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良好的师资是教学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培育优秀人才的关键。应用型高校转型必须要注重提高人才质量和师资水平,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效人才,当前在地方高校的教育实践发现艺术设计专业缺乏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高校应注重引进或培养此类型的教师以满足学校教育的需求以及适应高校的长期发展规划。本文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为研究目的,希望能够有效地强化教师的理论知识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能够进一步为市场培育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提供思路。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双师型 教育
  0 引言
  要想使得高校应用型人才得到有效培养,则“双师型”教师必不可少,对其进行严格培养并建立一批高层次的教师团队是应用型高校提高其教学质量的关键,这与高校教育目标及理念是一致的。[1]应用型高校与现有的科研所不同,二者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同。前者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国内急需的高新科技技术人才,其侧重于对人才的专业技术、实践经验、动手能力等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后者则侧重于培养研究性人才,二者都为人才培养模式,但各有侧重。应用型高校的学生多是在教室内进行学习活动,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实践经验少。而人才仅仅具备专业知识,是难以将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因此对于这一类学生要注重其实践能力的提升。基于这一情况对于教师则有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相应的技术技能教学也要有所体现。这也是现代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要求,因此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刻不容缓的。
  1 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基本内涵
  双师型教师这个词语首次出现在有关高职教育的相关研究中,根据其字面来对其涵义进行理解,双一字说明教师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能。而在高职教育中,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定义是指教师不仅仅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自身还具备相应的技能,这一教师能够更好的培养人才,使其能全面发展。[2]在我国,这一概念逐渐在被人了解,从最初的具有两个证书的教师,即具有教师资格证和专业的技术证书。这一错误认识没有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很好的认识,没有真正了解其本质而只从其表面去认识这一名词。同时,国内对双师型教师还存在另一种认识,即认为教师只要自身具备技能且具备专业的知识,对其具备的证书不做过多要求,这种观点过于片面,其定义没有体现出定量层面的评价。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未有学者对这一教师有权威型定义,在笔者的观点中,这一教师要具有几种能力。其一,必须要具备教师职业素养,其不仅教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多关注行业的前沿发展,并不断吸收各类教学理念来改善和完善教学计划。其二,这一教师要具备超前的思想理念,对常用的经济思想理论进行了解,提升自身价值观和世界观,保证教授的课程满足现有市场发展理念及趋势。其三,需要具备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对活动的筹划组织能力,能够与学生、同级教师、上级领导等人能进行良好沟通,不管是在校园中还是社会环境里,都能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2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现状与问题
  2.1 应用型高校方面
  就地方应用型高校而言,它由地方政府进行管辖,地方财政来支持其地方级高校的费用支出,其主要专攻专业教育,但是与地方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同时与更高一级的院校培养理论研究的学术性人才的目标也不近相同,其着重培养高新技术型人才,因此被称作应用型高级院校。[3]如今,国内还存在一些地方性的高校对其定位不明确,仍然将精英人才作为其培养目标,并采用以往的培养方式,注重教师的教,教师作为课堂的主题,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遭到忽视,这是应试教育的教育理念。
  2.2 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
  纵观国内艺术设计专业的设立,其建立时间并不长。我国最早开办这一专业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当时仅仅设立工业设计专业,距今只有一个甲子的时长。其后的很长时间内,这一专业的发展迅猛,国内众多院校也相继建立这一专业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然而其仍然暴露出诸多难题,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增多。
  2.2.1 专业教师队伍的理论强、实践弱
  由于我国各类高级院校的各项需求在不断提升,因此应用型高级院校在设计专业中多是聘请相关专业的博士生或是硕士生,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但自身的技术能力不高,动手能力较弱,同时相比国内985等高校的师资力量还有差距,相应的学术研究能力还达不到相关要求,导致重视理论但忽视实践的现象出现。此外,当教师的组成中,其中多是侧重于自身企业业务,使其没有投入全身心在教学中,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高校与相关公司联系较少,尤其是与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公司联系更是少之又少。
