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兴麻鸡父母代的饲养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新兴麻鸡料肉比低、产肉量高、肉质鲜美、抗逆性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兴麻鸡父母代各个饲养阶段的管理要点,对新兴麻鸡的健康养殖推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新兴麻鸡;父母代;饲养管理;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
  中图分类号    S8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6-0192-0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食品的要求由温饱型向优质型发展,对鸡肉亦要求其色、香、味俱全。新兴麻鸡体型健美、肉质嫩韧、风味独特,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肉质细嫩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标王农牧公司从2000年开始引种推广,并对不同类型鸡的基因、鸡肉风味因子和体型参数的测定结果进行深入研究,对鸡杂交纯合因子、配合力、外观性状、体型及生长速度进行选育。目前,选育的新兴麻鸡父母代种鸡繁殖性能优秀,父母代母鸡23周龄开产,29周达到高峰,一个产蛋周期约66周,产蛋170枚,商品代具有良好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适合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养殖。
  1    场址选择
  养鸡场应当建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或略带缓坡的地方。远离村庄和交通要道,有利于动物疫病的防控需求。
  2    鸡舍准备
  鸡入舍前,鸡舍应空置2周以上,饲槽、饮水器按30~50只鸡/套,照明灯2.7 W/m2配置。进雏前15 d,清扫育雏室,所有设备清洗、消毒放置好,密封门窗,用甲醛40 mL/m3、高锰酸钾20 g/m3熏蒸24 h,如密闭性不好,可用20%~3%氢氧化钠泼洒地面和四周墙壁。采用地面育雏的,室内铺好垫料(麦秸或锯末等),要求干燥无霉变[1]。雏鸡入舍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应在雏鸡到达前 24 h完毕。进雏前先预热雏室,使室内温度达到33℃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之间。
  3    育雏期饲养管理
  采用公母混養的方式,公母比1∶5~6。
  3.1    温湿度
  1~3日龄、4~7日龄的室温分别保持在33~35、30~33 ℃;7日龄以后,每隔7 d将温度调低2~3 ℃,直至室温降至18~20 ℃,保持稳定或脱温。其间,相对湿度一直保持在55%~65%之间。
  3.2    饮水
  雏鸡进入育雏室后休息1 h,开始饮水,水中添加电解多维或5%多维葡萄糖,以减少应激,水温以20 ℃为宜,2~4日龄可饮用0.02%恩诺沙星,保证不断水。
  3.3    开食
  饮水2 h后可进行开食,喂全价雏鸡料,做到少喂勤添,每3 h左右添食1次,自由采食,不能让雏鸡取食过饱。
  3.4    光照和密度
  1~3日龄时,必须保持24 h连续光照;4~7日龄时,把光照从24 h逐渐降至自然光照;2周龄以后,取自然光照。0~2周龄、3周龄雏鸡的饲养密度分别为25~40、15~20只/m2。
  3.5    通风
  室内空气不好,会影响雏鸡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病等。创造优良的室内环境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应经常通风换气,及时清粪、清扫地面。通风换气应选择在一天中最暖和的时间进行,以保持室温。
  3.6    断喙
  一般在7~9日龄左右进行断喙。断喙前后1~2 d,用VK、VC饮水,防止应激,减少出血。
  4    育成期饲养管理
