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和教育功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树杰

  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为什么要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程。这一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怎样的,又有着什么样独特的教育功能,这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有着正确的认识,才能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教育价值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总结以往活动课程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概念。从活动课程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于这样一类新型的课程,人们尽可以从方方面面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然而,完整而准确地把握这一课程的基本理念,深刻理解这一课程特殊的教育价值,则是正
  确实施和有效开发这一课程的先决条件。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
  所谓理念可以理解为理想中的信念或理性的信念,即人们基于对事物本质或规律的认识,通过理性的思考。得到的对于事物的某种规定性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事物发展可能远未达到理想的要求,因而很难用理念作为评价事物的具体标准,但理念作为一种追求或目标,仍然可以看作是引导人们规范事物发展的价值尺度。
  那么,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又该包括些什么呢?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 坚持实践性学习,关注学习方式变革
  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是基于实践的学习,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就要着眼于学生的实践和经验,变结论性学习为过程性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和要领,在活动的实践中引导学生实现对活动过程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活动的乐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实践性学习,以学生的实践和经验为基础,鼓励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它不以对知识的获取为满足,追求的是获得知识的科学方法和深刻的体验过程,因而是一种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
  各种不同类型、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载体,是作为活动主体的学生有目的地作用于客体的行动,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无疑应为学生设计多种性质的学习空间,帮助学生通过考察、操作、实验、测量、分析、总结等“做中学”的实践过程进行探究学习。活动过程既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又要有针对性地对活动给予有效指导,在实践中总结和提高,实现从感性到理性,从经验到理论的提升。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虽然个体学习的方式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从活动特点出发,并从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考虑,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最适当的方式就是合作学习。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帮助具有不同智力倾向的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取长补短,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学习方式不同,学习结果也不一样。以实践求真知,以实践求体验,以实践求发展。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事物,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成果,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必然也就会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了。
  
  2 面向完整的生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关注学生现实和未来的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活动的内容、结构和层次,努力为学生创造健康发展的开放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为彻底改变我国传统教育“强调学科本位,过分注意知识传授”的倾向,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开辟了良好的前景。同时它又总结了前一阶段活动课程实施的丰富经验,克服了以往活动课程专注于科技活动的局限性,主张以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和社会,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这样三条线索作为内在的逻辑线索开发和实践综合实践活动。毫无疑问,综合实践活动展现给人们的就是这样一个作用于学生的完整生活领域。
  不言而喻,综合实践活动面对的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绝非仅指学生举手投足即可触及的学校、家庭、乡村、社区这样一方狭小的天地,而是远大于此,包括了上述三条线索所涉及的关于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现在和将来的丰富多彩的真实世界。毫无疑问,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开发,应该关注学生现实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并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从现实生活中选择问题或课题进行研究,但又绝对不能简单地回归或复制生活。教育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对学生活动的设计,亦应未雨绸缪,兼顾学生的长远发展,主动帮助他们适应未来世界的需要。当前,尤其应该从整体上考虑满足学生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多方面的需求,把学生活动的现实世界的要求和科学世界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整合起来,科学地进行活动项目设计和资源开发。同时又鼓励秉持多元价值标准,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开发奋类活动资源。提倡学科渗透,鼓励文理交融,体现个人、自然和社会的整合,渗透科学、艺术和道德的整体教育。坚持整体规划,周密设计,又鼓励开放生成,另辟蹊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关爱自己,热爱生活,关心自然,关注社会。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面对的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发展着的完整的系统,是为学生发展营造的一个良好的空间。作为活动的组织者,要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这一优势,在活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实现学生个性的张扬,有效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3 从问题入手,重在方法与过程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案例教育,要围绕问题组织活动,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其教育功能。因此,发现和确定需要研究的问题是组织活动的前提,在活动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感受活动带来的鲜活体验则是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
  综合实践活动编织的是一条为学生与其所在的现实世界发生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纽带。“问题”是学生与现实世界相互作用的关结点,综合实践活动即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组织活动的。解决问题的过程缩短了学生生活与社会需要和现代科技成果间的距离。为学生认识世界和感受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直以来,教育都是强调学习前人的思想成果,综合实践活动却主张通过解决现实问题进行学习。毋庸置疑。既然要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活动,问题的选择和确定便成了第一位的事情。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感和形成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对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自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样毋庸置疑的是。面对知识和经验都显得不足的学生,活动的组织者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要努力创设情境,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从他们的现实生活中,

