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苏词中的“孤独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人的心情和情绪变化是复杂的,孤独感会时不时涌上心头,苏轼对此有着更为敏感的捕捉,并在词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流露出来。苏轼的一生起伏坎坷,期间难免会有孤独寂寞情绪的产生。以“孤”为核心字眼的意象体现出苏轼词中的孤独感,其孤独感的产生既源自外在的客观条件,也有苏轼自身的个性和选择的原因。探究苏轼排解孤独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苏轼创作时的心境。
  关键词:苏词 苏轼 孤独感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7-0093-02
  有些人认为作为“天才型”文人的苏轼,面对困境时“理所应当”的表现是旷达豪放。他们忽视了苏轼成长的过程,事实上没有人的成熟是一蹴而就的。苏轼也会有寂寞孤独,也会有惆怅离殇,也会有不能释怀的情感。
  “孤独感”是文人很容易产生的一种感觉,因为他们对世界的感知是非常细腻的,其精神世界非常丰富,苏轼也不外如此。本文欲分析苏轼词中所体现的孤独感,分析这种孤独感产生的原因并探究苏轼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如何自处的,如何去排解这种孤独感的。
  一、孤独感的体现
  苏词中有不少以“孤”为核心字眼的意象,“孤”字本身所带有的间离感较强,加之苏轼在这些意象中注入了自身的情绪体验,甚至有些很可能就是其精神的化身,因而更添几分伤感,如“孤鸿”“孤城”“孤坟”“孤光”等,如: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孤城回望苍烟合。(《醉落魄·离京口作》)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下面笔者将从《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切入,具体分析苏轼的孤独: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每讀此词时,笔者只觉得寒意上涌。笔者读到的,不是画内的“孤鸿”,而是画外的凉意;不是“孤鸿”的“惊”“恨”之感有多强烈,而是它的一切情感都没有人可以诉说;不是“孤鸿”的“挑拣”,而是它根本没有选择。据史载,苏轼初到黄州时,“郡中无一人识者”,词中透露的正是“乌台诗案”后苏轼初到黄州的切实感受,可见孤独隔绝的环境对其心境的影响是很大的。“缺月”“疏桐”“幽人”“孤鸿”“惊”“恨”“无人”“寒枝”“寂寞”“冷”这些用词,可以说没有一个字不是围绕着“独”这个关键字眼展开的,所有的意象连缀起来所构成的画面,让笔者止不住地在想,究竟是怎样的孤独,才会让这首词的每一个字都“盛不住”这种情感的安放。仕途打击、异地流放、未来渺茫、理想未成、亲友远隔……苏轼化身成“孤鸿”,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世人多夸“孤鸿”不同流合污、保持独立精神的高尚品格,而笔者却读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奈——来到黄州不是苏轼的主动选择。再者,苏轼从小所受的教育和逐渐定型的思想观念决定了他只能也只会成为“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而不是“浑水里游动自如的鱼”。因而,苏轼孤独感的产生是必然的,并且他超常的感受力会将这种孤独感放大,并通过文字呈现出来。
  其次,苏轼的孤独感也体现于“无人可说”“无处可说”“无人相伴” 这样的情境之下。苏轼在悼念亡妻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此时苏轼所处的密州与故乡眉州相隔千里,哪怕是想到亡妻坟前倾诉的机会也没有,“无处话凄凉”一句体现了词人内心深刻的孤独之感。笔者认为,此词不仅仅是在怀念妻子,而且还有因到新地方不熟悉而产生对以前美好熟悉的人和事的怀念,这种情况恰恰是人处于孤独的环境中会产生的。试想如果是身处人生的顺境,亲朋好友都在身边,仕途顺利且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志向,词人还会抒发这样的感慨吗?
