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薄材板凸度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热轧薄材板型控制是生产中的难点,为保证热轧薄材良好的板型,分析了影响板凸度控制能力的因素,通过实践与分析、归纳、推理、判断总结出提高凸度控制能力的方法,提高了板型质量。
【关键词】板凸度;板型控制;热轧薄材
中图分类号: TG334.9 文献标識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13-0170-001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3.081
Hot Rolled thin Plate Crown Control
HAN Shu-hong
(Ansha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enter, Anshan Liaoning 114032, China)
【Abstract】Shape control of hot rolled sheet is a difficult point in production. In order to ensure a good shape of hot rolled sheet,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trol ability of plate crown are analyzed,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control ability of plate crown are summarized through practice and analysis, induction, reasoning and judgment,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late crown.
【Key words】Plate crown; Mold control; Hot rolled sheet metal
0 前言
由于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Angang Strip Production,简称ASP)工艺的特殊性及设备特点,只能通过调整窜辊、弯辊、轧制计划和原始辊形等方法来进行板型控制,在热轧薄材生产中经常出现边浪、中浪、两边浪、复合浪、镰刀弯等板型缺陷,使产品质量下降,成材率低。为了提高ASP1700板凸度控制能力,保证热轧薄材良好的板型,对影响凸度控制因素进行理论分析,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控制方法,有效提高了凸度控制精度,减少了热轧薄材板型不良缺陷,提高了板型质量,从而提高了成材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1 薄材板型不良原因分析与控制
1.1 弯辊力分析与控制
弯辊力大小是否合理是控制板凸度的关键[1]。ASP1700线目前应用LVC工作辊辊型、ASPB支持辊辊型、窜辊加弯辊力来控制板凸度。
在带钢轧制过程中,利用工作辊弯辊抵消工作辊挠曲产生的带钢凸度是连续控制板形和平直度最基本的方法[2]。我们采用液压正弯辊来控制板凸度,根据轧辊使用周期,合理匹配各机架弯辊给定量,提高凸度控制精度。
一般情况下轧制薄材时,特别是在工作辊的末期辊,为了保证凸度和楔形都要增大弯辊力,长期实践得出最佳的弯辊力设定如下:
F3弯辊尽量设定大一些。轧制薄材时大部分都在20公里左右,这时设定在50t左右;中期的时候设定65t-70t左右;末期时凸度还可以就设定在85t-90t左右,如果凸度过大就设定到最大。如果是窄规格,凸度会增大,以上各数值则需要在加10t;硅钢设定到最小。
F4弯辊也要大一些,防止带钢抛钢时尾部出现两边浪,不稳定,容易发生甩尾,设定数值基本上与F3相同。
F5的弯辊力要比F3和F4稍小大约10t到20t。在轧制薄材的初期,弯辊力应随着公里数的增长和实际情况来调整。
F6弯辊力可以根据实际板凸度情况设定,如果凸度过大了,F5弯辊增加了,F6也要适当增加。
1.2 轧机负荷分配分析与控制
从板形控制理论上讲要求前后机架的比例凸度一致,前机架主要控制凸度,后机架主要控制板形[2],因此压下量主要控制在前机架,其轧制力负荷分配则为前高后低,轧制力呈阶梯分布。
1.3 辊缝偏差分析与控制
1700线凸度控制主要是在上游机架F1~F3控制,凸度控制的目标为30μm~50μm,尽量不使凸度太大,避免造成三点差过大,两个边部过薄,否则在末架尾部微偏时,容易造成甩尾。而且在这个数值之间,客户反映良好。
粗轧楔形易造成单边浪,也影响到精轧上游机架穿带的稳定性,一般利用本周期的过渡料进行调整,控制的标准是让楔形小于凸度。
在比例凸度的控制区中,有一个控制平坦死区,控制在平坦死区的板形是平直合格的板形,客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板形缺陷。
1.4 轧制计划分析与制定
ASP1700线虽然可以用LVC工作辊辊型、ASPB支持辊辊型、窜辊加弯辊力来控制板凸度,但还是不能实现自由程序轧制,必须合理安排轧制计划。
(1)换辊开轧烫辊材前3块钢,应安排厚规格(≧5.0mm)。由于轧辊热凸度未形成,凸度通常较小,如果规格太薄易出现轧制不稳。所以在烫辊材后,最好安排中间规格带钢轧制10块左右后,再安排厚规格,此计划安排即可以保证换辊初期轧制稳定性,又可提高凸度控制精度。
(2)单个轧制周期,宽度反跳大,凸度不易控制。为了提高板形质量,提前与计划员沟通,宽规格计划末期尽量排些厚规格,同时两种宽度规格必须单独装炉,当板形和凸度不可控时,应单炉生产轧1060断面,当炉内规格允许换辊时,及时换辊。
(3)检修后第一个轧制周期薄材尽可能往后安排,且数量要少;
(4)在合同允许的情况下,可在轧制薄材前安排几个周期宽度为1515mm规格Q235B和3.5mm以上铝钢,使轧机从较软的钢质逐渐过渡到相对较硬的钢质。
(5)轧制计划合理,尽量避免宽度、厚度、钢质不同的交叉轧制。
1.5 轧制节奏分析与控制
轧制节奏:保持出钢节奏比较均匀,不要太快,大概每小时18~20块钢。这种节奏的好处如下。
(1)出炉温度高,且均匀,同时连铸的坯料能跟上,轧线不用待热,避免出现炉头钢。
(2)辊温比较衡定,热凸度均匀,有利于提高轧制稳定性。
(3)热卷箱不用移送,可以避免由于移送导致带钢尾部跑偏,影响板形质量。
2 结论
通过对各架精轧机弯辊力设定、轧制计划、窜辊策略、轧机各架负荷及精轧机支承辊和工作辊的原始辊型等影响带钢凸度的大小因素的理论分析研究,在实际轧钢过程中跟踪这些因素,收集数据,摸索规律,取得了一些有效控制方法。在过去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上述操作方法实用有效,使产品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提高了成材率,为企业创造了效益。用户板形异议量也大大降低,满足了用户日益严格的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国栋主编《板形控制和板形理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6.
[2]孙蓟泉主编《板带轧机辊缝影响因素与板形的关系》[J].鞍钢技术,2007(3):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076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