的技法和技能,而是结合艺术史、设计史、文化史的内容展开教学。比如克里姆特、康定斯基及蒙德里安等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融入点线面的构成训练中,将通识教育的知识运用到专业基础课中,具体途径可采取两种方式展开:
第一,采用“双师制”教学模式,效仿包豪斯教育体系中的“理论教师+工匠师傅”模式,将原本裁剪的通识教育课程融入基础训练中。
第二,增加不同课程任课教师之间的研讨交流,共同建构“专题课程群组”授课模式,专题之间相互联系,训练侧重点有所区分。
在通识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中,激发学生的共性与个性,实现培养应用性创新型设计人才的目标。
(四)线上、线下课程调节通识、专业之驳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然身处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大大拓宽,可以通过云课堂、微课及慕课等网络在线学习完成,且大众均可接受该类教育,具有确定内容的专业教育似乎不再像以往一样与大众保持着距离了。但如何选择、如何有效使用也需教师凭借经验合理安排。教师在授课前需进行严格的教学规范准备活动,对需学生课前、课后进行学习的线上课程进行统筹安排或资源共享,对线下活动进行合理设计与规划。
线下课程绝不可能被线上课程取代,而线下课程的传统功能也发生了改变,线下课程更多倾向于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共同教学,更应突出人的情感、思想与经验的分享,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有所进步和成长,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可以通过线上课程来完成,线下的教学活动能够在通识与专业教育之间起到调节与平衡作用。
应用型高校设计艺术专业强调专业教育的同时,应该将通识教育与其融会贯通,从总体框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成绩测评等多方面进行宏观规划,具体操作以线上、线下共同开展,理论、实践两手同抓,通识、专业才能真正融会贯通,实现信息时代设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责任编辑:杨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宗娅琮.“博雅美术教育”的深意[J].美术观察,2015,(05):22.
[3]胡钟华.通识教育与艺术人才培养——兼论中国美术学院会通精神的理念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9,(08):33-37.
[4]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7.
[5]哈佛委员会.哈佛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5.
*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云计算背景下高校设计艺术类通识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究”(课题编号:GH-16113)、太原工业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提升工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高校设计艺术专业美术通识教育模式探究”(课题编号:2017YJ15)、太原工业学院应用型课程建设“实践任务驱动下《设计史论与艺术鉴赏》应用型课程改革探究”(课题编号:2018YJ86Y)、太原工业学院“大学文化”研究专项 重点项目“校园文创品设计研发与商品化路径研究——太原工业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17RWZX01)的研究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403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