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庄子“逍遥”结局探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庄子的“逍遥”独具其浪漫主义情怀,其可启示人们思考“无待”途径,追求超然物外,物我两冥,寻找心之所向的“乌托邦”。但“逍遥”的结局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如果不看清“无待”的结局,只是表面地认识“逍遥”,就容易沉浸“阿Q精神胜利”的愉悦中。实际上达到“无知无欲、忘我忘世、化蝶化物”的境地,不是物理上的“死亡”,就是精神上的“幻灭”。
  关键词:逍遥 庄子 途径 结局
  中图分类号:I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6-0093-02
  从战国惠施研究《庄子》开始至今,大部分学者研究《逍遥游》的落点都是在文本内涵、文本主题、现世意义、“逍遥”的条件及其在庄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等,涉及哲学、政治、人伦、美学、艺术、语言、天文、生物、养生等诸多方面。然而,少有人有针对达到“逍遥”之后的结局的研究。既然对庄学“逍遥”的内涵、中心分析如此重要,并且已经取得了对主题分析相对稳定的研究结果,就更不应该停下向前探索的脚步,应思索“逍遥”之后的出路问题。这是属于《逍遥游》研究中不够充实的部分。
  一、“逍遥”之简述
  “人”作为世间的存在,与世界万物有着多样的联系。道家崇尚“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主动地在行动上去切断这样人为的联系;但庄子认为,这只是浅层的,单纯地切断外界的影响,还无法达到个体的自由与逍遥。真正的“无待”不仅仅是“无他”,还要“无己、无功、无名”,忘记自己、忘记功名、忘记利禄,与外物沟通联合,超然界限,联通内外。而不在意“己、功、名”就意味着心中无此等物,这就要求人们在精神上消除个体要求的欲望,放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而返归自然,把自己视为客观世界中的一点,那自然就不会与别人,与外界有矛盾了。
  于内无己,于外无物,当超然出万物的界限,便达到“无己”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以天合天”。在合自然之天时,需得顺应自然之规律,体察万物之消长,才能达到主客消融、浑然一体的天人合一,实现最终之“逍遥”。
  二、“逍遥”之“无待”
  当达到“逍遥”的境界之后,“无待”又意味着什么?它的结局会是如何?“无待”也就是无所凭依,无所束缚之意。“逍遥”的大部分是通过精神、心灵的逍遥实现所取得的。假如心灵超脱,无所顾忌,进入一种“无知”状态,以期与物通。那么借庄周梦蝶的典故,从物化的角度来分析,庄子与蝶是相通互化的。但其中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关于“逍遥”感知问题。根据生物学的原理,动物是没有思想的,这也意味着它们的“无知”,那么庄周与蝶相通的前提成立。在这种情况下,庄周“化”蝶,蝶“化”庄周,互通有无,可是在这种“虚静”的状态下,内心“无知无欲”的,谁来判断庄周达到了“以天合天”的“逍遥”境地?如果他自己可以感知,那么开始说到的“无己”中忘却身心的前提就是可以质疑的。第二是关于“逍遥”意义问题。道家崇尚自然之天,庄子在《齐物论》中也传达出“物物平等”的理念。也就是说,庄周与蝴蝶都属于世界的存在生命个体,都是平等的生物,只是躯体不同而已。既然如此,庄子的内心进入蝴蝶,通于他物,只是寄存精神和身体的躯壳不同了,那对于庄子又有何意义?或许我们可以说,他在思想上精神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这种意义根据第一个问题取同理,也是无法判定的,其意义存否也是存疑的。
  再看实际可触碰的躯体上,取得“无待”后会如何呢?人可以在心灵上忘记功、名、利、禄、权、势、尊、位,但是实际上根本无法摆脱。单说利,我们需要金钱来供养生存。假使按照庄子所说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依赖自然所得,顺应自然的规律,朝起夜眠,食果饮露,凭依空气,似乎也是可以的。但“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自然中的尘埃都是有所待的,何况人呢?退一步说,顺应自然,还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在自然的更替中,人类在万类竞争中,可能会被淘汰。而在这般情境下,逼迫人类作出反应,需要“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为生活所累,又怎么能逍遥自在?真正地做到“无待”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取得的“逍遥”只会是像列子一样是暂时的,结局并不完美。
  进一步讲,我们做到“坐忘”首先就需要忘记自己,但忘记自己的什么呢?全部吗?如果需要忘记全部,按照道家学派理论,最先需要忘记的就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事物,需要忘记自己的社会身份,不管是农民、商人、地主、帝侯都需要忘记。那么遗忘社会身份的后果就是打乱社会阶级,也就是破坏社会秩序,那么社会将以怎样的模式运转呢?意识互通,分工错乱,毫无经验的平民变帝王,有将领才能的武士变成耕地的农民,当然禽兽也会变人类,意识的错置也许会导致社会体系崩坏,进而使人类文明濒临毁灭。再者,我们还会忘记自己的名字,这也意味着我们会失去我们的社会关系。古代正是由宗法制进行家族管理,包括遗产分配、地方管理。失去了社会关系,人们也会错置自己的亲属、爱人、朋友,这样是有点可怖的。另外,当我们忘记自己的身躯,以达到“无待”的“逍遥”,那也只是意识的逍遥,而没有实现身体的逍遥,依旧是有所待的。如此,其实也是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三、“逍遥”之结局
  實际上,要做到“心斋”“坐忘”“物化”达到“以天合天”,也就是最终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到达“至人、神人、圣人”的境界,然后“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最终“以游无穷者”,符合这样的“逍遥”的最终结局就是——死亡。
  因为逝者是无知无觉的,他们“无己”;逝者已经没有了“功、名”,他们“无功、无名”,至少他们已经感觉不到;即便属于他们,他们也不再为功名利禄所累,是“无待”的。此外,他们顺应自然规律的生老病死,自然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最终达到了“无待”,达到了“逍遥”。
  “死亡”的结局似乎冰冷,也很现实;但相对来说,庄子的逍遥本来就是一种浪漫主义,逍遥内外,彼且恶乎待哉?“死亡”也许是目前最具可能性、现实性的“逍遥”;否则就会陷入“阿Q精神胜利法”疑惑困境中。再者,即便不是物理上的“死亡”,那么达到“无知无欲、忘我忘世、化蝶化物”的境地,实际和死去也无大分别了。毕竟活着的标志就在于有意识、有情感、有所依赖,有这些才可爱,才为一个“活着的人”。尽管如此,“逍遥”始终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美好境界,也是一种心灵向往的归处,具有人生哲理意义,其价值是超越现实而存在的。
  庄子《逍遥游》独具其浪漫主义情怀,其中蕴含的“心斋”“坐忘”“物化”“以天合天”理念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其可贵之处在于提出了对人的“逍遥”的条件看法,启示我们思考“无待”途径,追求超然物外,物我两冥。但这样的“逍遥”终究要经历实践的检验,来判断其是否具有真实的可行性。而逍遥的结局的最终探究,实际上又引领我们立于现实与理想之间,选择相信哲理的深意。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曹础基.庄子浅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
  [4]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孙雪霞.文学庄子探微[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6]蒋丽梅.物我感通,无为任化:庄子“物化”思想研究[J].中国哲学史,2015(3).
  [7]邱彦超.庄子“坐忘”思想探析[D].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2013.
  [8]张瑞.浅论庄子的“至乐无乐”思想[D].海口:海南大学,2015.
  责任编辑:张正吉
  [作者简介]熊港琴,华南师范大学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先秦散文《逍遥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807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