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敦煌文化汉英术语库建设及术语管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敦煌文化汉英术语库” 聚焦国际显学——敦煌文化及其核心术语。文章介绍了该术语库的建设及术语管理过程,分析现存困难,并对其他中国文化术语库建设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有一定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敦煌文化;汉英术语库;建设;术语管理
  中图分类号:C04;G122;H08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9.02.004
  
  Construction and Terminology Management of the Dunhuang Culture Chinese-English Terminology Database//LIU Jing
  Abstract:“The Dunhuang Culture Chinese-English Terminology Database” focuses on the Dunhuang culture and its core terms. This paper takes this database as research object, introduces its construction and terminology management, analyzes the existing difficulti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ther culture terminology databases in China.
  Keywords: Dunhuang culture; Chinese-English terminology database; construction; terminology management
  
  引 言
   20世纪初,来自英、俄、美等国的考古学家陆续造访敦煌。珍贵的敦煌石窟和敦煌遗书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学者的目光,敦煌学应运而生。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从20世纪初到今天,国内外学者对敦煌学的研究从未间断。遗憾的是,敦煌文化术语翻译一直未能实现规范化与标准化。受此影响,各国敦煌学研究一直缺乏有效沟通与交流。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以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敦煌文化海外推介与学术交流的需求与日俱增。2014年,甘肃省委宣传部决定成立甘肃文化翻译中心,旨在以翻译推动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促进甘肃文化传承推广,从而助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在为 “丝绸之路(敦煌)国際文化博览会”、《走近敦煌》系列丛书等提供翻译服务的过程中,敦煌文化术语翻译成为重点、难点。有鉴于此,甘肃文化翻译中心从首次接触敦煌文化翻译后便开始着手敦煌文化术语的提取、整理与翻译工作。
  一 “敦煌文化汉英术语库”的建设历程
   在这一背景下,为更好地推动敦煌文化走出去、促进国内外敦煌学交流,进一步提升敦煌在国际上的文化身份,“敦煌文化汉英术语库”项目于2016年6月正式启动。项目建设依托三个支点:中国翻译研究院、甘肃文化翻译中心、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其中,中国翻译研究院负责宏观设计和资金支持,甘肃文化翻译中心负责整个术语库构建与管理,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负责敦煌文化术语编纂及敦煌学专业指导。
  项目建设经历三个阶段:筹备阶段、实施阶段、维护阶段。其中,项目筹备阶段主要包括组建项目管理团队、专业顾问团队、翻译团队,设计开发网络术语平台,编写项目管理指南等。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为术语管理。项目维护阶段主要包括诸多延伸工作,如术语的更替与更新、术语库实现上线及查询、术语库语言种类扩充、术语平台根据需求优化升级等。
  二  “敦煌文化汉英术语库”管理
   (一)基本原则
  ①采用人工手动提取为主的方式进行术语提取,选取敦煌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3000条核心概念术语;②所有术语从提取到最终完成,严格遵循术语管理的要求,每个环节实名认证;③所有术语管理过程均应在“敦煌文化术语编纂平台”完成。
  (二)“敦煌文化术语编纂平台”简介
  “敦煌文化术语编纂平台”是根据项目需求专门设计的术语管理平台,目的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协同编纂与翻译工作,实现敦煌文化术语从提取、编纂、翻译、审核、校对到存储、检索等过程的全面数字化。该平台具体功能见图1。
  (三)主要内容
  
  面向翻译的术语管理包括术语的收集、整理、描述、处理、储存、使用、翻译、维护与更新等内容[1]。本术语库的主要内容为术语收集与提取、术语整理、术语描述、术语翻译、术语维护与更新。
  其中,术语收集、提取、整理和描述的工作主要由专业顾问团队完成,所选部类包括敦煌音乐、舞蹈、壁画、雕塑、建筑、文学、宗教及其他(历史、地理、服饰、图案、医学、科技等)。术语来源较为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敦煌文化相关的图书、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
  (1)辞典:《敦煌学大辞典》《敦煌石窟知识辞典》《丝绸之路大辞典》《丝绸之路文化大辞典》;
  (2)学术期刊:《敦煌研究》《敦煌学辑刊》《敦煌吐鲁番研究》等;
  (3)学术专著及丛书:《敦煌学十八讲》《丝绸之路石窟研究文库》《走近敦煌》等;
  (4)纪录片:《敦煌》《河西走廊》《丝路》;
