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预警性经济新闻的缺失及其原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立勤

  预警新闻是媒介实现监视功能的表现形式之一。置身于21世纪的全球化时代,对经济领域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及时发出预警,显得尤为迫切。梳理当下预警性经济新闻存在的缺失,并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对于改善经济领域的预警报道不失为必要之举。
  
  预警性经济新闻的界定和特点
  
  预警新闻是近年来新兴的新闻类型,目前学界对此尚未有权威的界定。但新闻界对预测性新闻并不陌生,预警新闻即由预测性新闻衍生而来。学界对预测性新闻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预测性新闻主要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事实的报道。所以其最大的特点,应该是着眼于未来,对新闻事实的趋势和走向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或有什么样的结论,作一个科学的预测。”①
  
  有学者将预测性新闻大致分为几种方式:一是结论式的预测,二是提醒式的预测,三是预言式的预测。依此,我们可将预警新闻视为预测性新闻的方式或种类之一,强调的是在预测基础上进行警示、提醒,且通常报道的是不好或不利的一面,即着眼于“问题”。借用新闻的经典定义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预警新闻则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好或不利事实的报道。相应的,预警性经济新闻就是对经济领域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好或不利事实的报道,旨在通过警示、提醒,从而帮助人们规避或应对风险。
  预警性经济新闻覆盖面较广,按报道领域通常可分为:宏观经济、产业经济、资本市场、银行金融、公司治理等方面的预警报道。总体来看,国内媒体对宏观经济、产业经济以及资本市场等领域关注较多,但在企业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和生态危机等微观层面的报道上,预警性有所缺失或偏差,下面试详析之。
  
  预警性经济新闻存在的缺失
  
  从报道领域来看,当前预警性经济新闻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体现在企业发展的报道上。
  目前经济报道的常态是,惯于对一些明星企业和企业家一致叫好,报道倾向呈现“舆论一律”,缺乏见微知著的洞察力和独立求证的判断力,因而丧失了高瞻远瞩的预见力,难以为企业发展敲响规避风险或“陷阱”的警钟。比如“德隆系”的破产、格林柯尔的衰落、顾雏军的落马等一系列貌似突发的大事件,相比事发之后媒体蜂拥而上的高关注度,事发之前新闻界的沉默和追捧,或许更发人深省。
  作为经济大系统中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基本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尽管上市公司通过年报等制度增加了公众透明度,但总体说来,从宏观发展策略到微观市场行为,企业的经济行为缺少透明化的机制,从外部来看,亦缺少有效的监督。因此,长期处于“亚健康”的企业不易发现自身业已积累的“病灶”,等到危机大爆发时为时已晚。可见,经济报道发挥预警功能的重要性不可或缺,通过持续的跟踪、分析,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及时发出警示,进而提出对策性的建议,可以为企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经济报道对优秀的国有企业、新兴的网络经济表现出“一边倒”倾向,比如对海尔和张瑞敏、阿里巴巴和马云的报道,其间表现出的盲目追捧值得警惕。作为新兴网络经济的优秀代表,阿里巴巴已成为媒体乐此不疲报道的网络神话;而马云作为新经济的成功代言人,亦成为媒体竞相追逐的对象。一位长期关注阿里巴巴发展的资深财经记者曾透露,一直标榜“扁平化管理”的阿里巴巴,实际上长期推行的是“14级经理人”管理制度,除此之外,公司在治理上也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和风险。遗憾的是,这些足以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致命病灶,却被财经记者的笔有意无意地屏蔽了。经验告诉我们,当企业处于发展的繁荣期时,往往正是危机潜伏、问题初露端倪的时期,对于媒体来说,也正是发挥预警功能的绝好时机。预警性经济新闻在此不可缺位。
  其次,表现在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关注上。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人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的总和,及其形成的基础素质,包括健康、知识、技能、经验、品性与态度等身心素质”。②作为经济活动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市场之一,人力资源市场还可细分为技术和专业人才市场、经理人市场、新生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市场等。财经媒体不仅要提供人力资源各细分市场的供求信息和交易行情,而且还可抓住其中的一些重要指标,借此观察和分析宏观经济走向。③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概念,“人力资源”越来越被经济学家们广泛使用,同时日益成为新闻媒体的热门话题。
  目前,以人才市场和人才信息为主体的报道很多,且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但这类报道多是以消费者为主体的市场报道,比如大部分是关于招聘、招生、培训、留学、职场信息等方面的动态消息和市场供求信息,真正以投资者为核心的报道却付诸阙如,更不用说从行业投资或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关注人力资源市场的预警报道了。
  在这方面,我们曾有过不少教训。2005年前后,珠三角地区爆发了罕见的“民工荒”或曰“技工荒”,这给该区域的制造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场“民工荒”并非突然降临的寒流,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体制和政策原因,它是长期积累的劳资矛盾冲突的总爆发。遗憾的是,鲜有财经媒体对这一现象的发生进行预警报道,对早已潜伏的劳动力市场危机缺乏深入的观察和思考,致使矛盾爆发后,只能局限于亡羊补牢式的报道,其滞后性由此可见一斑。
  再者,表现在生态危机的报道上。
  由于生态问题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生态危机日益成为经济新闻报道的重要议题。全球气候变暖对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将会产生什么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继城市水污染之后,农村水污染现象的出现将会如何作用于社会经济生活?还有沙尘暴的逼近、温室气体排放等等生态危机问题,急需预警新闻的关注。遗憾的是,媒体忧患意识和职业精神的缺失,使得生态预警报道长期缺位。
  2005年7月29日,新华社记者李斌采写的《南水北调江苏段水质堪忧,如不大力整治,长江水即使输到京津也是废水》见诸报端,在当时一片“南水北调”的赞歌中,这篇冷静、独立的预警报道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然而,类似这样秉承客观理性精神,经过专业分析的预警报道为数甚少,而深入揭示生态与经济内在联系的预警性经济新闻,更是凤毛麟角。
  
