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写实油画在当下的创作与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写实油画自民国至今经历百年的发展历程,逐步实现中国化的表达,在题材、技法与表现语言上都有了本民族的特色。在当下的语境中,写实油画的创作发展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中国写实油画也将在更深入的精神层面为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写实;写实油画;中国
  一、1980年之后写实油画在中国的发展
  经过20世纪百年积淀,油画成为与中国画比肩的一个画种。油画也从西方主要艺术表达方式逐渐本土化,结合中国历来特有的文脉承传,其表达也更加自如。伴随政治经济的巨大变革,改革开放相对于十年的冰封而言,极大地刺激了油画的创作,无论是从表现形式、技法还是观念,西方艺术从多种渠道的传入极大地开拓了油画的视野,写实油画从单一歌颂伟人、劳动人民、革命烈士等重大历史题材创作转为更加丰富的表达。在广泛学习西方油画表达的基础上又向油画的本土化迈出了更深入的一步。
  80年代涌现的这些重要的艺术家们正如何多苓《春风已经苏醒》那样,将中国油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罗中立的《父亲》一鸣惊人,那位饱经沧桑的父亲唤醒了沉寂已久艺术呼唤,这些作品引发了以他们为代表的伤痕美术创作潮流。紧随其后的陈丹青《西藏组画》、冷军《世纪风景》系列等也十分出彩。除开这些涌现而出的“新锐”,也有以靳尚谊、陈逸飞为代表的,将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与欧洲古典油画技巧结合起来的一批油画家,这样的作品形成了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更有似吴冠中那样大胆使用材料的《周庄》系列。如今30余年过去,回望这些以传统技法为基础的写实油画,以西方绘画样式结合中国特色的风土人情,取材于画家自身生活或者写生体验,形成含蓄内敛为主的审美风格,具有很强的地域和时代特色。虽然有1989年的短暂紧张气氛,“85新潮”以来的艺术家受时局影响有一段时间的沉寂,涉及社会学叙事时,作品有一定的处理来回避或是以另一种更隐晦、默然的思路来展示。随着92年之后改革开放成为社会主流的文化态势,艺术方面的隐形“限制”也纷纷破冰。这时的中国油画才真正进入了一个多元化探索的时期,自80年代以来构建的现代多元價值观,在新的时代语境里得到恢复和尝试,虽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消极、迷茫的情态,但这一时期的一些创作依旧成为延续至今的油画创作滥觞,以一种具象或者半具象的形式模糊了所描绘对象的客观物性,将这种完全的客观抽离并赋予其画家的个性化表达,这极大地解放了画家的种种束缚,任何一个方面无论材料、技法还是描绘对象都足以成为画面的支撑,画面也因此具有独立性。画家将自身所学习的西方绘画技法,通过主观的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精神带动创作,与现代观念、生活体会、情感抒发等结合揉在作品中。
  虽然有王广义、方力钧、丁乙等政治波普、玩世、抽象表达,在对西方现代绘画模仿学习的基础上融入中国文化和生活态度,但这些表达亦为摆脱意识的束缚禁锢,为写实的相对自由与自发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以往以现实主义为主的写实性表现,转而为较为含蓄隐晦的表达,改变了写实语言描绘对象与所期待塑造形象之间的关联,多了反思与实验,在创作主题上直面生活,冷静面对中国现实问题并进行理性的思考。
  二、当下写实油画创作的思考
  油画由于其表现语言的特殊性,最为直接,也是讨论最多的便是它的绘画材料与绘画主题。受限于时代,随着物质与信息的多彩多样,绘画也逐渐跳出单一的表达,在全面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当下,创作也从原来受制于政治的表达解放出来,与时代接轨,甚至跳脱开来。面对的绘画材料也以新的思维方式重新排列,从涉及文化的各方面汲取营养,提炼属于自己的一份表达,让油画创作表现的方式越来越多。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批评家都开始对现实问题进行冷静的反思,这成为中国油画20世纪80、90在形式语言层面的主要问题之一。