从他们亲历亲为的经验中,从力所能及的生产活动中,乃至从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近而“亲历实践,深度探究”,从中获得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深刻感受。
  在有效地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必将会主动地运用学过的知识;在对问题进行探究的时候,也一定会学习和使用各种相关的方法和技能。同样,解决问题的过程,无论成功与否,都会伴随着酸甜苦辣等鲜活的体验和感受。在这一活动的过程中,组织者和实践者绝不能忽视,更不能拒绝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调节作用,在活动过程中尤其要着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使他们了解取得科学结论必须遵循的一般程序,学习针对不同性质的问题逐步掌握各种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学会发现,学会探究,不断提高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有一种似是而非的流行的观点,以为“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过程,轻结果”,这实在是一种认识的误区。过程和结果本属因果关系,科学的过程导致正确的结果,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过程性学习,需要取得成果本是这一学习方式的自在之意,本该是无须争辩的问题,为什么非要把过程和结果两者对立起来呢?
  应该说,综合实践活动并非轻视结果,但更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这不仅是因为只有正确的过程才是导致科学结果的基本条件,还是因为活动的结果不仅仅指获得具体的知识,许多活动的结果是很难用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大量的学习过程正是作为一种体验,耳濡目染,渗透于心,不断地丰富着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人们情意的提升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不断地优化活动的过程作为追求的目标!
  
  4 切入素质教育,完善学生素质结构
  综合实践活动不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目的。也不以能否对知识进行复述为目标。作为素质教育的切人点,活动的目标更着眼于逐步完善学生内在的素质结构,追求的是学生独具特色的和谐全面的发展。
  建构主义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与实施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之一。建构主义有两个基本的概念,一个叫“神经网络的封闭性”,另一个是“认知结构的封闭耦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启示。
  以往,人们把接受外来刺激产生行动的过程,常常简单地理解为是由感受器接受信息,传给中枢神经,经过加工后再传送给效应器输出的直线过程。然而,对神经系统的深入研究表明:原来,感受器在接受外来信息的同时,还会更多地接受来自效应器的数量惊人的反馈信息,人们接受外来信息的感受器约有1亿个,而接受经过加工后的老信息的感受器竟有10万亿个,二者之比为1:10万。所以“我们每次接受的信息,新的信息只占约十万分之一,而其余部分则是原来的反馈信息。”(――郭正谊、郭治主编,《青少年科技活动概论》)新信息所占比例实在太少了,以致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人们这一认知过程的神经网络自然就可以看作是一个封闭系统了。然而,尽管新信息所占比例极小。如果没有它的参与,就不会有认知的产生和经验的积累。需知,即便是认知过程中占绝对数量、起重要作用的反馈的老信息,也是通过以往的实践对新的信息的加工和积累而成的。
  上述第二个概念“认知结构的封闭耦合”,是说人作为认识的主体。要想认识客观事物,就必须对作为客体的事物进行操作,并对操作的过程进行感知。人是认识事物的主体,人要研究的客观事物即是所谓客体,主体与客体结合起来,合称“认知结构”,人们的认识就是在主体对客体操作和感知的无限循环中逐渐形成和逐步完善起来的。在这里,主体通过对客体的操作和客体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又从前述神经网络封闭的意义上讲,由人的认知结构形成的认知的质量和水平,主要决定于主体既有的反馈信息的质量和水平,而反馈信息的质量和水平则集中地表现为人的整体素质水平,也即人的素质结构。
  人们内在的素质结构,决定了他们外在的行为方式的水平和价值取向。而教育却能够发展人的素质结构,并通过发展人的素质结构,拓展人们外在的行为空间,最终体现并决定人的生存价值。由此,不难理解从小建立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是教育成败的关键。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因为它为学生提供了与自然、社会、科学和人类文化等客观事物主动结合的机会,从而优化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形成了它独有的教育优势。
  按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学生与生俱来就是不相同的,他们既没有相同的心理倾向,也不会拥有相同的智力,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力潜能,却又分别具有不同的强项和弱项。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素质结构,自然也拥有各自不同的学习风格,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认真地对待这些差别。虽然不能强求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同样的发展,但却完全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包括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和实施在内的校内外各种教育渠道,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和谐、积极、善纳的素质结构,并通过构建学生良好素质结构,实现学生独具特色的全面发展。
  