  缺失背后的原因分析
  
  造成以上缺失和问题的因素是复杂的,其中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比如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无疑给经济前景的预测增加了难度;政府的政策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预警新闻的报道时机和真实性。但最主要的还是主观原因,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试分析之。
  首先,深受传统经济报道思维的束缚,预测报道能力普遍滞后。传统的经济报道以生产者为核心受众,往往按部门经济设置报道内容,比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等。在报道方式上形成了从工作角度找新闻的模式,报道主体通常是厂长、经理、政府官员等少数人,报道的受关注度和反馈度不高,因而多属于静态的工作报道或成就报道。这种思维模式下的经济新闻,或以关注“新近发生的事实”为最高准则,或将总结“过去发生的事实”视作报道要务,唯独缺少“依据过去、现在从而预知未来”的预见性思维。随着市场经济的活跃和深入发展,经济环境的瞬息万变,使得受众对预警新闻的需求日益强烈。与此同时,传统的经济报道,逐渐向以消费者为核心受众的市场报道和以投资者为核心受众的财经报道演变。尽管财经报道的预警意识开始苏醒,且越来越重视预警功能的发挥,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传统静态报道思维的积习日深,现有的财经报道难以突破原有的“告知”、“劝服”模式的束缚,无法对动态的经济活动和宏观经济环境做出及时精确的分析、客观科学的判断,因而也无法产生满足受众需求且令人信服的预警新闻。