例如方力钧“泼皮”系列,希望以作品中传达的态度对以往主流价值观下的主题与语言价值进行嘲弄与反讽。这实际上是对个人性格的理性回归。在此前无论是对英雄的塑造还是对主题浪漫性的描绘,无疑都被一种宏观的价值观所笼罩,将个人囚禁在崇高理想的集体观念里,裹挟在“集体无意识”之中,从而树立一种典型性。仔细想来这种单一的表现夸张来讲是对个人性格的抹杀,使得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不能幸免。不能说画家真实的表达被隐藏,但在“85新潮”之后,多元化的表达冲击了所长期禁锢下形成的单一表现。将俯视般的理想型描绘拉回现实,至少以平等的姿态面对和回归所感受的真实生活,将无意义、无聊、无目的、无趣等之前绘画所规避的表现作为主题强化,让作品对真实生活坦诚相见,这或许与当时改革开放的大的时代背景有着脱不开的关系,但画家能敏锐做出调整,捕捉这一时期的真实体验,对中国油画的发展来讲有着极大的推动意义。
  这些时代“先锋”画家所带来的不仅是作品形式、观念、表现语言上的“革命”,更是对传统油画家们提出了新的思考,传统表达正在新时代的巨变中暴露其自身不可避免的空洞一面,单纯的写实性在新的语境下发生了偏离,对于真实的社会生活已无法做出准确表达,一些画家以新的面貌开始呈现,以冷军的系列作品《世纪风景》为例,极端的技法表现将所描绘的对象塑造得无比真实,传统比较明确的主题与线索在这里断了联系,画作的指向变得隐晦而又具有包容性,作者以传统技法的极端化使用,来反思描绘对象与观念之间的联系。但在此之后挑战极限的画作,比照片更加逼真的形象却难以解读出任何信息,留给人的印象只是惊叹于其技法的高超和形象的逼真。
  与传统表达不同,新锐的“泼皮”与“玩世”态度也在另一群人中延续,无论保守也好,激进也罢,所带来的是对中国油画创作心理的反思。反映在作品上而言,做出突破的方向也多从中国文化切入,紧贴中国时代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化特色,表现语言上已渐渐有脱离西方影响的趋势,在“中西矛盾”之中渐渐走出自己的道路。正在发展的中国油画逐渐成熟,但在一定程度上仍脱离不了对西方的套用,仍然无法完美地将表达与形式完全统一。曾有“油画民族化”的提出,但一味对于“民族化”的强调反而让中国油画生硬,让油画创作远离其文化语境,单纯的民族传统在“现代化”语境中的延续性正在逐渐丧失其独立性。面对语境丧失的调整终归是要费些力的,当下的创作摆在面前的挑战也更加棘手。
  结?语
  百年以来,中国油画与西方无论在审美还是材料语言上都拉开了距离。写实传统的对中国油画的发展而言起着补充与纠正的重要作用。写实在当下创作仍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写实从开始的对象描绘与记录变为对精神层面的深入探索,逐渐成为更具内涵的审美形态。
  往往一谈到油画,就会不可避免地把中西方拿到一起做比较,作为发源于西方的“油画”,往往总是很敏感,也很在意其“身份”,总是很在意中国文化与其之间的关系。在当代创作中,“油画”也常作为艺术家使用综合材料创作的一部分,以其本身的材料特性来进行作品的表达,在抛开了其文化性的这一方面后,与社会的关联性更明显。
  中国写实油画的创作也和其他艺术一样,易受文化传统的束缚与裹挟。这与历来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中国各个门类文化相互关联交织,相比西方各个学科体系的完整与独立,中国艺术受整体文化观念的影响更大,对于整体的价值观更为看重,动辄升华到极高的层面来去讲述中国文化,使得内容偏向空洞和空虚。油画写实精神背后是西方逻辑严谨,理性与科学的体现,我们所接受的不仅是沦于表象的材料、技法和表现语言,更是其对本民族文化的借鉴与观照,从而完善自身的不足和欠缺,更好地承传本民族文化,创作更多属于本民族的优秀作品,完善本民族文化体系。
  (责任编辑:牧鑫)
  参考文献:
  [1]张晓杰.中国元素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J].名作欣赏,2012(27):156-158.
  [2]黎丹.浅析当代具象写实绘画中的符号[D].湖南师范大学,2010.
  [3]许世虎,周廷廷.中国当代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与实践[J],2015年1期.
  [4]何小勋.比较视域下中国油画审美形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651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