  5 重塑学校文化,营造创新氛围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基础教育阶段,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程,就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重塑学校文化,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培植学校创新文化氛围。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水平,是其历史文化长期淀积的结果,作为观念的文化会时刻影响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改革中小学的课程结构,必将对重塑学校文化的过程和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进而对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前途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来文化都要回答和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的情意发展问题。文化的核心所在就是价值观。为了回答上述问题,首先就要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根本需要出发,从价值观的高度出发,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进行反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世界文明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也占有光辉的地位。然而,古老的中华文化中也确有糟粕,其中根深蒂固、为恶甚深者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陈腐观念,以及从中衍生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鄙薄技术,视技术为淫技奇巧等,不仅危害历史上的书生学子们,妨碍了社会的发展,至今仍然成为诸多社会问题形成的潜在因素。要重塑学校文化,就要敢于直面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大胆扬弃,发挥优势,改善不足,全面提升学生的观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重塑学校文化,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用科学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理性和实证为特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规范和陶冶学生,从小就要培养学生形成求真务实的好思想和好习惯。告诫学生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在科学事业上,挑战已有权威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从事科学研究必须尊重事实,服从真理。

  重塑学校文化,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滋润,科学的方向需要人文精神的指引,要引导学生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双向平衡、协调发展,从小就要培养学生既信奉科学,又崇尚人文,努力构建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为目标的发展观。
  重塑学校文化,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独立见解,形成独立研究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小即能秉持“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治学,在学校要注意构建“钦佩成功,又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培养未来知识经济社会所需要的敢想敢干又能想会干的创造型人才。
  总之,重塑学校文化,就是要创建有利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有利于人才辈出的新的文化。当然。这需要做方方面面的工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开发与实施,无疑将有利于这一文化氛围的形成,并将为这一文化的形成责无旁贷地做出应有贡献。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既然是一类独立的课程。就要有独立存在的道理。换句话说,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只有具备独特的教育价值才能站得住脚,否则在当前各科教学改革都争相倡导联系实际和活动教学的大环境下,综合实践活动就没有独立存在之必要。那么,怎样理解和实现这一课程的教育价值呢?
  
  1 综合实践活动特殊的教育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克服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课程体系,以及“以教室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诸多弊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以往教育过程和教学方式相比较,不难发现活动课程,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突破了“三中心”的束缚,坚持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鼓励学生“联系实际,主动探究”。也就是说,要求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发展等三条线索,从社会生活和生产发展的实际出发,选择力所能及的问题,主动进行探究和学习,这种联系实际、主动探究的实践性学习,较之以往学科课程中被动地接受式学习,自然会显其特殊的教育价值。
  首先,解决现实的问题,无论这些问题是源于生活或工作,也无论是出自生产和社会生活,都需要对多重背景的分析。人们需要解决的这一类问题,大多情况下都是被诸多现象掩蔽着的,要想将问题从多重背景中剥离出来,就需要对现象进行挖掘和分析。进行这样的学习远不会像书本学习那样简单,因而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对问题的敏感。
  其次,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通常结构性都比较差,不像教科书中提供的问题那样,已知条件清清楚楚,求解问题明明白白,一般都符合充分而必要的原则,只要循着一定的解题思路,用足给定条件,问题即可以迎刃而解。解决这样的问题。充其量只能具有加深对既有知识的理解,起到复习和巩固知识的作用,或兼具思维训练的功能。只有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已知条件要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靠自己去挖掘,使用工具的种类和方法要自己选择和确定。才能有利于训练学生多种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地面对未来生活的挑战。
  再次,现实中的问题大多没有标准答案,因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多方求证。从而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一般来讲,解决书本中的问题,大多有标准答案可做参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多涉及思维方法的归一性,只要得到众口一词的标准答案,问题解决告一段落,思维过程亦宣告结束。解决现实问题,一般都并非只有一种方法,也不存在任何标准答案,要解决问题通常需要寻找许多“非劣答案”,在众多的非劣答案中择善而从,思维过程常会运用“求异-发散-收敛-求优”的办法,这种求异一求优的思维过程也即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因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最后,与任何学科课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需要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多种手段的复合参与。无须刻意追求,遇到的问题就是综合性的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必然要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从而有利于与学课课程的联系。提升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自然会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解决现实的问题,光有知识常常是不够的。为了有效地解决问题,动手操作、技术与技能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人际沟通、社会交往,更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所有这一切都表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具有的教育价值。可以达到的教育功能是任何学科课程都不可替代的。
  综上所述,就不难理解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与学科课程并立的独立课程,与学科课程相较,确有其特殊的教育价值,从对其教育价值的分析和判断,也就不难理解,“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为什么会在新课程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成为这一轮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亮点的道理了。
  