  在漂泊动荡的人生旅途中,获得稳定的人际环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能刚刚结交的志同道合的好友没过几年就要面临分别。频繁的调动和变换很容易让人产生飘零之感,有很多时候是身不由己的。如《醉落魄·离京口作》一词的下片:“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长作东南别。”词人酒后一觉醒来,发现房屋里空荡荡的,自己梦里的情境没有人可以分享,这时词人进一步发问:“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苏轼的故乡在四川眉州,而他在杭州做官,且因公事常常要离开杭州到外地督导,在异乡异地长期漂泊不定。词人的发问很是凄凉,本来就是“幽梦无人说”,没有人能回答他,况且人生难料,这个问题是无解的。这种未知且无人说的孤独是彻骨的,它夹杂着对自己处境不安定的担忧和对远隔千山万水的家乡的思念,多种情感汇集于此,使得孤独感的流露更加明显。“浮萍”般的漂泊之感也见于《醉落魄·席上呈元素》一词中,“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飘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
  在中秋对月抒怀、思念亲人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那种清冷的孤独感也若隐若现,如“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一句,这里的“高处”在某种意义上是在暗示着自身的处境,其态度反应表明这样的环境是他所不喜的,因此我们可以联系苏轼的后期人生经历理解他为何会多次上书自求外任。又如《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的“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两句,本来寄予着与弟弟苏辙“千里共婵娟”的愿望,但词人已经不像当年那般至少可以做到表面上的豁达,漂泊中的孤独和寂寞是难耐的,因此他只能寄情于“孤光”。
  二、孤独感产生的原因
  对于苏轼的孤独感源何产生,笔者欲从其经历中探究一二,并总结出如下几点:   首先,苏轼在官场仕途上这一路走来并不顺利。苏轼本怀有一番治天下的志向,但是政局动荡变化,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也渐渐懂得有些事情凭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因政见的不同,也因自身过高的才气招人忌妒,“有心人”的屡次陷害使苏轼被贬于荒蛮之地。一开始就能以豁达心境处之想必是非常困难的,这种受排挤的孤独感需要在人生日积月累的沉淀中慢慢消化。
  其次,频繁调动之下,苏轼不得不离开熟悉的地方、人和事情。宋朝的地方官员,三年一调换,目的是防止地方官员扎根太深,势利范围太大。苏轼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多个地方任职,他任职期间有所作为,颇受百姓爱戴。但这样频繁地调动之下,苏轼和弟弟苏辙的相见时日不多,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相处时间不长,尤其是后期被贬到黄州儋州等偏远之地,熟悉的亲友更是多年不得相见。
  再次,随着年岁的增长,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相继逝去。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苏轼的妻子王弗病逝,次年他的父亲苏洵卒于京师。短时间内经历了两位亲人的离开,这对于苏轼来说打击不小,其内心的沉重可想而知。《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不仅体现了苏轼对亡妻的深情怀念,而且流露出其内心深处的孤独。元丰七年(1084年),老年得子的苏轼失去了幼子苏遁,后来他的继室夫人王闰之和侍妾朝云也早于自己离世。并且人到中年的时候,曾经的师长、好朋友相继去世,正如杜甫所感慨的“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杜甫《赠卫八处士》)那般,往日老友已大半不在人世,是很容易引起人对自己独留于世的孤独感的涌现。
  除此之外,也有苏轼自身的个人原因。他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这一点从他的诗词中可见。苏轼与弟弟感情深厚,悠悠岁月中曾多次写下真挚感人的詩词,如: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沁园春·孤馆灯青》)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狱中示子由》)
  忆弟泪如云不散,望乡心与雁南飞。(《壬寅重九不预会独游普门寺僧阁有怀子由》)
  送别好友时,苏轼留下了一些表达离愁的词作,见:
  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江城子·翠蛾羞黛怯人看》)
  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菩萨蛮·秋风湖上萧萧雨》)
  三、孤独感的排解
  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情况该如何自处,孤独感如何排解,也许能从苏轼的晚年生活中寻找到——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趣味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如果说没有办法改变外在环境时,那么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虽然看起来是被迫无奈的,但如果转换成积极主动的心态,那么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会不一样。
  苏轼并不是一开始就可以立刻消化“人生的挫折”,刚到黄州的时候他经历了一段迷茫的日子,但他调整之后就会给自己找事情做,如亲自耕种、建雪堂、读诗会友,后来被贬到儋州还在当地做文化普及。
  苏词中也不乏一些生活趣味的句子,如:“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听雪堂西畔一道幽泉的潺潺,看北山倾斜的身姿,还有小溪横流在山前。“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的春盘素菜,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虽然苏轼被贬在外人看起来确实很苦,甚至有时候他会感伤自己的人生遭遇,但就生活的当下而言,在那一段日子里他是否完全没有满足的感觉呢?
  苏词中常常会出现“归”这个字眼,这一点非常值得注意,如:
  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醉落魄·席上呈元素》)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满庭芳·归去来兮》)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行香子·述怀》)
  人什么时候会非常地想要找一个可“归”之处?很多时候是内心处于孤独的不安定之中,在这种不安定的促使之下,“归”的欲望也愈发强烈。“归飞鹤”“归计”“归何处”“归去”,这些都是苏轼心底世界真实情感的外露,它既是苏轼身处于孤独之中的证明,同时又反映了他给自己的内心安放所寻找的出路。
  参考文献:
  [1]王水照,崔铭.苏轼传[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
  [2]马玮.苏轼词赏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7.
  责任编辑:景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313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