  其次,财经记者的专业素养不足,造成预警新闻的发现力欠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刘海贵教授认为,新闻发现力是指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闻事实所含新闻价值的能力,其内涵包括判断力、挖掘力、鉴别力和预见力4个层面。新闻发现力的培养除了要求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密切的关系网外,更重要的是必须拥有强烈的探究欲、广博的知识面。④
  预警新闻强调分析,这种分析是建立在对过去、现在发生的事实的掌握、判断和逻辑推理上,由此达彼,由已知推及未知,从而导出有助于趋利避害的结论和对策。这就需要记者必须具备一定的预见力。“预见力是指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发展趋势和本质做出科学分析时所表现出的一种见微知著的预见能力”。⑤当然,记者并非专家,不能要求其对经济的未来走向做出权威的预测,但从包罗万象的经济领域中发现值得关注或警惕的新动向、新苗头,这种见微知著的预见力却是财经记者必须具备的。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财经媒体记者的专业素养(包括财经和新闻等复合专业知识背景)远远落后于媒体业的发展需要,知识结构不甚合理,要么懂财经却不懂新闻,要么学了新闻却没学财经,结果是前者徒有对新闻事实的鉴别力、预见力,却丧失了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力和挖掘力,后者则反之。总之,两者均导致财经记者的预警新闻发现力薄弱甚至欠缺。
  还有,预警新闻尚属新生事物,媒体和记者在操作层面上尚未积累起丰富的经验,在报道方法、工具和技能等方面尚需不断探索和完善。
  
  理性甄别,大胆求证,审慎预测
  
  预警新闻常常要采访某领域或行业的权威人士,对近期发生的经济现象、事件进行精要点评、分析,进而对未来的发展趋势、问题进行预测。比如中国加入WTO、世界石油价格上涨、美国次贷危机等经济大背景的变化对我国经济、产业、企业等带来的影响等等。不同的专家常常从不同视角透视,因而看法不尽相同。因此,记者在权威人士的选择、甄别上应慎重,须知并非所有专家、学者的预测都具有新闻价值。
  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选择经济领域的重量级权威人士,其中知名度仅是参考指标之一,研究实力、知识背景以及影响力都应成为取舍采访对象的综合因素。这样才能避免产生根据不足的预言,以及故弄玄虚式的危言耸听。
  总之,预警性经济新闻要报道权威的预测。例如对经济发展的预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预测具有权威性,容易引起受众广泛的关注。另外,在采访结束后,记者应摈弃发表有闻必录式的预测性新闻,应充分利用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对专家观点进行理性甄别,大胆求证,在确定事实无误、观点有据的基础上再进行报道。
  预警新闻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事实进行警告性的预测。如前所述,媒介过多强调危机的存在必然会引发社会集体性的心理恐慌,久而久之,会使受众心理麻痹。另外,一些新闻媒体有盲目从众的心态,不论是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新闻,争相跟风。因此,对于类似天灾人祸、经济衰退乃至股市崩盘这样的预警新闻,尤其需要审慎预测。这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媒介导向,更重要的是,从长远看将影响大众媒介的公信力。
  2007年6月28日,美国《财富》杂志发表文章《OOPS!HONGKONG IS HARDLY DEAD》(哎哟,香港根本死不了),开头第一句就道歉:“啊,我们错了!”公开承认了过去一则预测性报道的重大失误。原来,1995年6月29日出版的《财富》曾经预测:香港在回归后将丧失国际商贸和金融中心的地位,英文会被中文取代,商界会撤离香港,贪污会蔓延。但是事实证明,香港在回归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在金融风暴、非典、禽流感等危机的巨大挑战下,依然坚守着亚洲最具活力城市的地位。⑥
  类似上面这样的失败案例并不鲜见,预警新闻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发生意外的可能性非常大,预警信息不兑现可能成为常态。因此,在审慎预测的同时,媒体还应掌握科学的预测方法、灵活的预测策略,诸如在采写预警报道时注意交代预测前提、核实原始资料,在做出结论时注意留有余地,谨防结论的绝对化、单一化,尽量给未来多种可能性的发生留下空间。
  注释:
  ①李莉主编:《实用新闻写作》,南海出版公司,第257页
  ②③贺宛男佟琳唐俊:《财经专业报道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④⑤刘海贵:《新闻发现力:一种历史性概括》,《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6月
  ⑥刘婧孜:《预测性报道不兑现的原因和对策》,《青年记者》,2008年1月下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财经新闻研究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29558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