  2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校里,教育功能的实现总是以一定的课程为条件的。课程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施工蓝图,体现了教育的思想和教育理念,是学校组织教育活动最主要的依据,有什么样的课程,才可能实现什么样的教育功能,正因如此,教育改革最终常常表现为课程改革。任何学校课程设置都不是孤立的,只要是认真实现的学校教育,都会根据需要设置一系列课程,并由这些课程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课程体系。其中每一门课程只完成特定的教育任务。新一轮课程改革,要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实现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目标,追求的正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无疑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从体系结构这一层面上进行考察,与以往课程体系比较,最明显的特点和最大的改变,就是它突破了以往单一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实现了由各具特点的两类课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优势互补。
  前面我们已经反复谈到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有关问题,通过对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比较,我们会发现两类课程各有长短。学科课程在系统、高效地传承知识方面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但却不利于因材施教,容易压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活动课程虽然在因材施教、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但却不利于高效系统地传承知识。学校采用单一的学科课程或活动课程,都不利于人才的全面成长。将两类课程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课程结构。实现两类课程同时并举,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克服另外一方面的缺欠和局限,从而实现两者教育功能的互补,这无疑将会有利于发挥课程全面育人的积极作用。按照这样的课程理念构建起来的基础教育的教育课程体系,其结构如下:
  按照上述的课程设计,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即同时接受两类课程的教育:一方面通过学科课程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尽快达到人类知识的前沿:另一方面通过活动课程联系实际,从实践中学习,从小即尝试综合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实现从结论学习向过程学习的转变。系统知识的把握无疑会开阔学生视野,不断提升活动的水平和档次;通过活动过程得到的亲身感受和体验。又会生成对新知识的需求和自我价值的发现,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形成良性的动态循环,并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认知和行为规范。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我们今天在考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候,不是把它孤立起来,而是从人才培养的大局出发,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把它看作新课程的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的课程才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有人会说,学科课程也有实验和活动内容。为什么还要开设活动课?还有人会问,新课程中学科教学加强了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为什么还一定要单独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呢?这是因为,学科课中虽然有实验教学,然而学科中的实验大多是为验证教材传授的知识而设计,是为完成教学计划而安排的。在那里,学生是在教师的思维轨道上演绎,在前人精心设计的过程中模仿,验证的是既有知识,得到的是现成的结论。这样的活动虽然也会对人的发展有所帮助,但终究不是学生主动地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并非真正意义的“发现法”学习,其教育功能也就自然难与活动类课程相比。新课程实施,教材和教法都会渗透新的理念,教学的活动化正在成为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但无论怎样改革,学科课程都应以学习本学科的系统知识为主线,学科活动化必须掌握适当的“度”,否则物极必反,甚至危及学科本身,那就不是学科教学,更无所谓学科优势可言了。至于学科教学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自然会带有浓厚的学科特点,很难超越特定课程应有的知识系统,从根本上讲,那是为了理解和把握学科知识和提高专业能力服务的。自然也就不同于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所以要实现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仅仅依靠单一的学科教育是不行的,只有改弦更张,另辟蹊径。教育的结构性缺失,只能作结构性的改革,把综合实践活动纳入新的课程体系,打破了学科教育和传承式学习一统天的局面,就是这样的一条“蹊径”,一项实现教育改革的明智举措。(未完,待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587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