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业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 凯

  摘要:大学生创业是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创业要求创业者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文章从创业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大学生创业心理特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实施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学生创业逐渐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创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高校片面注重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育,而与创业密切相关的心理素质却没有受到重视。因此,在高校开展创业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创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严峻的就业形势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课题,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如就业能力问题、就业观念问题等仍是其中重要的原因。纵观我国高校就业教育现状,就业教育基本上还是处于强调受教育者应有“应聘”和“从业”能力层面,而缺少创业精神、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培养或传授,培养目标中缺乏明确的创业素质要求,教育内容中缺乏系统的创业能力训练,学生缺乏创业心理准备和创业精神。因此,高校开展适应就业形势的创业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2.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前提
  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生强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创业是艰难的,是对人的全面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检验。作为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社会特殊群体,大学生要在知识经济大潮中创业,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素质的高低,在于是否具备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创业要求创业者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创业教育也应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前提。
  二、大学生创业的心理特征
  1.缺乏理性
  创业行为不断在大学生中被实践,其中不乏成功者。由于对于某些创业神话的过分渲染与炒作,引发了学生创业的狂热,几乎到了人人想创业的程度,在校学生也按捺不住创业的激情,对创业的期望值很高。然而,他们在心理上可能还没有做好创业的充分准备,普遍意识不到创业起步的困难和创业风险的压力,存在仅以市场为导向的创业倾向,把创业想象化、简单化,缺乏理性,甚至有的大学生动机不端正、金钱至上、贪婪自私,忽略了自身的成本优势和创新意识的发挥。
  2.缺乏耐心
  大学生对创业前景充满了信心,普遍认为自己学历高,具备高水平知识技能,有敏锐的商业嗅觉,但是缺乏对创业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困难的估计,因此导致作决策时全凭直觉,盲目的选择最终导致或退缩或失败的结果也不足为奇。可大学生一旦面对失败就缺乏耐心,遇事不是克服解决,而是容易前功尽弃。
  3.缺乏经验
  市场不会同情弱者,优胜劣汰是社会竞争的规则。大学生虽有创新精神但缺少经验,对行业的运作规律、要求、技术、管理等都不太熟悉,这也只能说是一种新生事物在开始出现时与周围环境发生的不相适应的碰撞,所以大学生创业实践全过程中必须求新、求异,想办法转变思路,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学校应加快对学生创业方面的实践研究和指导,为大学生创业方面提供咨询和信息指导。
  4.缺乏魄力
  市场经济往往是机会与风险并存,要想在竞争激烈、机会稍纵即逝的商海中勇立潮头,大学生创业者除了诚实守信,还必须要有魄力,敢于抓住商机。可很多大学生自卑胆怯、患得患失,不愿为也不敢为,缺少这种应有的胆量和能力,严重阻滞了创业向成功的方向发展。
  三、创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动机
  创业动机是创业行为的发动机,它是推动个体或群体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的内部动因,是使主体处于积极心理状态的一种内驱力,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倾向性、主观能动性,这也是创业行为产生的前提。正确的创业动机一是要有巨大的创业热情;二是要能抵制各种诱惑,清除内心障碍;三是要有合理明确的创业目标。大学生只有努力端正创业动机、坚定创业信念,才能正确调控其创业过程。
  2.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
  心理调适是个性倾向性及个性心理特征中的各因素综合发生作用,即调节、平衡心理的过程。在心理发展过程中,个性的发展起着调节平衡的作用。创业者要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必须培养良好的个性,即从个性倾向性及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加强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当今大学生创业不再是经商的简单重复,而是凭大学生的兴趣、智慧、胆识和理想去开创能发挥个人所长的事业,而这些都是个性在中间起着很大作用。创业者应加强挫折教育,培养顽强意志和积极乐观的情绪情感。创业者必须意志坚定,乐于冒险,喜欢挑战,具有顽强的斗志和拼搏精神,能以耐心和毅力对待困难。创业者必须有愉悦的情绪、美好的情感、高尚的情操,保持平衡、愉悦的情绪,才能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工作,才能沉着冷静地应付各种突发事件。
  四、创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1.深化创业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深化拓展创业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全面认识创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真正起到理论指导性作用,常常是被动地解决已出现严重恶化的心理问题。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创业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创业积极、健康的心态上,而不能仅停留在对创业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认识上。
  2.开设创业心理健康指导课
  开设创业心理健康指导课解决共性问题,目的是以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为载体,在于帮助创业学生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大学生创业价值的动机、理念,体现了不同的人生目标,在课程中应该全面解决大学生的价值困惑问题,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高尚的情操;应该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社会科学水平,并使他们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创业,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同时,课程还应加强创业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程传授心理知识,让学生学会和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技巧与方法,将心理知识内化为大学生的心理品质,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创业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3.开展创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完善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创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立创业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提高对心理健康及自我身心特点的认识,增强学生自我的调适及正确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设立创业心理健康咨询门诊,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并给予学生创业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明确创业动机和发展目标;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学校要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形式,让大学生们明确创业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创业的热情,提高创业意识,从而将创业理想化为自觉的行为,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创业实践。
  4.举办创业实践活动
  通过举办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创业实践活动,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校园气氛,培养浓厚的学习风气和学术风气,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大学生在充实的校园生活中促进创业心理健康发展。通过举办创业计划竞赛、商业调查访谈、案例分析讨论、进行创造性思维主题训练、开展模拟性创业实践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积累有关创业的各种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意识水平。同时,还要注意将实践过程与学习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活动中做到与学习相结合,从而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最终使他们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增强自身的创业意识。
  参考文献:
  [1] 崔炜.基于就业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
  [2] 白小萍.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
  [3] 夏志良.高职高专在校创业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因素分析及其对创业教育的启示[J].科技信息,2008,(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30073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