  (5)网络数据库:数字敦煌。
  本项目的术语描述与整理工作由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完成。术语描述标准为:定义精准、语言简明、体例一致、有理有据;术语整理工作包括删除非术语词条、剔除重复术语、合并近似术语、优化术语定义等。   术语翻译由翻译团队完成,项目管理人员全程协助。术语翻译主要有三个步骤:①译员翻译。本项目翻译组主要由全国各地的高校教师或译员组成,所有成员均有丰富的文化翻译及术语经验。②国内专家审校。鉴于敦煌文化术语翻译难度较大,现有敦煌文化术语翻译问题较多,译员完成术语翻译后,须由国内翻译专家进行首轮审校,主要针对译文的语言语法准确性、行文表达流畅性、术语翻译理据性与术语内在系统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审校与反馈,同时还须对翻译过程中反映出的共性及特性问题进行指导,如一词多译的规范统一、翻译策略的有效选择等,以保证术语翻译質量。③外籍专家审校。本项目特邀汉语水平过硬的外籍专家从目标语读者的角度出发,对术语翻译的语言语法准确性、译文可读性、语言表达地道性、标点使用准确性等方面进行审校。在整个术语翻译过程中,管理团队全面参与所有环节,并针对专家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反复研讨和论证,最终提出解决办法。
  在现有基础上,本术语库的术语维护与更新主要包括优化旧术语、补充新术语、扩充术语库语种等工作,要求较为稳定的团队持续跟进。
  (四)实际困难
  “敦煌文化汉英术语库”项目如此集中地对敦煌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术语进行提取和翻译,在全国尚属首例。正因为如此,本项目建设过程遇到了诸多困难,极具挑战性,包括:
  1.部分敦煌文化术语定名过程缺乏术语学理论指导
   在提取术语的过程中,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部分敦煌文化术语本身在定名和描述时,并未遵循术语学相关原则。比如,术语定名原则之一为单义性:至少在一个学科领域内,一个术语只表达一个概念,同一个概念只用一个术语来表达,不能有歧义。在术语工作中,应尽量避免同义术语、同音术语和多义术语的出现[2]。但在实际建库过程中,以上问题屡见不鲜,如:
  (1)多义术语
  以“伎乐”一词为例,《敦煌学大辞典》中对“伎乐”的解释为“表演的内容、音乐节目”。而另外三条术语 “西夏伎乐”“供养伎乐”和“迦陵频伽伎乐”均含有“伎乐”一词,除了“舞蹈”外,还有“伎乐人”和“伎乐天”两种含义[3]。
  由此可见,“伎乐”一词在敦煌文化术语中对应三种含义。当结合术语能产性特点,派生出新术语时,就会造成一定层面的语义混乱。因此,在建库过程中,一定要仔细甄别多义术语的具体含义,并在翻译过程中“区别”对待。
  (2)同义术语
  在“敦煌壁画乐伎”一词中,“乐伎”的释义为:中国古代对歌舞艺人的称谓……指表演乐舞或百戏的人;在“供养伎乐”中,“伎乐”的释义为伎乐人[3]。
  在这两条术语中,“乐伎”和“伎乐”都指的是歌舞表演者,属同义术语。造成同义术语这一现象的原因非常多,但是应尽可能在建库过程中避免或修正这一情况,尽量做到同一个概念只用同一个术语表达。
  (3)同音术语
  羯鼓:打击类膜鸣直胴型乐器。羯,为中国古时民族之一,源于小月氏。羯鼓从西域传入中原,改革发展成为重要的打击乐器……[3]
  节鼓:打击类膜鸣直胴型乐器,即今日全国通行之堂鼓,鼓框木制,两面蒙皮,以小钉固定,鼓腔中间直径略大于两侧鼓面,大小不等,此鼓属中型,是汉族传统之鼓……[3]
  “羯鼓”为我国古代的一种民族鼓,“节鼓”为汉族鼓,二者属于在内容和表达上都有联系的同音异形异义术语。在翻译此类术语时,若仅考虑单个术语或缺乏术语学理论指导,很容易在目标语中再次造成同音术语的问题。因此要避免在目标语中延续中文中存在的问题,尽量在目标语中以更为准确、清晰、独立的方式呈现。
  由此可见,在敦煌文化术语的命名过程中,有时难以兼顾术语定名的各项原则,为术语库建设,特别是术语提取与翻译带来一定的困难。
  2.敦煌文化术语及翻译难度较大
   敦煌文化术语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种类繁多,架构庞杂。因此许多术语及定义本身已包含较多专业术语。翻译这些术语时,除常规翻译流程外,一项极其重要但复杂的工作程序是译者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查证各类资料,大大增加了术语翻译难度。
  以术语“密宗观音菩萨画像”为例,其定义为:敦煌菩萨画像的一种。密宗观音画像主要为汉密观音画像,敦煌壁画中的密宗观音画像包括十一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不空羂索观音、如意轮观音、马头观音等。
  在这条术语及定义中,共有密宗、观音、汉密、十一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不空羂索观音、如意轮观音、马头观音共八个宗教术语,其中六个与“观音”有关。由于这六个术语均具有宗教背景,必须借助相关宗教文献和佛教辞典,才能完成前期查证工作,难度较大。同时,有些佛教术语为外来语,仅有梵语形式,但有些有英语、梵语、拼音三种形式,如何在三语间进行取舍,成为又一个难点。此外,敦煌文化术语的难度决定其翻译难度非同小可,怎样翻译才能让术语既保持独特性,又兼顾整个敦煌文化术语翻译系统性,是本项目的巨大挑战。
  3.项目管理难度较大
   本术语库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难度很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管理人员要求高
