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苗对黄芪产量的影响试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小轩
摘要:本试验通过黄芪不同大小种苗在同等栽培技术条件下对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大苗移栽可提早出苗,延长生育期,同时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提高产品质量、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黄芪;种苗;产量;试验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为豆科植物,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干燥的根入药。生药称黄芪(Radix Astragali)。含香豆精、黄酮类化合物、皂甙、胆碱、甜菜碱、多种氨基酸等。有补气固表,托疮生肌,利水等功效,该品药食两用,为滋补类药材中用量较大的品种,且为出口大宗品种之一,现年需量达2万吨,药食用量各占一半,出口量连续几年达6 000~9 000t。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受高价刺激,甘肃陇西等地从内蒙、陕北引进种植内蒙黄芪,由于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好,生产的黄芪产量高、质量好,畅销国内外市场,面积发展极为迅速,从主产地陇西首阳、渭源连峰迅速扩大到定西市南部各县区和陇东、河西等地,到2002年已形成年种植20多万亩的生产规模,以陇西为中心的甘肃取代内蒙、陕西、山西、山东等地,再次成为黄芪的最大产区。 2002年甘肃省陇西县被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正式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
近年来,随着陇西县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经济利益的驱动,陇西黄芪栽培面积迅猛增加,使连年种植土地产生的病菌,黄芪红锈斑越来越重,从而造成黄芪根茎不充实、易染病、品质降低,尤其是甘肃种植较早的陇西首阳镇附近地区的土地也先后出现了黄芪红斑病菌,黄芪的品质变低,黄芪的单产也在下降。加之近两年价格偏低,药农亏本,种植有所调减,药农的经济效益也显著下降。为进一步挖掘黄芪增产潜力,寻求黄芪高产优质途径,探讨黄芪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范我县黄芪栽培技术,为优质、专用、抗逆、高产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药农提供生产指导,从试验角度配合示范、推广同步进行,进一步验证黄芪不同大小种苗在同等栽培技术条件下的增产效果,加速最佳种植方式的大面积推广。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试验位于甘肃省陇西县首阳镇陇西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内,海拔1 850m、年均温7.10 ℃、≥10 ℃积温为2 196 ℃,年平均降雨量为450mm,土壤为黄绵土,供试地排水良好, 3月中旬灌春水1次,3月下旬结合深耕翻地亩一次性施入优质农家肥2 000kg、纯N10kg、P2O510kg作为底肥,供试品种为内蒙黄芪,该品种地上分枝少,地下根条肥大、条直,侧根少,须毛少,产量高。
1.2试验设计共设4个处理。CK,不分级,种苗平均长28cm,直径0.39cm;A:小苗,种苗长25cm以下,直径0.30cm以下;B:中苗,种苗长25~30cm,直径0.30~0.50cm;C:大苗,种苗长30cm以上,直径0.50cm以上。小区面积6m×20m,无区间距,随机排列,不重复。4月10日移栽,株行距15cm×20cm。
2结果与分析
2.1生育特性比较
田间观察结果表明,大苗长势旺,小苗长势明显弱于大苗和中苗,较对照也显著弱小。从表1可以看出:
①种苗越大缓苗越快,出苗越早;②随着种苗增大,开花率提高;③随着种苗增大,单株茎数增加;④随着种苗增大,单株鲜重亦随之增大;⑤随着种苗增大,地下主根长度增长,主根直径依种苗增大而增粗;⑥ 随着种苗增大,降低单株产量亦随之增大。
2.2产量比较
从表2可看出,不同大小种苗对产量的影响较大,以大苗产量最高,较CK亩增产90kg,增产率14%。中苗亩产与CK产量差异不显著,增产率仅为1.40%,小苗较CK亩减产221.20kg,减产率为34.40%。
2.3抗逆性不同
大苗植株生长健壮,抗逆性显著增强。试验当年我县5月下旬至8月上旬,持续高温干旱,小苗田明显落叶脱蔓,而大苗田依然生长旺盛。大苗根深,能够吸收较深土层的水分,同时地下茎木质素、纤维素含量多,从而增强了植株抗干旱能力。而小苗入土浅,根茎几乎全部处于干土层中,不能正长生长。
3结论
在主根性状上,大苗的处理根长,直径较大,侧根也相应较多,单株鲜重高;小苗的处理根长和直径较小,侧根较少,单株鲜重低,即随着密度增加,主根长度降低,主根直径变小,单株鲜重降低,侧根条数也减少,黄芪产量由株数和单株产量构成,从优质高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选择大苗种植较为适宜。其次黄芪根生长对土壤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但对土壤水分要求比较严格,喜欢砂质或半砂质土壤,黏土地次之。苗小时需要水分多些,苗大时需水分较少,为半旱田作物,一、二年幼根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供给地上部和本身生长发育。在陇西目前气候及生产条件下,黄芪生产中应选择大苗移栽可提早出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延长生育期,同时提高植株的抗逆性,从而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提高产品质量,对于旱灾频繁地区来说,是一项有效的增产增效措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689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