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播州区人工影响天气影响因素及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介绍了遵义市播州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开展情况,分析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影响因素,并根据其影响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促进遵义市播州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影响因素;建议;播州区;贵州遵义
中图分类号 P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1-0192-01
2016年国务院调整遵义市部分县(市、区)行政区划,撤销遵义县,设立遵义市播州区。播州区自建立以来,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工影响天气需求发生了变化,同时城市发展改变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环境[1-2]。本文主要分析了播州区城市化建设推进对人工影响天气的影响,根据新时代播州区“田园城市、乡愁播州”发展需要,提出了人工影响天气应对措施,以推进遵义市播州区人影工作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尤其是农林业生产。
1 播州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开展情况
播州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海拔850~1 100 m,年平均气温14.7 ℃,无霜期291 d,降雨量1 035.7 mm,森林覆盖率达48.37%,境内生态良好,土地肥沃,常用耕地4.08万hm2,享有“黔北粮仓”美誉。“十二五”时期,播州区紧紧围绕省委“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和“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融合发展。
冰雹是播州区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主要从3条路径影响播州区。据不完全统计,冰雹灾害造成历年平均经济损失1 500万元左右[3]。播州区是贵州省较早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的地方之一,早在1973年就由地方政府领导、气象站牵头,群众志愿在农村开展群众性土法防雹;2014年成立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招录地方编制人员5人,市政府投资80万元建成团溪炮站;2016年又更名为遵义市播州区人影工作领导小组。一直以来,播州区气象部门积极主动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为全区经济建设及农业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2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影响因素
2.1 城市化建设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推进,大量农田被占用建成高楼大厦和工业园区,苟江炮站周围全是禁射区,已无法开展人影外场作业;三合炮站北、南、东也全是禁射区。两炮站有效保护区内极少有农作物种植,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益低。遵义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72.4亿m3,人均水资源量为2 208 m3,属中度缺水地区,而城区属重度缺水地区。近年来,播州区城区人口成倍增加,水资源短缺问题更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播州区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2.2 弹药管理无相关规范
弹药运输、存储纳入民爆物品管理后,由于无相关规范,遵义市几乎没有一个炮站符合要求。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将有利于遵义市人影工作顺利开展。
2.3 各单位作业不统一
遵义市人影作业基本以县(市、区)为单位各自为政,作业申请需靠炮站作业人员根据现场观察情况以及经验判断提出,作业方式效益不佳。必须由市级统筹科学指挥、调度、联动作业,才能发挥人影作业效果。
2.4 作业人员专业水平较低且不稳定
监控、炮站信息终端等设备使用需要炮站作业人员既要熟练掌握高炮操作技能,又要具备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遵义市炮站作业人员年龄偏大,多数作业人员对电脑技术知之甚少,对天气现象知识掌握甚少。人影作业人员工资待遇远低于其他行业,很难维持作业队伍长期稳定。因此,需要调整人员结构,促进人影作业的科学开展。
3 建议
3.1 调整人影作业站规划布局
依据播州区城市發展、耕地保护规划,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供水保障西部控制建设要求,将三合炮站调整到石板,在水泊渡水库上游开展增雨作业,有效利用空中水资源增加城市、农业供水;将苟江炮站设置在轿顶山气象站,用于城市供水及气象和人工影响天气科普教育。
3.2 加强作业统筹协调
由市级统筹人影作业,依据天气的过程强度、影响路径、范围,科学指导,联动作业,改变各自为政现状,提升人影作业水平,增加人影作业效益[4]。结合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三个叫应”,强化作业指导,规范作业指挥流程,加强化人工影响天气政府管理。
3.3 减人增效
目前,炮站人员配备单管4人、双管5人。人工影响天气需提前准备,一般3人即可操作。通过减少作业人员数量,增加作业人员待遇,将经费纳入地方政府常规预算,建立稳定的财政保障支撑体系,建成一支素质较高且相对稳定的人影作业专业化队伍。
3.4 形成人影工作地方化的新模式
播州区成立了地方机构人影办,形成由人影办直接管理人影工作,气象部门只负责作业指导、规范人影工作管理的新模式[5-6]。
4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化发展是把“双刃剑”,人影工作必须紧跟新时代、拥有新思维,依据地方经济发展变化,趋利避害,及时调整炮站布局,解决人影工作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时俱进,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地方人影事业快速发展。
5 参考文献
[1] 毛振乾,宋伊文,周湖威.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江西农业,2017(23):61.
[2] 宋承林.人工影响天气研究[J].江西农业,2017(21):41.
[3] 李明元,陈明林,刘建国,等.贵州一次强冰雹过程降雹单体的特征分析[J].贵州气象,2007(1):22-25.
[4] 姚章福,李志方,姚正兰,等.人工增雨防雹社会化认识评价[J].贵州气象,2014,38(4):58-60.
[5] 马亮.人工影响天气,如何促进防灾减灾[J].生命与灾害,2018(5):20-23.
[6] 罗环,刘忠叶.黄南州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青海气象,2018(2):36-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12546.htm