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实与造像:媒介传播的真实性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全媒体时代下,媒体融合趋势日渐盛行,本文拟借助电影《开罗紫玫瑰》,从真实性特点的角度探讨媒介传播的魅力,解读其深入人心的原因。笔者认为媒介传播的真实性分为两个方面,即生活的真实性与艺术的真实性。生活的真实性要求影像作品真实、完整地记录客观生活,艺术的真实性则要求影像作品需要挣脱现实的桎梏走向本质和规律性的表达。
  关键词:现实真实性;艺术真实性;真实性建设;情感共鸣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5-0111-03
  美国学者皮尔士是以符号学角度界定传播概念的创始人,他在1911年出版的《思想的法则》中一题为《传播》的短文这样论述道:“直接传播某种观念的唯一手段是像。即使傳播最简单的观念也必须使用像。因此,一切观点都必须包含像或像的集合,或者说是由表明意义的符号构成的”[1]。在皮尔士看来,现实的内容和意义通过符号或者造像得到传达,他强调符号是传播过程中精神内容的载体。而另一位传播学研究先驱,社会学传统的创始者库利则补充论证到:传播的精神内容是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的象征或者意义。象征来源于现实,意义立足于真实。传播媒介在对现实造像时,应遵循一定的真实性。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符号在传播过程中面临“被编码”与“被解码”的步骤,同时还会受到外部噪音的制约与干扰,使得发出信息与接收信息之间出现信息失真。至此,符号传递的象征或是意义开始产生暧昧性与多义性,媒介传播的真实性被部分消解。
   现如今,我们更是身处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趋势下导致的多元性、开放性,使得媒介间的讯息常常未经考证便被广泛传播。恶劣的失实信息内容,占据着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的版面;虚假的情感消费体验,消耗着媒体的公众信任力量。时代开始呼唤媒介传播的真实性,这成为笔者书写本文的初衷。
   笔者在观览了多部反映或是探讨媒介传播真实性的电影后,决定以《开罗紫玫瑰》这部影片为重点案例,详细探讨媒介传播的“现实真实性”与“艺术真实性”的具体实践或实现过程,最终对“媒介传播的真实性建设”这一问题,提出思想上的探索与反思。
  一、向真而立:电影媒介的“现实真实性”基础
  媒介作为信息、观点、感情的传播渠道,是受传者接受讯息的主要来源。基于受传者期待媒介传播的主观描写应能符合客观事实的愿望——媒介在对讯息的搬运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对具体事实进行客观、准确、详实地描摹与塑造。
   以电影媒介为例,法国电影艺术家安德烈·巴赞在文集《电影是什么》中,通过《摄影摄像本体论》的章节提出:“人类拥有用逼真的临摹物替代外部世界的心理愿望”[2]。他进一步在章节《“完整电影”的神话》中这样论述道:“电影这个概念与完整无缺的再现现实是等同的,他们所想象的就是再现一个声音、色彩、立体感等一应俱全的外部世界的幻景”[3]。在巴赞看来,电影媒介的发明基于人类的“木乃伊情结”,即人类渴望突破时空的限制,将自身乃至物象的生动鲜活的形象和状态真实、完整地记录下来。电影媒介原本就起源于“现实真实性”的纪实需求。
   电影媒介发展至今,伴随着摄影、剪辑、音效等技术的进步,它与真实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营造出的纪实美感更为有效地唤醒了观众对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情感体验,使人们对电影媒介产生了更强的情感共鸣与心理认同。其中,影片《开罗紫玫瑰》作为深刻反映“电影与现实”“虚幻与真实”关系的典型案例,笔者拟对它进行重点探讨。
   电影《开罗紫玫瑰》由伍迪·艾伦执导,于1985年上映。影片讲述了庸常怯懦的女主人公塞西莉亚因痴迷上电影《开罗紫玫瑰》,而意外得到了虚拟角色汤姆的倾心钟情,一场“现实人”与“电影人”的感情纠缠就此展开。然而随着男主演吉尔的出现,这场感情的走向开始变得扑朔迷离。最后,塞西莉亚艰难地在电影角色与现实人物之间做出了选择,她挣扎着想找出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界线,却悲哀地发现一切不过是徒劳无功。