  根据项目特点,管理人员必须首先具备较强的双语能力、敦煌文化专业知识及术语知识。无论在术语提取、术语描述还是术语翻译环节,管理人员都需要对术语编纂及翻译的质量进行初步把关,并在第一时间发现、总结并反馈相关语言问题。其次,管理人员应具有丰富的行政管理工作经验。管理人员全程参与项目各个环节,包括组建团队、制定可实施的计划进度、沟通与对接各项工作、编写术语管理指南、应对并处理突发事件等,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最后,由于所有术语管理必须通过日常办公软件、聊天软件、术语平台及部分翻译软件完成,管理人员还须具备过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现存敦煌文化术语翻译问题较多,为术语统一带来阻力   近年来,一些译者已经对敦煌文化相关书籍进行翻译。由于敦煌文化难度较大,译著质量良莠不齐,在现有的各类敦煌文化双语出版物中,术语翻译的问题比比皆是[4]。加之现代网络技术发达,各版本术语翻译传播较快,本项目的术语统一工作已不再是译员个人所面对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管理团队全程关注并与各团队密切联系的问题。管理人员需随时监控并更新成熟的术语列表,并实时共享给项目成员,避免信息滞后带来的术语翻译问题。
  三  “敦煌文化汉英术语库”对中国特色文化术语库建设的启示
   随着中国国力日益强盛,国际文化身份不断强化,越来越多的中国特色文化术语库建设将被提上日程。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敦煌文化汉英术语库”的构建初具规模,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为了建设出更多助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术语库,笔者有以下建议:
  (一)邀请术语学专家参与术语库建设
   虽然术语库这个概念已广为人知,但鲜有人了解术语库的建设过程及其难度。特别是在建设文化相关双语术语库时,除了需要文化专家、翻译专家以及技术专家外,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由术语学专家协助,比如:是否具備构建术语库的条件?如何构建术语库?建多大的术语库?从哪些来源选取术语?提取术语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描述术语时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避免术语库建设过程中的常见错误?有哪些技术或软件可以辅助术语库建设?另外,各术语库侧重不同,除共性问题外,每个术语库都具有许多其他术语库所不具备的特性。因此,术语学专家的参与就显得十分必要且重要。专业的术语学指导将有效提升术语库建设效率、优化术语管理过程并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问题。
  (二)利用先进技术建设术语库
   由前文提到的敦煌文化术语来源可以看出,传统的纸质材料是敦煌文化的主要载体。因此,本项目的大量基础工作依然需要人工操作完成。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技术在术语库构建中的重要性。在先天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反而应当尽可能多地利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其实,现有许多术语软件与平台功能十分强大,已经能够基本满足术语库建设所需的功能,能够极大地优化建库过程,节约人力物力。同时,这些术语软件可兼容CAT软件,能够有效帮助和提升翻译等后续工作。
  (三) 保持术语库动态维护
   术语库在建成、上线并发布后,继续保持动态维护至关重要,包括不定期更新、替换、调整术语,确保术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增强术语库的生命力;积极对接相关翻译项目,探索术语库在翻译实践中的优势与局限,提升术语库的影响力;开放用户反馈功能,与用户保持有益互动,提升用户体验,为术语库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丰富术语库的语言种类
   根据资料显示,目前国内除机械工程术语库有英、俄、德、日、法五种外文外,其他术语库大多只有中文和英文两种查询语言[5]。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中国文化的有效传播必将借助更多语种来实现。以敦煌文化术语库为例,世界上重点从事国际敦煌学研究的国家除英、美之外,还有法国、俄罗斯和日本。由此看来,敦煌文化术语库进行语种扩充存在充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就其他中国文化术语库而言,在综合考量实际需求与发展后丰富术语库语种,必将更好地促进该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
  四 结 语
   “敦煌文化汉英术语库”是中国特色文化术语库构建的一次有益尝试,更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表现,不仅有助于扩大敦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能够为我国文化术语库建设带来一定启示。同时,希望我国文化术语库建设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结伴同行,在新时代将中国文化以更先进的理念、更科学的形式、更便捷的途径及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传播到世界各地。
  参考文献
  [1]王华树,王少爽.术语管理指南[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冯志伟.现代术语学引论[M].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季羡林.敦煌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4]柳菁.“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敦煌文化术语翻译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术语,2017,19(6):48-52,68.
  [5]顾春辉,温昌斌.联合国术语库建设及其对中国术语库建设的启示[J].中国科技术语,2017,19(3):5-9,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321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