  5周育雏期结束后,将雏鸡转移到育成舍,育成舍饲养期6~22周,该阶段的饲养管理非常关键,直接影响种鸡的产蛋性能。饲养密度为12只/m2,公母分开饲养,公鸡单笼饲养,母鸡2~3只/笼。
  4.1    控制光照
  整个育成舍呈弱光状态,光照强度5~10 lx,人工光照时间为12 h/d左右,防止性早熟,提前开产。20周以后,逐渐增加光照时间,从13.5 h起,每周增加0.5 h直至16.5 h,维持。
  4.2    控制采食量
  控制采食量使鸡群体重均匀度一致、体型整齐度一致、性成熟一致。6周后改为育成鸡饲料,每天早晨饲喂1次,每只鸡40~50 g;11周后改变饲喂方式,隔1 d喂1次;11~16周是育成鸡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饲料利用率高,要严格控制饲料量,100~120 g/d,确保育成鸡体重在标准范围以内,整齐开产;17周以后改为正常饲喂,每天上午饲喂1次,采食量每只70~80 g/d[2]。
  4.3    控制体重
  从6~8周龄开始限饲,18周龄后根据该品种标准给予相应的饲喂量。限饲期间,切不可采用增加光照等办法刺激母鸡早开产,以免影响产蛋量。
  4.4    育成鸡选择
  育成过程中,为了节约饲料和人力,应结合转群或接种疫苗,进行全群称重,淘汰体重过轻的鸡。初选在6~8周龄,第2次筛选在16~18周龄。
  4.5    鸡舍管理
  鸡舍内要保持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换气,做好日常卫生、消毒工作。饲料槽高度要根据鸡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使其高度与鸡背高度相平,以免浪费饲料或垫料落入料槽,还可预防腿病的发生。   4.6    转群
  雏鸡6~7周龄时转入育成鸡舍,这一过程应尽量减少两舍间的温差,并根据体重达标情况进行入舍和饲料的更换,更换时应逐渐过渡;17~18周龄转到产蛋鸡舍。转群最好在晚上或清晨进行,转群前6 h停料,前2~3 d和入舍后3 d,饲料内增加复合维生素1~2倍和饮电解质溶液,转群当天24 h光照,保证鸡有足够时间采食和饮水。结合转群,淘汰不达标的次、劣鸡(体重过轻、有病、残鸡和异性鸡),并彻底清点鸡数[3]。
  5    产蛋期饲养管理
  23周后将育成鸡转到产蛋舍内,饲养密度8~9只/m2,公母同舍不同笼,公母比为1∶10。在母鸡开始产蛋时,任其自由采食,直至产蛋高峰和高峰过后14 d为止。
  5.1    光照
  适当增加光照时间,16~17 h/d,人工补光30~50 lx,增加光照强度可以刺激产蛋鸡性激素分泌,有利于产蛋,能够减少沙皮蛋、薄壳蛋、不合格蛋。舍内温度控制在24~28 ℃,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
  5.2    改换饲料
  在增加光照1周后,将饲料由育成料改为育成产蛋过渡料;鸡群产蛋率达到5%时,将生长饲料改为产蛋饲料。采用全价配合饲料,每只110~130 g/d,公母相同,每天上、下午饲喂2次。
  5.3    人工授精
  165 d进入产蛋期后,要及时对公鸡进行采精训练,逐步建立一个稳定的条件反射。當同群产蛋率达到50%时,即可进行人工授精,采授时间对应,可在16:0—18:00进行。
  6    消毒免疫
  消毒注意选择2种以上消毒液交替使用,定期进行带鸡喷雾消毒,产蛋鸡一般每周带鸡消毒1次,这样可以有效杀死鸡体表面及鸡舍内地面、墙壁、空气中飘浮的细菌与病毒[4]。
  免疫按照正常程序完成,要重点防控新城疫和禽流感H9、H5的危害,产蛋前把流感、新城疫疫苗再补免1次,以后每隔3个月加强免疫1次,在疫苗接种前2 d饮水中添加多维防止应激反应发生。
  7    参考文献
  [1] 金明,赵卫平,刘驰,等.皖江麻鸡品系杂交组合筛选试验[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7):70-71.
  [2] 袁立岗,蒲敬伟.新疆麻羽肉鸡的选育和开发[J].新疆畜牧业,2009(5):41-43.
  [3] 黄炎坤,刘健,范佳英,等.引导饲养对漯河麻鸡父母代生产性能的影响[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8(4):9-11.
  [4] 曹宁贤,杜炳旺.山西麻鸡配套亲本产蛋性能的测定与比较[J].山西农业(畜牧兽医),2008(2):13-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935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