   这部影片采用了“戏中戏”的嵌套式结构,形成了影像空间与现实空间两个意义空间,且两者并不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导演伍迪·艾伦运用超现实主义色彩的奇幻想象,创造性地使电影中的虚拟角色,汤姆走下了银幕,进入了塞西莉亚所在的现实世界。伴随着汤姆的转化,银幕内外的世界都霎时妙趣横生了起来。当汤姆待在电影银幕上时,虚拟角色只是日复一日,机械地模拟着上流社会的风花雪月、醉生梦死。而影院观众则是千篇一律,颓废地沉迷在对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上流生活的艳羡与向往中。但当汤姆走下银幕,虚拟角色开始思索自身存在的意义,甚至提出:“让我们重组我们的定义,我们是真实的,而他们才是梦境”。“现实人”塞西莉亚则更是和“电影人”汤姆谈起了恋爱,他们讨论着有关人类、哲学和宗教的精神内容,朦胧恍惚中竟触及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终极命题。此刻的虚拟角色汤姆,正是电影媒介的现实真实性的最大化凝结:生动鲜活,具有自主思考能力,甚至拥有炽热浪漫的情感。他的真实立体,表现出电影媒介具有完美复现现实生活的能力,电影能够激发起受众在观看时对真实生活的再现与认同。
  二、向实而生:电影媒介的“艺术真实性”表达
   传播学思想家麦克·卢汉在著作《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申发了“媒介就是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观点,并向整个传播学界强调了对媒介本身进行观察与研究的必要性。此前,大众传播研究往往聚焦于对传播效果的分析,而忽视对媒介自身的理论研究,麦克·卢汉则不然,他重视媒介的固有效应,认为媒介为受众创造出了新的感知方式。这启发我们:当探讨电影媒介的真实性时,我们不应局限地将它视作是“现实的摹本”,而更应从它的艺术本质出发,具体研究它的 “模仿”功能。我们会发现,电影媒介拥有特有的“艺术真实性”表达。
   在文艺思想史上,有关“艺术的本质”问题被讨论不休。其中,“模仿说”一直是很有影响的一种观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模仿说”的重要支持者,他在《诗学》中第一次系统地阐释了他的美学观点,他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亚里士多德首先肯定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他也同时肯定“模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艺术所具有的这种模仿功能,使得艺术甚至比它模仿的现实世界更加真实。他强调,艺术所模仿的不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或观像,而且是现实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4]。    以电影《开罗紫玫瑰》为例,在影片中,汤姆只是吉尔饰演的一个虚拟幻影,但当汤姆也进入现实世界时,相比吉尔的虚伪、自私、功利,“他”显得理想化、诗意化、浪漫化。两人看上去都对塞西莉亚用情至深,双双向她发起了火热的追求攻势。然而事实上,吉尔只是虚情假意,他想要利用塞西莉亚使汤姆死心,以此哄骗汤姆重回银幕,消除自己事业上的隐患。但汤姆却不然,“他”是真实地爱着塞西莉亚,爱得真诚、热烈而忘我。“他”为她对抗她蛮横粗鲁的丈夫,勇敢地接受来自情敌的挑战,面对任何阻力都不怯懦、不后退。“他”为她拒绝一切其他的暧昧与情欲,使蓄意引诱“他”的风尘女子都怅惘地叹息:“这小子真让我无法抗拒,外面还有像你这样的人么?”汤姆对比吉尔,似乎更像是一个完美理念的感性呈现,更接近“真实的理式世界”的投像。“他”是伍迪·艾伦导演运用拟人化的方式,对于电影媒介的“艺术真实性”的极致化表达。在“他”的身上,拥有的不仅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简单化反映,更凝结着电影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与情感愿望。一个理念中的完美人格,“他”拥有着无邪、勇敢的品格,具有着幸福、愉快的性情,“他”能感知到大自然的美和周遭人的善良,就算时有挫折、困苦,“他”也会将其看作是一場有趣的探险,期待着山穷水尽下的柳暗花明。观众在欣赏这部电影时,也会不自觉地去认同汤姆的价值观与目标,情绪随着汤姆的情感一起延宕起伏,拥有着身临其境的体验感与感同身受的共鸣感。