  2.2.2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流于形式
  要想使得教育部下发的相关文件中,对高校有诸多要求,而地方政府也借鉴文件精神来对地方高校进行要求,然而都处于被动的状态,高校自身对于自身的改革并不积极。同时,某些高校没有制定较好的人才引进方案来吸引高水平教师,使得高校师资能力不高,难以满足高校进行结构、师资转型发展的要求,使得教师建设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2.2.3 认识偏差,盲从“双证”
  如今,有一种观点认为一旦具有两个证书,即教师资格证和专业的技术证书便能将其认作双师型教师,这较为片面的定义了双师型教师。而这一片面定义在社会中有一定的传播,使得许多人随大流任意报考教师资格证,使得教师能力在盲目的选拔中难以得到保障。
  3 艺术设计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
  3.1 专業特性对教师的要求
  艺术设计专业主要关注学生的设计能力,指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技能等知识进行教育后进一步引导学生的平面设计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平面设计行业的人才标准也不断提高,在要求人才具有基本的理论知识和素养的前提下,还必须要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这样才能适应企业的设计需求。所以,在现在的招聘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提高了招聘的标准和要求,而知识面广和动手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受到人才市场的青睐。因此,高校必须要提高师资的力量和水平,从而教导出适合市场的高质量操作型人才。   3.2“双师型”师资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构建路径
  艺术设计专业的老师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设计理论和较强的科研教学水平,同时必须要掌握大量的设计经验,在作品设计和创新开发上有自己獨特的见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向学生授课教学。
  3.2.1加强教师与行业主体的联系
  地方高校培养的设计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创意设计、平面设计、环艺设计等公司或工作室中从事设计工作,所以学生必须要对这些公司的设计或者是设计的方向有一定的了解。地方高校在选拔老师时也要注重老师的实践能力,特别是要求教师对企业或者是行业需求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地方高校要加强同相关设计公司的合作,进一步进行“双师型”的师资建设,让学生有机会到公司内去参观和学习,更好地了解市场流行趋势,从而调整自己对实践性操作的把握。高校要积极和行业内的知名公司加强联系,致力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政府要对地方高校的学生在就业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建立加强校企合作的平台,使更多老师和学生获得到公司学习的机会。
  3.2.2完善制度建设
  “双师型”师资建设需要依靠良好的制度来监督实施,地方高校在采用这一制度时必须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规章的内容,用以推动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第一,要加强完善认定制度。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必须要依照一定的标准来认定,同时要根据教师的设计作品或者是设计能力来评定是否将其认定为“双师型”教师。第二,加强教师申报非高教系列的职称或其他资格证书。以往高校往往以评定教师的职称来作为认定教师职业能力的标准,但是培养“双师型”教师除了要注重教师的职称外,还要注重教师在实践能力上的成果和职业领域的创新,高校应鼓励教师多申报其他职业资格证书。第三,建立“双师型”教师的考核标准,对于已评定为“双师型”教师以及准备评定为“双师型”教师的教师应该要定期对其教学成果进行检验和再次考核,确保其不断向学生传授最新的实践操作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2.3强化教师队伍
  积极对外聘请教师,提高校外教师比例。以往学校大多以在校老师教学为主,很少会聘请实际在某行业中工作或有经验的人才担任教师。现在随着平面设计行业不断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校可以从相应的设计公司中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员到校向学生分享经验或者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动态。
  4 结语
  良好的师资是教学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培育优秀人才的关键。当前,应用型高校的培育的学生往往都是直接加入到人才市场中或直接参与到企业的工作中。所以,在高校教师培养人才时必须要注重培养实践性的人才,高校教育出来的学子必须要满足和适应市场的需求。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能够有效地强化教师的理论知识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能够进一步为市场培育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贾文胜,梁宁森.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5-01-20.
  [2] 张伟萍.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04-30.
  [3] 江利,黄莉.应用技术大学“双师型”教师的误区与超越[J].高校教育管理,2015-01-08 16: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218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