  三、电影媒介的真实性建设
   在前文中,笔者以影片《开罗紫玫瑰》为例,详细探讨了电影的“现实真实性”与“艺术真实性”的具体实践或实现过程。至此,笔者希望能借此为电影媒介的真实性建设提供一点可行性的参考建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影媒介开始大步迈进数字化新时代。伴随着计算机三维动画、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手段在影视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影像的可信度得到了大幅提升,为观众营造出了更逼真的艺术效果。导演凭借真实的风格呈现奇幻的题材逐渐成为可能。同时,在场景的布置上,电影越来越多地采用实景搭设,并配合使用自然光源与人造光源;在声音的制作上,也注重兼顾同期现场环境音与后期人工录音,力求打造能以假乱真的视听幻觉,给予观众最真实具体的观影沉浸体验。电影媒介的真实性建设,依赖于这些技术上的手段和方法。现今的导演们在这类技术的支撑下,大多都能做到让影片在平易的视角下展开,让观众们感觉不到太多镜头被加工设计过的痕迹,使观众自然而然就接受并相信了电影制造出的真实感幻觉。然而,技术作用于内容,形式应服务于主旨。相比技术层面上的电影真实感营造,电影媒介在叙事内容、主旨意蕴等方面所进行的真实性建设,更应得到我们的关注和讨论。
   对于电影的主题叙事方面,笔者认为,电影媒介应更注重为观众塑造“真实观”——主要从生活体验层面、心理等层面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给人以还原感、逼真感,满足人们更真实、更广泛地感受生活的愿望。这就要求电影媒介:一方面,它应能传递信息,报道事实,精准聚焦人类社会中已发生或正发生的热点事件,具备较强的环境认知与反思能力。如影片《开罗紫玫瑰》,它以美国经济大萧条为时代背景,真实地还原了处于经济低潮的美国的社会现实状态——人们普遍陷入焦虑、怀疑、不安的消极情绪中,唯有寄希望于电影发挥 “造梦”“疗伤”等功能,来帮助他们暂时摆脱现实的痛苦,忘却生活的迷茫。影片切实把握住了当时危机环境下人们的真实心理——人们期待着电影艺术所具有的人道主义光芒能在暗无天日的危机中闪映。它对既有历史的摹写与再现,具有强大的环境认知反思效果,让现今的受众们也宛如身临其境,产生情感共鸣;而另一方面,电影媒介在主旨立场与情感取向上,也应符合受众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认知,这样才能给予受众以更强的真实可信度、理解认可性。笔者提倡影视制作方应进一步加强对于电影价值观塑造功能的重视,使电影更加符合受众的心理期待,更能激发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也使得电影的价值观与电影的主题叙事能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共同为电影的真实性建设添砖加瓦、锦上添花。
  四、结 语
   媒介传播既具有现实真实性的客观基础,也拥有艺术真实性的表现能力,这无疑是媒介传播的魅力所在。它的现实真实性让受众在真实的影像中引发生活共鸣,它的艺术真实性又让受众在艺术的审美中找到心灵抚慰。真实性的特点为媒介传播注入了长久不衰的生命动力,使它能迅速地完成自身的使命——沟通、交流、传送和普及。
  参考文献:
  [1] Charles Sanders Pierce, The law of the Mind, Collected Papers of Charles Sanders Pierce, Vol.3,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33:396.
  [2] André Bazin, Qu'est-ce que le cinéma, Collected Papers of André Bazin, Vol.1, Editions du Cerf, 1958, Ch.1.
  [3] André Bazin, Qu'est-ce que le cinéma, Collected Papers of André Bazin, Vol.1, Editions du Cerf, 1958, Ch.2.
  [4]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5.
  [责任编辑:武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385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